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亚首位女总统朴槿惠:从青瓦台的女儿到主人

东亚首位女总统朴槿惠:从青瓦台的女儿到主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2 更新时间:2024/1/19 2:11:42

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不仅是一位亲近大企业、对朝鲜强硬的政治家,也是韩国很多成就与苦难的化身。她曾经以青瓦台为家,也曾隐身于市十八载。欣赏她的人把她比作“韩国的撒切尔夫人”,反对她的人则称她为“独裁遗产的继承者”。事实上,朴槿惠所继承的,远不只是父亲留下来的政治资本。

被称为史上最激烈的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于2012年12月19日深夜尘埃落定。韩国有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朴槿惠,她1979年因父亲去世而离开青瓦台,时隔33年后重新回到总统府。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不仅是一位亲近大企业、对朝鲜强硬的政治家,也是韩国很多成就与苦难的化身。她曾经以青瓦台为家,也曾隐身于市十八载。欣赏她的人把她比作“韩国的撒切尔夫人”,反对她的人则称她为“独裁遗产的继承者”。事实上,朴槿惠所继承的,远不只是父亲留下来的政治资本。

早熟的“公主”

首尔市钟路区世宗路一号,是韩国总统府所在地。那里的建筑白墙蓝瓦,故被称为青瓦台。青瓦台是韩国诸多政客一辈子的奋斗目标,然而对朴槿惠而言,那里更是她曾经的家。1963年,经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出任总统,朴槿惠随父亲入住青瓦台。

这一年,朴槿惠11岁,拥有同龄人羡慕不已的身份:沃川郡首富的外孙女、总统的长女。然而朴槿惠没有过上童话般的公主生活,反而跟同学一样,经带大麦饭酱土豆到学校。看到同学们手里的日本具,她会羡慕地说“好漂亮啊”。

这样的简朴,受父亲朴正熙影响很大。朴正熙1917年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乡绅家庭,少时生活的贫苦,使他性情孤癖却又意志刚强。23岁时,朴正熙考入日本人在满洲里办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伪满军队任职。1961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承晚政权时,朴正熙已是饱经枪炮洗礼的铁血军人。

朴正熙对腐败天然仇恨,光是1962年5月就一次性处分了新政府350名中高级官员,其中很多人仅仅是因为喝咖啡、跳舞、或听日本音乐就遭了殃。朴正熙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据朴槿惠回忆说,打小出门,父亲都是要求她自己坐公交车。

在母亲陆英修那里,朴槿惠同样没有享受优越感的机会。陆英修行事非常规矩,据与她相识13年的插花老师回忆,她的生活之缜密,旁人很难做到,“即使是穿韩服,裙腰也从没有露出来过,上下楼梯时姿势弯曲的样子也从未见过”。在朴槿惠的记忆中,她听到最多的就是母亲告诉她“不能做什么”。

严父加严母的管教下,朴槿惠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她中学的生活记录本上收获的评价却总是有这样的话:“过度的成熟”和“因过度慎重而沉默寡言”。

为了父亲不再孤单

1971年,朴槿惠考入西江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目睹韩国工业化急速发展的她决心将来致力于企业发展。1974年8月,正在法国留学的朴槿惠意外地从大使馆收到必须紧急回国的通知。在去机场的路中,她看到了报摊上的报纸标题:“陆女士被暗杀了”。顿时觉得心口好像被尖刀刺进。

陆英修是在8月15日光复节纪念活动上被人枪杀的。刺客的目标是朴正熙,但子弹打偏了,射进陆英修的头部。刺客很快被制服,陆英修被送往医院。朴正熙没有陪伴妻子同去,而是面对着大会现场和成千上万电视观众,坚持念完了手中的演讲稿。

同样的静自持,五年后出现在了朴槿惠身上。1979年10月27日午夜,总统府秘书长金桂元把熟睡中的朴槿惠叫醒,告知朴正熙总统被枪杀的噩耗。朴槿惠的第一个念头是:“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然而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边境没事吧?”

从伤心归国到对国家的关心盖过悲怆,朴槿惠用了五年时间。妻子去世后的这五年,朴正熙没有再娶,女儿朴槿惠担起“第一夫人”的角色,不但陪同父亲走访企业还一起进行国土视察,帮他处理各种事务,成为其高参。她曾在1974年11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现在我最大的义务是让父亲和国民看到父亲并不孤单。为此,我决定放弃洒脱的生活,放弃我的梦想,放弃所有的一切。”

这五年,朴槿惠错过了择偶的最佳时期,直至今天仍然孑然一身。她只有一次提到过自己爱的人:“回头一想,我的初恋就是三国里的赵子龙啊,每当他登场时,我的心总跳得厉害。”而那早已是她小学时代的事了。

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不仅是一位亲近大企业、对朝鲜强硬的政治家,也是韩国很多成就与苦难的化身。她曾经以青瓦台为家,也曾隐身于市十八载。欣赏她的人把她比作“韩国的撒切尔夫人”,反对她的人则称她为“独裁遗产的继承者”。事实上,朴槿惠所继承的,远不只是父亲留下来的政治资本。

滥用权力和绯闻疑团

刺杀朴正熙的是韩国情报部长金载圭,有认为他是对朴正熙独裁不满,也有认为他是受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指使。而据金载圭自己交代,刺杀朴正熙与朴槿惠不无关系。

朴槿惠的亲信崔太敏是个牧师,他依仗朴槿惠的势力,收受贿赂,并操纵救国服务团从大企业索要钱财,腐败案多达四十多件。金载圭称,他朴正熙汇报此事,但朴正熙却对金载圭露出不满。

所有这些,朴槿惠一概否认。然而2012年6月15日,美国韩文周刊《周刊美国》有报道称,朴槿惠曾与一名已故南韩牧师有婚外情,还育有不只一个孩子,对象直指崔太敏。朴槿惠怒斥周刊报道不实。朴槿惠和崔太敏究竟是什么关系,始终是个谜。

用中国哲学疗伤

朴正熙的葬礼是九天国葬。举办葬礼期间,朴槿惠一边清洗沾满父亲鲜血的领带和衬衫,一边痛哭流涕。她想起了5年前清洗沾满母亲鲜血的韩服的情景。

1979年11月,朴槿惠带着两个弟妹返回新堂洞住宅。彼时韩国已经掀起了批评朴正熙独裁统治的热潮。抗议者指责他虽然带领国民实现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他近乎残酷的军政统治也饱受诟病。有一次,朴槿惠在一家酒店遇见朴正熙时期的一位部长。她上前打招呼,对方却一点反应都没有,都不拿正眼看她。朴槿惠感到心灰意冷:“谁知曾经温柔亲切的人,日后不会是利害关系分明的人呢,虚浮的人际关系。”

妹妹朴槿玲回忆说,那时,朴槿惠看到与父亲相关的电视节目,便潸然泪下。因为压力太大,她身上长了很多斑点,多年后才慢慢消失。朴槿惠后来说:“20多岁时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曾经信任的人离开,我要承受各种片面的指责。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此后十八年,朴槿惠在一些私人团体任职。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民众开始怀念朴正熙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希望出现一位带韩国走出危机的领导人。当时的民意调查中,朴正熙名列榜首。

朴槿惠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45岁的她加入大国家党(新国家党前身),先后出任这一政党的副党首、党首,连续5次当选国会议员。2012年8月20日,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参加总统选举的女性候选人。《朝鲜日报》注意到,朴槿惠在发表竞选宣言时,只提到父亲1次,似乎有意淡化父亲的印记。不过到底是带着朴正熙的遗风,“党内议员抱怨,她固执己见,几乎不与选民直接交流”。

朴槿惠重返政坛后,对朴正熙高压政策下的受害者道了歉,但坚称父亲发动军事政变,是在“不可回避的情况下做的最佳选择”。而朴正熙在辞世前两个月已经用一幅亲笔中国书法给了女儿回应:“身与名俱没,江河万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梁实秋未婚妻“催婚”:你不回来我就嫁给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就在梁实秋在美国顺风顺水地学习、干事的时候,国内的未婚妻程季淑写信来了,说家里正给她介绍对象,你再不回来,我就要嫁给别人了。出国前,梁实秋就和程季淑爱得如胶似膝,因此,虽然奖学金可以用5年,但是他待了3年就提前回国了。1923年,梁实秋(1902—1987)赴美国留学,先去的科罗拉多大学,后去的哈佛

  •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科研人生从组装收音机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这一辈子,已经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此时回头看,人生在世,无非是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人吃过真正的苦后,才懂得什么是甜;比如,遇到挫折时,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比如,能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把这件事和为国家作贡献相连,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王小谟,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邓正来去世享年56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月24日上午6时50分,带着那些让人思想、回味的故事,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邓正来永远地告别了他热爱的学术、生活、朋友。人们惊讶、痛惜、遗憾。从发现罹患胃癌到他去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下个月的24日,即将迎来57岁的生日,他的生命却在56岁戛然而止。“人不正则无气象,无气象则无大学问。”“做学问并不

  • “坏典型”周厉王:老百姓的嘴被他堵了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周穆王的孙子的儿子周厉王继位后,特别贪财,喜欢“专利”,就是把天下山川水泽的资源都专归自家王族垄断占有,于是把天下的诸侯惹了。大家一起埋怨他,他就发明了一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成语,不许国人给他提意见,不许讥谤国事。老百姓的嘴被他堵了三年,终于大家憋得够呛,一起鼓噪叫唤,抡着板砖冲进王宫,把他给

  • “一九四二”记录者白修德:单枪匹马报道美大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影片《一九四二》使白修德这个名字从历史深处迅速地走入到人们视野中。由于当时美国严格的新闻审查和国民政府的阻挠,1942-1943年的大饥荒报道并不顺利,美国记者白修德克服各种困难,深入灾区采访,他的报道很快在美国引起轰动,也间接给国民政府施加了赈灾压力。关于1942年发生在中国中原地区河南的那场并不

  • 女作家冯沅君的择偶标准:“好好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好好读书”,一直是冯沅君选择志同道合的婚恋对象的第一指标。她与王品青分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王品青大学毕业之后不再读书进取。《春痕》中的女主人公瑗在写给璧的情书中,反复强调的同样是“好好读书”。落款时间为1927年1月18日的情书写道:“我虽然一年365天有300天是在愁苦中讨生活,然而我仍能读书…

  • 莫言:“谁叫我‘文学大师’,就是讽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莫言也不希望现在与得奖之前有什么变化。得了诺奖后,舆论中有人开始称莫言为“大师”,更有人把莫言形容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作家。但在机场简短接受采访时,莫言给予了否定,“永远不敢称‘大师’。‘大师’这个称谓有它内在的含义,谁要是叫我‘文学大师’,我会觉得暗含讽刺意味,我觉得自己

  • 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悲情身世:父母均遇刺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朴槿惠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父母遇刺身亡的悲情身世,又有崛起为政坛巨头的华丽转身。但令人唏嘘的是,朴槿惠至今未婚,其与弟、妹的关系也饱受外界质疑,此前甚至传出“有私生子”谣言。竞争激烈的本届韩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这也是她自1979年父亲遭暗杀后时隔33

  • 奥巴马的中国缘分:“我有一个华裔血统的侄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奥巴马"从小浸淫在亚洲文化之中,深受亚洲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因为他出生于拥有大量亚裔群体和亚洲文化特点的夏威夷,少年时期在印尼接触到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文化。奥巴马不无得意地说:"印尼的要员,包括有分量的印尼华人访问美国时,他们想见的第一个人就是我。在印尼国内,他们经常将我视为他们中的一员,或者

  • 莫言:走向世界的山东农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莫言在影视中心参与过两部电视剧本的创作,其中一部是1999年的《红树林》。原来莫言不仅写“乡土”,也写“城市”。虽然他自言局限不少,除了商业规则,还有行业的规则:“要从正面表现检察官的形象,官员的腐败也要表现在尺度之内。”但莫言也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不再写诸如检察官妻子下岗、孩子发烧、法网人情两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