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内阁首辅商辂简介:明朝近三百年科举中第二个“三元及第”

内阁首辅商辂简介:明朝近三百年科举中第二个“三元及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2/14 2:46:27

商辂,明代中期臣子,字弘载,号素庵,浙江省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淳安县)人。商辂从小天资聪慧,才思过人。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朝近三百年科举制度中第二个“三元及第”。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开除。成化三年(1467年)再一次入阁,渐升为内阁首辅,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孝庄钱皇后过世后,商辂与同僚彭时等据理力争,最后使其得以袝葬裕陵。晚年时期请求罢黜太监汪直无果,因此力请弃官,以少保致仕。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纂有《宋元通鉴纲目》等。

商辂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厚道有容,临事果断,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与彭时并称,为成化年里刚正不阿阁臣的学界泰斗之一。《明史》点评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在正统十年(1445年)的科举考试中,商辂于会试、殿试皆为第一名。终得明一代近三百年间,在科举、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名的(三元及第,指同时得到解元、会元、状元),除黄观外仅有商辂一人罢了(黄观被明成祖除名,因此 又说商辂是明朝唯一“三元及第”)。连中三元后,商辂被任职为翰林院修撰,没多久与刘俨等十人到东阁学习培训。商辂仪表美好、身子又高又大,明英宗朱祁镇亲自选择他为展书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土木之变”暴发,英宗被俘虏,由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时,商辂经阁臣陈循、高谷强烈推荐,得到进到内阁,参预机要事务管理。翰林院侍讲徐珵提倡迁都南京市,商辂与兵部侍郎于谦等持相同观点,竭力抵制南迁。没多久后,朱祁钰继位为帝,即明代宗,并尊英宗为太上皇。同一年冬,商辂进升为翰林院侍读。景泰元年(1450年),商辂等领命前去居庸关,迎来被瓦剌释放出来的太上皇朱祁镇,进升为学士。

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将皇太子朱见濬(即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自身的孩子朱见济为皇太子。皇太子更换后,商辂进升为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获赐一处坐落于北京南薰里的府第。

塞外的富饶土地资源全被豪强侵吞,商辂请求遣使核查,将其退还给驻兵。开封、凤阳各府的灾荒逃亡到济宁市、临清一带,均遭相关高官驱赶。商辂担忧激成事变,便请求招募灾民开荒京城周边的闲置不用田地,派发粮种,促使灾民都是有了归处。谏官钟同、章纶被投入诏狱,商辂竭尽全力拯救,使其暂时未被处决。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寰宇通志》编写成,参加纂修的商辂被加兼太常卿一职。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患病,这一天晚间,将军石亨等已经迎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

次日,代宗时期的大臣王文、于谦被抓,英宗召商辂与高谷进到便殿,以柔和语调下诏,令其拟定复位的谕旨。石亨悄悄告知商辂,宽赦的文本不必载入此外的条文。商辂说:“它是规章制度,不敢更改。”石亨等不高兴,婉言让言官罢免商辂串通奸党,将其下狱。商辂奏疏申诉说《复储疏》在礼部中,能够核查,但英宗不做理睬。中官兴安稍微为商辂辩解,英宗反而更为气愤。兴安说:“过去这些人若是创议南迁,不知道将置皇上于何处。”英宗这才慢慢想开,最后仅贬斥商辂为平民。

成化三年(1467年)二月,商辂被召至京城,宪宗命他以原职再入内阁。商辂上奏回绝,宪宗说:“先帝(英宗)已经知道你是诬陷的,你也就不必回绝了。”商辂任职后,最先阐述八事,分别是:

勤学(勤奋好学),纳谏(采取献策),储将(贮备将材),防边(防御边境),省冗官(减省多余高官),设社仓(设置义仓),尊崇(崇先圣号)。广造士法(广泛制订士法)

宪宗表明赞誉,并给予采取。成化四年(1468年),彗星出现,给事中董旻、御史胡深等弹劾不称职的臣子,都涉及到商辂。御使林诚攻击商辂以前参加更换皇太子,不适合选任,宪宗不听,商辂因而请求离职。宪宗恼怒,指令在朝中查问这些谏言的人,想给予严格斥责。商辂说:“臣以前请求优惠待遇包容谏言的人,如今讨论到臣反倒责怪他们,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宪宗十分高兴,赏赐董旻等拐仗,并官复原职。不久商辂进升为兵部尚书。很久以后,进官户部尚书。《宋元通鉴纲目》编写成后,改兼文渊阁大学士。

宪宗母亲周太后(孝肃周皇后)户下的田户与百姓争夺农田,宪宗想把老百姓迁移到塞外。商辂说:“君王以天下为家,哪儿用得上庄园。”事儿因此获得平复。乾清宫大门口发生火灾事故,工部请求到四川、湖广收集木料。商辂谏言说应当略微减缓一下,以维持警戒畏惧,皇上遵从了他。

成化八年(1472年),皇太子朱祐极过世,宪宗因继承者的事而焦虑。纪妃生有皇子(即之后的明孝宗朱祐樘),早已六岁,上下侍者惧怕万贵妃,没人敢谏言。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才被汇报给宪宗。宪宗十分高兴,想向朝臣宣布,外派中官到内阁告知自身的用意。商辂请求诏礼部尚书拟订汇报皇子的名字,因此诸臣互相庆贺,宪宗因此指令皇子出宫见面朝中臣子。过去了几日,宪宗又御临文华殿,皇子服侍,接见商辂及众内阁大臣。商辂叩首说:“皇上当政十年,未立太子,天下期待已久了。理应马上立为皇太子,稳定朝中內外的人心。“宪宗点点头同意。同一年十一月,皇子朱祐樘被立为皇太子。

宪宗将复原郕王的帝位和封号,下达朝中商讨。商辂竭力说郕王对江山社稷有功,帝位和封号应当恢复,宪宗的想法因此决定出来。

成化十三年(1477年),商辂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

中官汪直监管西厂时,“数兴大狱”。商辂带领同僚分条列举汪直的十一条罪行,阁臣万安、刘珝、刘吉也在一起对话,依据仁义,热血沸腾,怀恩等屈服。商辂看见同僚感谢说:“诸公都为国家那样做,我又有哪些担忧的呢。”恰逢九卿项忠等也弹劾汪直,因此当日就免去汪直在西厂的职位。汪直尽管不管理方法西厂事务管理,还是像原先那般受到宠幸。他污蔑商辂曾私收指挥使杨晔的行贿,想摆脱自身的罪刑。商辂自身并不甘,而御史戴晋又赞颂汪直的贡献,请求复原他在西厂的职位,商辂因此极力请求致仕。宪宗同意,下诏加商辂为少保,赐命用驿车送他回去。

商辂离开之后,世称“士大夫益俯首事(汪)直,无敢与抗者矣”。家居十年后,商辂于成化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1486年8月17日)过世,寿终七十三岁。宪宗深加悼惜,辍朝一日,追赠特进荣禄大夫、太傅,谥号“文毅”。又四次派高官谕祭,命有司为其构建墓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糜芳跟随刘备二十几年了,为何还会背叛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集团的创业非常艰辛,他带着关羽张飞两兄弟白手起家,先通过平定黄巾贼得到了一个县令的职务,也在河北官场混了个脸熟。等公孙瓒带他参加虎牢关之战后得以扬名天下,也得到糜竺靡芳两兄弟的投资,从此坐拥徐州。经过几十年的南征北战,刘备终于拿下荆州、益州和汉中三个地方,真正实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手下的

  • 王昌龄的一生经历过哪些大起大落?虽凄惨但也精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昌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王昌龄,盛唐诗人,世人多称他少伯,在盛唐的诗海里名重一时,甚至与太白相差无几,一个是“天上谪仙”,一个是“诗家天子”。少伯尤擅七绝,三类诗最为出彩,一是边塞诗,气势雄浑,慷慨豪迈;二是闺怨诗,细腻入微,情韵深刻;三是送别

  • 曹操的降将蔡瑁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是因为曹操具有那种怀疑别人的特性,从而被诸葛亮抓住了把柄,诸葛亮是三国之中非常一个聪明的人物,所以他知道曹操这样的英雄就是特别喜欢怀疑,他的那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以说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诸葛亮就将计就计,最后是让曹操被自己弄得心烦意燥,从而露出了破绽。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

  • 同样都是经历大战 刘备,袁绍和曹操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大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和袁绍大战失败与曹操赤壁大败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各自的伤害不一样,因此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同样是大败,为何本质不同带来的伤害不一样呢?我们还是一一仔细的分析一下吧。刘备惨败之后为何一病不起呢?刘备一辈子吃的败仗很多,从黄巾起义到后来兵败夷

  • 司马懿能篡权成功,到底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控制京城。自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对于司马懿能够篡权成功的原因,无疑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生前,司马懿一直受到压制的。不过,在曹操去世后,司马懿的权力得到明显增长。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最终

  • 探索高适华丽逆袭的一生,他有哪三点值得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高适,盛唐诗人,字达夫,世人多称他为高常侍。高适的一生就是华丽逆袭的人生,从乞丐到侯爷,从无名草根到位极人臣。高适擅写边塞诗,与李杜交好,诗文略逊仙圣一筹,可在仕途,就甩开诗仙诗圣好几条街。45岁前,高适穷困潦倒一度乞讨为

  • 汉末三国头号阴谋家:何进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互不相容的两大势力,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贯穿东汉帝国的始终,并在汉少帝时期达到巅峰,其最终的结果是宦官、外戚两败俱伤,朝廷则被军阀董卓控制,汉末三国大乱世就此开启。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罪魁”,明着是大将军何进,而实际“策划者”却是头号阴谋家袁绍。那么,袁绍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

  • 李贺短暂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的诗词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贺,字长吉,生于乱世之后的中唐,盛世大唐已趋凋零,国运衰微,诗坛却百花齐放,流派纷呈,“长吉诗”就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李贺诗中多有“鬼神”,后人称李贺为“诗鬼”,他的诗也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其成就甚至可与李杜齐名,有人评价说

  • 后世说到明朝的皇帝,为何肯定不能错过明神宗朱翊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明朝的皇帝,那么肯定是不会错过朱翊钧的,他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被称之为神宗的他,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的经历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他非常爱自己的妃子。但是据了解,他和朱元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那么他么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翊钧除了明神宗

  • 温庭筠:才华横溢却苦难加身,屡试不第一生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温庭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温庭筠,晚唐诗人,善填词写诗,由精通音律,技能加成与王维有五六分分相似,温庭筠一生填词无数,诗作纷呈,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如果说李商隐是晚唐一只多情的蝴蝶,那温庭筠就是一只傲世的飞鹰。温庭筠天性不羁,放荡自由,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