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王维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为什么说王维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8 更新时间:2024/2/5 3:06:30

如果问谁是唐朝第一诗人,肯定会是众说纷纭,但要问谁是唐代诗坛第一美男子,相比大部分人会选择王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集异记》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一曲《郁轮袍》直接把玉真公主收为小迷妹。

什么“翩翩佳公子,皎皎世无双”,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可这个颜值与才华齐飞的白衣少年,偏是个“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的主儿,三十多年闲居辋川,终不再娶,素衣蔬食,说他是个安静的美男子,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安静的美男子,常有不愿提及的过往。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安静也是有原因的.

三十岁前的王维可以说是开挂的人生,十五岁就写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爆款文案,二十岁已经进士擢第、雁塔留名、官拜太乐丞。声名仕途两开花的他也曾“相逢意气为君饮,咸阳游侠多少年”,向往“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可命运偏要给他来个反转,舞个狮子遭贬,安史之乱被俘,安禄山爱其才,真是怕啥来啥。幸得弟弟的鼎力相救和“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的潜伏诗作,才免遭清算,半仕半隐,以尽余年,诚如他所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安静的美男子,得有安放心灵的去处。大凡有头有脸的文人,少不了清心清净的居所。

杜甫有草堂,刘禹锡有陋室,归有光有项脊轩,而王维则找到了属于他的终南别业。

这座从宋之问手中抄底的别墅,坐拥“太乙近天都”的终南绝境,来者“欲投人处宿”,都要“隔水问樵夫”;园区配套的竹里馆隐现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云雾缭绕,开窗便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风雨来可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或与故人“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不开口不着墨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张载讲“文章是案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说的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安静的美男子,必有遗世独立的心境。独居身上,心不静是万万不行的。

远的不说,和他同岁的李白,为找玉真公主只在终南山住了数月,就大呼上当、嚷嚷下山。王维却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个名副其实“闲得住的人”。

他不觉得孤独,纵使“深林人不知”,还有“明月来相照”。他不觉得无聊,“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他没有怀才不遇的牢骚,他写山间的木芙蓉,“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那怒放的生命,无人知晓,自开自落,不正是“人不知而不愠”的遗世独立吗。

安静的美男子,还有一往情深的真情。安静的人话少,话少却不耽误情真。

王维没有“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浮夸、“将行不行各尽觞”的热闹,却以带着留白的真情,更动人情、更抚人心。家乡来人了,他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不问钱不问物,但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想念家人,自己会脑补家的样子,“想得家人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讲相思之情,却先讲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之余,才道出“此物最相思”。家长里短,旧园新树,朋旧孩童,不着一情字,却是句句思乡、静静思念。

安静的美男子,总有物我两忘的禅机。安静的美男子有很多,而真正让王维不磨灭于后世的还是“诗佛”之名。

他讨论“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偶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山无静树,川无停流,心境愈空灵,就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他探究“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还是无,“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瞬间与永恒,早是“欲辨已忘言”。

他讲“放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路美景、到水尽头,也不必惆怅惋惜,但使放下执念,袅袅升起的白云亦是一番风景。转念一想,也许也是有这份安静,才成就了“诗佛”美名。

美男子本是天成,王维不可复制,但精神家园却是有得选的。

愿我们每个人都建一座自己的终南别业,打理个让心灵修养生息的后花园,在这时不时缓上一缓,歇上一歇。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一直想迁都,为何一直没迁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从南向北能成功,朱元璋想迁都到哪,朱元璋为何能得天下

    朱元璋将明朝的首都定于南京,迁都北京是朱棣所为。实际上,朱元璋一直有着迁都的打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

  • 卫长公主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汉武帝为什么要腰斩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公主被腰斩,汉武帝最后悔斩公主杀太子,刘陵公主

    汉武帝当初对卫长公主如此宠爱,卫长公主后来到底犯了过错?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卫长公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与卫皇后的女儿,在她年幼的时候,汉武帝就曾把胶东半岛最富裕的地方恩赐给她,当地盛产食盐,条件优越。可见汉武帝对卫长公主

  • 身为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索默诺伊尔谁厉害,清朝索尼的后代,清朝索尼和鳌拜关系好不

    1661年,顺治去世,遗诏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依据皇太后孝庄的描述,当时顺治不仅下了一个罪己诏,还遗命以索尼为首、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作为辅政大臣。歪史个人认为,依着当时顺治汉化的趋势不大可能全部委任四个满洲人作为辅政大臣,所以

  • 刘备刘玄德为何要铸造当百大钱?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纷纷民不安,东吴西蜀汉中原。中原地区由曹操为丞相魏王的刘协朝廷,一直是很多说书艺人心目中的正统——可能是事实

  • 中国历史上卖官卖得最疯狂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暴君,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权臣

    汉灵帝刘宏(156—189),原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因桓帝无子,于168年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在位22年,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着买官卖官的丑陋现象。这些朝廷虽然腐败,但也知道卖官行为是一种不齿之事,因而运作起来都是遮遮掩

  • 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勾践剑的特点,越王勾践剑是十大名剑吗,越王勾践剑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剑

    身穿一袭白衣,不染丝尘,手持一把名剑,削铁如泥,此般侠义之风不知何时已深深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而伴随着越王勾践剑的出土,这种似乎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的虚幻情景也渐渐走向了现实。1965年冬,在湖北省荆州市修二干渠时发现了一座楚国贵族墓,后命名为“望山一号墓”,与此同时还发现带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25座,

  • 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口碑为什么差,康熙正大光明殿怒斥群臣,康熙为什么贬李光地

    李光地(1642-1718年),福建安溪人。他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的书香门第,清初战乱家道中落。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李光地回老家探亲,当时正值三藩作乱,李光地通过军事形势分析,向康熙帝密奏进言破敌妙策,深得康熙重视。康熙十六年,清军收复泉州,李光

  • 历史三国的魏国四聪 真是实至名归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魏国灭亡的原因,魏国是怎么灭亡的,魏国失败的原因

    魏国四聪( 明哲之士曰“聪”)指的是魏国的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在动乱的三国时代,因其“明哲”而被后人景仰。今天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三国时代的魏国四聪,真的是实至名归吗?有几个算是“明哲”的1、夏侯玄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贪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几百个皇帝,以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的标准来评价的话,有的是明君,有的是昏君,还有的是暴君。皇帝是数得过来的,大臣恐怕就数不过来了。在历朝历代数不清的官员中,真正有名的、被人记住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名,分为美名和恶名,都可以成为被记住的理由。这些人有的被称为忠臣,有的被称为奸臣,有的被

  • 谋权还是篡位?王莽的权力征途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为什么会被王莽夺权,王莽篡汉时,朱棣谋权篡位

    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他修养极深,平日里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被称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代取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他被尊称为新太祖,从此西汉被他拦腰斩断,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皇帝生涯。下面我们就来看王莽的夺权之路。王莽先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