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昭烈帝刘备本可以一统天下 他却选择这样做

汉昭烈帝刘备本可以一统天下 他却选择这样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07 更新时间:2023/12/27 22:45:20

刘备夺取巴蜀后北定汉中,复兴汉室形势一片大好,可惜如此千载难逢机遇被自己的一时兴奋冲昏头脑。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法正向刘备献策说:“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时在建安二十年)。不因此势,以攻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备善之,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法正亦从行。

网络配图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刘备进屯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与夏侯渊、张郃相拒。直至次年正月,备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山(勉县东南)作营。夏侯渊引军来争,法正建言可击,备使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三月,曹操自长安由斜谷道来至汉中,备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操军逃亡者多,操以汉中险远,粮运艰难,终于五月引诸军退还长安。刘备遂有汉中。

刘备先已遣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往北攻占房陵(郡城在今湖北房县),得汉中后,又遣养子刘封自汉中乘汉水下统达军,与达会攻上庸(郡城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上庸太守申耽举郡降。备以耽领上庸太守,以耽弟仪为西城太守。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子禅为王太子。备留汉中太守魏延镇汉川。自己率军还成都。

大家注意,此时刘备坐拥荆州大部、益州及汉中、上庸,实力已超过东吴。

曹操占据中原各州。刘备取汉中也只有荆、益两州和上庸,而此时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江夏、零陵割给了孙权。蜀中兵力相对魏国仍有差距。这时是蜀汉最为强大的时候,这时三国的实力是曹操最强,刘备次之,孙权最弱。

此时,关键的战略刘备出错,连年征战,蜀国已经虚耗严重,此时应该修养生息。还有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应该对东吴进行战略大调整。然而故事是这样的。

网络配图

公元219年底,关羽北伐失败,本人被俘遭害,荆州军队瓦解。接着,刘封、孟达占领下的上墉、房陵等三郡地盘也被曹魏势力夺去。从此,刘备集团失去了对荆州地盘的控制。

公元221年刘备倾全国之兵伐吴,结果夷陵之战兵败后与白帝病亡,彻底失去了复兴汉室的理想。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不无失策之处。

依当时蜀国最鼎盛之时的策略,其实本可以这样:

1.向吴示好,不急于表达出做大复兴汉室的愿望,而且可以协助东吴夺取江淮之地,东吴得到好处,更加心向联盟,而且可以转移矛盾,离间曹吴关系(与吴核心战略灭曹后共分天下。)

2.修养生息,搞好辖区内生产和经济,鼓励人口生育,“高筑墙,广积粮,缓称帝”。

网络配图

3.联络曹魏阵营心存汉室的忠义人士,秘密联络培养,长期扶持,天下有变则用之。

4.联络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乌恒等,时机成熟给曹魏致命一击。

5.西凉各势力一直身在曹营心向汉,可秘密联络明魏实汉,只待良机。

如此,蜀吴联手先灭曹魏,然后等待时机兴师灭吴,天下重归刘氏,以玄德公仁义布以天下,可续大汉四百年基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曹操缘何对文人既笼络又打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拥刘反曹的原因,为什么司马家族可以统一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要一味伐魏

    东汉末年的文士祢衡,是一个狂傲之人,虽然有几分才学,但性格极端,平素最喜好讽刺别人,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因而得罪了不少人,这其中就包括素来以“爱才任贤”著称的曹操。曹操善笼络人心的手段早已闻名,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多数都是在他“甜言蜜语的交心”中笼络而来,祢衡却不是,后者完全是由孔融的推荐,才走到了曹操

  • 揭秘为一个女子郁郁而终的三国痴情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恨事,金庸笔下因爱生恨的女子,三个叛逆的女性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在书中不是很出名,但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也不差,曾经攻击蜀国上庸城,平定三郡九县,也曾击败诸葛瑾。夏侯尚还爱过一个女子,此女后被曹丕杀害。夏侯尚痴念不忘,一年之后也郁郁而亡,堪称痴情种。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渊从子。和曹丕亲近友好,《魏书》说夏侯尚,有筹画智略,曹丕很器重他,和他如

  • 名士张仪被诬陷 为何只关心自己的舌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善始善终的原因,张仪舌头还在吗,张仪为秦国做了什么

    张仪是魏国人,最初和苏秦一道跟从鬼谷先生学游说之术,连苏秦自己都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毕业之后,张仪原本想在魏国找工作,但囊中羞涩,没红包送给魏王的手下,因此见不到魏王。之后,只好到楚国宰相昭阳家中当门客。话说这个昭阳,也有两下子,亲率楚军一连攻下魏国七城。楚王一高兴,就将最珍贵的和氏璧踢给他。网络配图

  • 和刘备最有默契的蜀汉名将 并非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之蜀汉太子,刘备为什么那么多人跟他,诸葛亮是谁推荐给刘备的

    刘备手下很有多名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他们对刘备都是言听计从,不过和刘备最为默契的当属张飞。就像李逵和宋江。也许有人会说,那张飞脾气粗暴,喜欢酗酒,他和刘备有什么交集,且听江湖给你一一到来:网络配图其一,张飞虽然粗鲁,但是能急刘备之所急。刘备遇到麻烦,张飞第一个跳出来,比如鞭打都邮,很挫

  • 战神白起:屠戮敌军160万 究竟是嗜杀还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杀40万赵军是真的吗,白起坑杀40万大军真的假的,凶残嗜杀

    战国时期,秦风尚武,名将辈出,白起的战功堪称秦国历代将军之冠。白起在军事上的成就,让他赢得了“战神”的美称,成为了后人景仰的对象。网络配图翻开《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便有对白起战功的一连串记录:“某年某月,白起攻某地,拔城多少,斩首多少。”太史公以简练而铿锵的笔调,概述了白起南征北战的一生。其中,最

  • 王翦挂帅领兵 为何“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翦手下大将,秦始皇请王翦出山,王翦简介

    王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网络配图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被采纳而告老还乡。不料,李信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

  • 清末名臣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 揭其养生治心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英年早逝的养生专家,晚清名臣100人,曾国藩的一生经历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

  •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巡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五次巡游的目的,秦始皇统一了哪些方面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形式,其显著特征是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临时派遣官员巡视地方,以达到监察百官、察举非法、反腐肃贪和惩奸除恶等作用。巡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三皇五帝”时代,确立于秦汉,完备于隋唐宋,成熟和强化于元明清时期,历代相沿。在形式上,有皇帝亲

  • 康熙厉行节约: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本着厉行节约原则,雍正对年妃的感情,康熙的妃子们

    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召集

  • 乾隆惊讶:10两银子一枚鸡蛋,我都不敢多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的银子现在值多少钱,张廷玉和乾隆的矛盾,乾隆时期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历史和现实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的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的制度制约、引导出来的。与其寄希望于发现“好人”,不如多花功夫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治理贪腐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滋味,风险高、工作量大且不说,光是后勤部门报花账这事,就很难对付。比如,自己的伙食开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