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皇帝李治在位时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大唐皇帝李治在位时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87 更新时间:2024/3/4 4:13:18

唐高宗李治为大唐第三代皇帝,为唐国公李渊之孙,唐太宗李世民之第九子,于贞观十七年被饱受诸皇子夺位之苦的李世民册立为皇太子,在盛唐历史上,李治虽因性格懦弱,少有建树,然而却是一位颇为仁爱的皇帝,因而后世口碑一直不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太宗子嗣众多,年幼而又生性敦厚的李治本不在承继大业的人选之内,然而未等太宗皇帝驾崩,太子李承乾、齐王李佑便先后谋反,令得李世民伤心不已,心灰意冷之下,遂生出了将王位传给自己亲自抚养长大的九王子李治,便是后来的唐高宗。

或许在李世民心目中,缺少雄才大略,治国能力不足,尚可教化提高,然而若无一颗仁爱之心,必定无法广施恩泽于天下万民,难以堪当一国之君之重任。

李治登基之初,在朝政大事上倚重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虽无大错,却始终无法成长一名独当一面英明君主,直到后来,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中豪杰来到了李治身边,唐高宗的执政生涯才得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女人,便是后来成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

关于唐高宗李治,民间对他的评价普遍是一位“守成皇帝”,说得更明白点,与其说人们对他的政绩感兴趣,不如说对他后宫女人之间的故事更为津津乐道。须知唐高宗李治从父亲李世民手中继承的,不仅仅是大唐的江山社稷,还有李世民生前颇为宠幸的后宫佳丽啊!

李治在位多少年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治与武则天是夫妻,更是政治舞台上的铁腕搭档与对手。

唐高宗登基初期,前朝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遗老大臣长期把持朝政,后宫有王皇后萧淑妃两股政治势力争斗不休,一时间竟没人把这位初登大宝的天子放在眼里。

若没有武后的辅佐,以李治的性格,必定沦为傀儡,断不会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前朝后宫,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因此,前期的李治对武则天自然恩宠有加,倚重非常。

然而到了后期,武后专权,渐渐飞扬跋扈,大有越过王权一人独大之势,李治遂起了废后之念。还得说武则天技高一筹,一早已洞悉了帝王的心思。在她的精心策划下,李治的废后计划彻底破产,至此之后,他对独揽大权的武则天再也无能为力了。

永淳二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饱受精神与病痛的双重折磨后,终于告别了人世。

武则天从此再无制约,更加肆无忌惮,遂废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赶出长安。懦弱的睿宗李旦本就是个胸无大志之人,面对暴戾强悍的母亲自然不敢有多意见,竟然主动提出禅让王位,请母后登基为帝。武则天欣然接受,于是,时年六十七岁的武则天荣登大宝,灿烂辉煌的大周时代正式到来。

李治是好皇帝吗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开国之后继承大统的第三位皇帝。在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光芒掩盖下,李治的历史功绩常被后人淡化,多数人评价其“性格怯懦,受制朝臣”,乃是一位在政治上缺乏经世之才的守成皇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做一个合格的守成皇帝,也未必像世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想来唐玄宗李隆基从先辈手中接过锦绣河山,可稍一疏忽便酿成了足以颠覆大唐盛世局面的安史之乱。

遥想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龙驭殡天,时年二十二岁的高宗李治一下子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副重担,这时,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当一个好皇帝,他风雨无阻天天坚持上朝,周旋于先帝钦点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等人之间,下了朝还要马不停蹄走访民间,体察民意,本着一颗爱民如子之心小心翼翼地处理国家大事,这种种迹象表明,唐高宗非但不是一位庸碌无为的天子,反而十分勤政爱民,这也就是为何唐高宗执政时期唐朝疆域最为广大,政治最为清明,物产最为丰盛,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原因之一。

高宗执政前期,与武则天共同掌管军政大事,把大唐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外戚势力对朝政的干扰,使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然而后期出现的帝后争锋的现象,则是高宗面对日渐强势的武则天,感到难以制衡,索性让权于武后的结果。

李治固然不像李世民,拥有杀伐决断的勇气,但就他在位三十四年所做出的功绩来说,他依然称得上是个称职的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道光的"节俭"为何丝毫动摇不了官员的豪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那么,道光帝的节俭为何没有为他留下美名,却被

  • 三国英雄:关羽败走麦城后是谁斩了他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本字永生,后改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义”的代表,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在各地也被当做神灵供奉。关于关羽的传说不胜列举,多赞颂其英勇神武,义字当头,然而他终极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结局,也为众人唏嘘。关于关羽的死,也众说纷纭,那么一代英雄关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大清朝从同治皇帝开始到光绪皇帝再到溥仪,这三位清朝末代皇帝都没有留下子嗣,是因为他们不会生育还是有人在背后捣乱。究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闻解密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述这段清朝的历史。网络配图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一连三代都没有子嗣传承,是不是史学家忘了记载?这个可能性很小,皇家子嗣是国家的大事,作为

  • 揭秘:历史上因“自焚”而死的两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历来当皇帝的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所以派人去四处搜罗不老秘方。可是如果碰到战乱而打了败仗,这时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呢?是乖乖等死,还是主动自杀呢?为了保全颜面。历史上有两位皇帝不惜自焚而死,此等举动,也算是壮举吧。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于皇帝的死法,可谓各式各样均有,不一而足。但

  • 纪晓岚“铁齿铜牙”咬了谁:终身没得罪过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北京城朔风呼啸,大清国摊上大事了: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初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巨贪和珅被褫夺官爵;初八,和珅失去自由,十八日,和珅被数尺白绫吊死在监狱里。这充分印证了《好了歌》里的那句话:“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由此又生出另一句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

  • 揭秘:康熙帝真的“微服私访”过民间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我们都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可是康熙帝真的“微服私访”过民间吗?这可不好判定。因为皇帝作为君主,其实是不可以走到民间去接近群众的,历史上也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康熙走访过民间。《圣祖仁皇帝圣训》设有“省方”类目,记载康熙皇帝有关巡幸的一些谕旨,表明康熙皇帝的行政特色。省方,就是视察四方。翻开《清圣

  • 荒诞背后的真相:宋高宗为何用处女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皇帝选太子都是以“立长、立嫡、立贤”为原则,然而在宋朝,宋高宗却自创了一种荒诞的选太子方法——用处女选太子。宋高宗竟然用十名处女选出太子人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趣闻解密与您一起探讨。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昚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承皇位之后,迅速启用了一大批能

  • 旧唐书中说的徐贤妃徐慧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刚刚上映,便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再加上宣传力度到位,从正式开始播出的时候起,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便一直暴涨。但是很多人对于武媚娘传奇徐慧这个人物,由于缺乏了解,一直都存在疑问,那么徐慧这个人究竟又是怎样的呢,她和武媚娘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徐慧和武媚娘都是唐太宗

  • 官场不倒翁: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历史上一个人在很多个朝代为官的不少见,但是如果是“十朝元老”那就真的需要一点实力加运气了。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见的事,那些当朝的官员要不叛变,要不被杀。那这“十朝元老”究竟是靠什么当来的呢?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

  • 宫廷历史:清朝皇帝处理国政时不在故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名为“金銮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建于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皇极殿”一直到皇帝顺治帝时,顺治帝二年(1645年)初改名“太和殿”。其实,这里并不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地方,只有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