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秦昭襄王一生最忌惮的君主是谁呢?

揭秘:秦昭襄王一生最忌惮的君主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05 更新时间:2023/12/10 11:26:24

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当然,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也不是没有对手的。比如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秦王嬴稷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并且,赵武灵王还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以此进入秦国。对此,赵武灵王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无疑让秦昭襄王颇为忌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不过,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遭遇沙丘之乱,被幽禁沙丘宫而死。因此,赵武灵王对于秦昭襄王的威胁,自然随之烟消云散了。不过,在赵武灵王之后,秦昭襄王遇到了一位更为棘手的对手。出于对这位君主的忌惮,秦昭襄王甚至邀请对方和自己并称为“东西二帝”。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让秦昭襄王非常重视的君主,到底是谁呢?

首先,这位君主就是齐闵王(也被称为齐湣王)。齐闵王(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4年),妫姓,田氏,名地,战国时期齐国第六任君主,齐宣王之子。公元前301年,齐闵王正式即位。在这一年之前,齐宣王发动了针对垂沙之战。等到齐闵王即位时,垂沙之战正在进行。在这场战役中,齐国大将匡章率领韩国、魏国的兵马击败楚国大军,促使楚国被迫向齐国割地求和。

虽然在即位之初就重创了楚国,不过,对于齐闵王来说,最主要的对手,还是秦国这一强国。秦昭襄王九年(公元前298年),秦昭襄王嬴稷听信谗言,准备杀了来自齐国的田文,也即孟尝君,后者逃回齐国后,发动了第二次函谷关之战。在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中,齐国、韩国、魏国组成联军,由匡章率领攻打秦国。

到了公元前296年,齐将匡章率齐、魏、韩联军围困秦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与此同时,燕国趁齐国空虚之机偷袭,齐军班师回国,大破燕国。公元前295年,齐闵王又出兵讨伐宋国,攻占了宋国的部分城池。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齐闵王即位之后,可谓不断的南征北战,不管是远隔千里的秦国,还是旁边的宋国,都成为齐闵王的进攻目标。

从秦昭襄王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齐闵王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而这,自然是令秦昭襄王感到忌惮和不满的。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欲自立为帝,又恐齐国反对,于是便尊齐闵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并约定五国伐赵,瓜分赵国。对于秦昭襄王来说,认为秦国的实力已经超过其他几个诸侯国,所以不愿意使用王爵,而是想要直接称帝。不过,在秦昭襄王看来,齐国的实力不输秦国,所以在称帝上,自然需要获得齐闵王的认可和同意,这就是战国中期著名的“东西二帝”事件。

燕昭王恐赵国灭亡后齐国愈强、燕国愈弱,于是便让苏秦阻止了秦国、齐国联合攻打赵国的行动。苏代劝说齐闵王取消了帝号,并且于公元前287年组织齐、楚、三晋合纵攻秦。但是在对付秦国的同时,齐、赵、魏也在激烈地争夺宋国。后来,秦昭襄王取消帝号。公元前286年,不甘失败的赵国又一次向齐国挑战,挫败赵国之后,齐闵王更加志得意满,于是紧接着第三次伐宋,这一次孤立无援的宋国终于被吞并了,而齐国也彻底失去了楚国、三晋等的支持。

对于齐国来说,消灭宋国无疑意味着其来到了巅峰。齐闵王这位君主在位时,先是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吞并富有的宋国,自称东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自称天子。当然,此时的齐国,不仅让秦昭襄王为之忌惮,更让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都为之恐惧,也即担心齐国下一个就攻打自己。

最后,公元前284年,在燕昭王的积极谋划和策动下,秦、燕、三晋五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五国伐之战中,齐闵王命令伐宋的功臣触子为将。触子欲图利用济水天险和联军对峙,然后等待联军出现破绽再予以打击。但是急于求胜的齐闵王却用恶言逼迫触子出战,触子不得不与联军交锋。结果,锐气正盛的五国联军在济水以西打败齐军,齐闵王又命达子率齐军余部迎战,但由于齐闵王赏罚不明,士气低落的齐军再次被痛击。对此,在笔者看来,接连的失败之后,齐国的大军开始溃散退却。在此背景下,燕国大将乐毅于是攻入齐国的都城临淄,全部掠取了齐国收藏的珍宝礼器。

都城临淄被乐毅攻破之后,齐闵王出逃到卫国,卫国国君打开王宫让他居住,向他称臣,可是,齐闵王依然非常傲慢,这遭到了卫国上下的不满。齐闵王只得离开卫国,跑到邹国、鲁国,颠沛流离之下,齐闵王辗转逃亡到齐国五都之一的莒城。不久之后,楚国派遣淖齿率军来到了齐国。面对傲慢无礼的齐闵王,淖齿这位武将选择杀掉了齐闵王(也被称为齐湣王),夺回了以前被齐国占领的淮北之地,并与燕国一起瓜分了齐国侵占的土地和掠夺的宝器。总的来说,对于傲慢自大的齐闵王,以及他推向巅峰的齐国,就这样在公元前284年烟消云散了。而就秦昭襄王来说,在齐闵王这一强劲的对手被除掉之后,显然可以继续蚕食山东六国的疆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霍光曾权倾朝野,为什么最后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权门禄路怎么了,霍光乱政

    说到霍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自古以来,前代皇帝亲赐给新皇的顾命大臣往往结局都不太好,随着新皇对权力的逐渐掌控,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必然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帝王出于政治目的或是自身的安危与顾命大臣早晚都会产生冲突。另一个就是人在权力的巅峰时间长了,往

  • 袁崇焕死的冤不冤?为什么都觉得他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袁崇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梁启超曾经评价过袁督师在一天,满清就取代不了大明,历史上对于袁崇焕的评价非常之高,明末的抗清英雄,大明的最后救命稻草,是努尔哈赤评价中唯一一个能与自己抗衡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各种头衔的英雄人物,在京城内被处死时,没有

  • 为什么说曹刿才是中国刺客之首?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人们印象中的刺客大多武功高强,胆识过人,身上暗藏凶器,每当政治风云变幻,他们便深入龙潭虎穴,冲破重重关卡,直奔敌人。历史上最著名的刺杀行动当属“荆轲刺秦”了,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荆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

  • 乐毅有连攻下齐国七十城的辉煌战绩 乐毅为何没有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乐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传统汗青上,经由春秋期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空费时日”的争霸战斗,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目显赫削减,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覆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后果为标记,从而奠定了战国

  • 历史上平原君赵胜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赵王骂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平原君赵胜。热播电视剧《大秦赋》中,平原君赵胜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秦国占领西周君三十五座城邑,将周天子包围在洛邑,西君联合赵、楚两国提出和谈。和谈过程中,赵国平原君语气轻蔑,看不起原本为质子的嬴异人,没想到嬴异人语气强硬,说退兵只有一个要求:西君的三十六座城池

  • 乐毅选择投奔赵国,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大军和齐国大军激战于济西,结果齐国输掉了济西之战。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

  • 本来可以成为明君,曹芳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实际权力。实权往往掌握在另一人(往往是权臣、太后)手里。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前期受到了董卓等权臣的挟持,而在公元196年之后,汉献帝刘协则被曹操、曹丕父子挟持,乃至于被迫退位,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曹丕

  • 秦始皇为何要打击儒生以致焚书坑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为何要打击儒生以致焚书坑儒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的乱局,为天下带来了内部的和平与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货币都进行了统一,全国各地的交流畅通无阻,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文化的隔阂慢慢消失。在政

  • 魏惠王上位后做了什么,魏国为何会一蹶不振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荒唐误国的魏惠王干过哪些蠢事,为何魏国到了他手上后一蹶不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之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其始祖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在毕国被灭后,先祖毕万投奔晋国,后荣登晋国卿族之一,晋国大夫卜郭预言:“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

  • 曹魏被忽略的一位大将:揭秘王昶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在三国之中,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一方。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五子良将,也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曹魏宗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