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认为兵在精不在多?

诸葛亮为什么认为兵在精不在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41 更新时间:2024/1/16 8:56:40

被人称为军神的韩信一向认为,带兵出征,士兵自然是越多越好,胜算也会大一些,事实上,他的战绩也的确让人敬佩。只不过,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例外的时候,比如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诸葛亮也提出兵贵在精而不在多。那么,究竟是多一些好还是精一些好?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1

战争中兵多还是可以以多为胜的,比方说一个城池,如果久攻不下,兵多我就可以围死敌人。听评书,不管是杨家将,薛家将什么三碗酱,都有皇帝被困,需要搬兵求救的故事。在战场上,如果兵多,可以豪奢的以三个兵甚至十个兵打敌方一个兵,取胜的几率几乎百分之百。

为啥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那么有名,因为这都是战争中的异类,也就是古代战争的一般规律都是兵多的一方取得胜利,兵少的一方大多以失败收场。偶尔有个以少胜多才显得那么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当年淝水之战取得胜利,谢安当着人面一副云淡风轻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回到家时,鞋跟都磕掉了,依旧浑然不觉,太兴奋。连战神韩信都说,自己带兵是多多益善。只要你有能力带领庞大的军队,还能让其指挥起来如臂指使的好用,那兵,就真的多多益善了。

2

为啥诸葛亮说兵贵精不贵多呢?环境的原因。蜀汉政权偏安西南,丢了荆州这个富庶之地后,更是只能依靠蜀中这块地方的招募兵丁人员。这时候你肯定不能要求兵卒多多益善,因为没有那么多人。

众多的人口都在中原和江南,被曹家和孙家控制,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才说,曹操占天时,孙权有地利。而勉强有人和的蜀汉,其实真的没有多少兵。

夷陵之战时,刘备又把原来荆州的老底子消耗了一大部分,蜀汉的根基就更加薄弱了。所以蜀汉一直走的是先军路线,提精兵策略的口号。诸葛提出的兵贵精不贵多也是由于蜀汉兵真的不多的无奈的折中之策。蜀汉一直是军统政府,全民皆兵,虽然这样依旧没有多少兵。如果诸葛亮多活些年,用心经营,那么蜀汉未必没有争夺天下的实力,像当年的刘邦一样出川。

可惜天不假年,所以诸葛死后,蜀汉撑了几十年就灭亡了。精兵策略也没能挽救蜀汉灭亡,因为精兵,也得看谁来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考试阅卷时看不到姓名,这个方法的发明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想不到,自己现在在用的一些东西,居然就来自古人的发明创造。就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大型的考试都是要把考生的名字等信息遮起来,只关注答卷本身,这的确是一种非常公平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居然是古人的发明,而且是一个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人,来看看,这到底是谁?一说起武则天,绝对是毁誉参半的一

  • 曹操为人谨慎能听进别人的建议么?曹操制定大战略还是有主见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为人一直非常小心谨慎,而且不轻易相信别人,所以亲信也没几个。外人也都明白曹操的脾气,只要惹得曹操怀疑就可能人头不保,所以也有尽量博取曹操的信任。但是这样的曹操又广纳人才,难道不怕有人故意害他么?其实曹操的心术非常厉害,能看出人的真正目的而且曹操非常有主见,不会随便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你的眼里,曹操

  • 韩信和白起谁更厉害?韩信评价白起是秦国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和白起都是非常伟大的军事家,长平之战中白起带领的秦国击败了赵国,而且还把敌方全歼,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战。讲道理白起应该成为英雄,但是韩信却说白起是秦国的罪人。韩信也是年轻有为,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只是结局有些惨。如果韩信活在战国时期和白去交手谁的胜算会更大一些呢?长平之战,白起以60万大军

  • 水浒传中是谁一直看不起不起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中,一百多位好汉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一些以武力著称,有一些则是足智多谋,不管是哪一位,都算是很有才能的。然而,在书中却有一个人,他一直看不起众位好汉,尽管他也在一百零八人之中,但是却从不与人称兄道弟。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看不起别人呢?《水浒传》中108个好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要说最

  • 诸葛亮和法正谁的权利更大?法正在世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的谋士不止诸葛亮一人,但是各种原因导致诸葛亮成了最出名的那位,不过要是法正还在世的话可能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了。法正是刘备身边第一谋士,计谋比诸葛亮和庞统都要高深许多,而且也是依靠法正让刘备前期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蜀国还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法正的死也是让刘备感到惋惜不已。法正是

  • 李成梁镇守辽东,为什么被视为明朝灭亡的罪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戚继光,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但如果说李成梁,可能没几个人知道。然而事实上,在明朝时期,他们两位都是镇守边疆的大将,要论起来,李成梁的名气还比戚继光更高。然而,这位保得辽东边境三十年平安无事的大将,却被认为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明朝万历皇帝当政时期,中国漫长的边

  •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真的很贫困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陶渊明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风亮节,不与世俗合污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认为他辞官归隐之后既然只能种地,那么生活就算自由,恐怕也是会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然而事实上,从陶渊明辞官到他去世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如果真的贫穷不堪,他又是如何活下来的呢。那么,陶渊明归隐后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

  • 庄子为什么不做官?他真的不想当官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庄子,在人们的想象中,也许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类型的世外高人吧,因为“道”的学说高深莫测,那么研究道学的人自然也应该是一种这样的形象。可毕竟历史是真实的,如果像屈原笔下那种每日喝露水吃花瓣的活法,怕是真要升仙了。庄子做过官,可后来却再也不愿做官,是发生了什么,

  • 亚圣孟子的职业观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工作,那是历朝历代每个人都需要的,有了工作才能为自己挣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钱财也好,实现理想的机会也好,人各有志。那么在古代,像是一些圣人,他们的职业观又是什么样的呢?就比如孟子,他的成就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在他的年代,日子总是得一天天过,他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想法呢?且从当时的购买力来

  • 司马懿和诸葛亮为什么是亲戚?三国还有哪些亲戚却是对手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人口的流动很大,就算是一家人可能也分散到了不同国家,所以魏蜀吴很多是对手关系,但却有着亲戚血缘。而且司马懿和诸葛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亲戚关系,当时一个普通百姓家庭孩子会非常多,长大以后因为志向不同所以也会去不同的地方,最后你会发现大家其实都有着某种关系,一起来看看既是对手又是亲人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