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管仲临死之前为什么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揭秘:管仲临死之前为什么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4/2/19 7:12:20

管仲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

信任的关系。春秋时期的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颖上人。也被人称为“鲍叔”、“鲍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同为颖

上人的管仲,家里条件就没有鲍叔牙好。管仲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这两个身份地位差别巨大的人,

在最后却能够成为挚友,历史见证了他们的情谊,以“管饱之交”作为对他们友谊的见证。

鲍叔牙对管仲很好,他能够包容管仲很多缺点。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

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

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一口气列举了自己所能想到了愧对鲍叔牙或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管仲做的这五件事,在一般人看来

,件件都是无耻之事,但管仲自己却不认为这些是无耻,他认为成大事的人是不需要计较这些东西的。

在众人眼里,合伙做生意“坐支”,上战场“临阵脱逃”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为人所耻的,而做这些事的人更为人不齿,但在鲍叔牙眼里,

管仲是个人才,唯有鲍叔牙认同了他,因此管仲才会说:“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鲍叔牙恐怕是天下

唯一一个懂管仲的人。因此,鲍叔牙才会无数次的包容管仲,为管仲求情说好话,甚至不惜在自己的主子齐桓公面前举荐他。

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听了鲍叔牙的保举,重用管仲。齐桓公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重用了一个曾经想要杀死他的人为相,

管仲也受宠若惊,在公子纠死后本以为必死无疑,却通过好友鲍叔牙的举荐,成为了齐国的丞相。一切的不可思议都是因为有鲍叔牙从中斡

旋,若不是鲍叔牙为管仲说情,恐怕管仲早就成为了铡刀下的断头鬼了。

管仲是个治理国家的人才,对内大力发展经济,他主张改革以 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要国家发展好了,天下人自然会归附于齐国。管仲 的重商政策,使齐国的工商业繁荣发达,靠国家垄断商业及其经

营而致富成了强国。管仲被任用当了齐国的宰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称霸诸国,九次会合诸侯,辅佐周朝天下,最后成功将齐桓公送上了 霸主的地位。

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管仲当了丞相后,鲍叔牙甘居其下,默默在背后辅佐齐桓公,但在管仲临死前,他却没有推荐鲍叔牙,要知道当初要

不是鲍叔牙的举荐,管仲是无论如也没有今天的,为何管仲不举荐鲍叔牙?

管仲回答说:“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恶已甚,人谁堪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

管仲临终时对齐

桓公说鲍叔牙的确是一个正人君子,但过于较真,不会圆滑做人,如果让这样的人来做大官,今后一定会得罪很多人,对朝廷的团结是不利

的。因此也就没有举荐他,鲍叔牙对管仲的做法同样也能理解,并不计较。

而管仲也是知鲍叔牙不会计较这些,更知道他这个人管理国家其

实不行,如果因为私交好就举荐他,岂不是害了他更害了一个国家。所以,管仲临终的时候,并不他的国君举荐鲍叔牙为相。

标签: 管仲鲍叔牙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管仲,鲍叔牙,春秋战国,乐毅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 一钜子也。”官拜至丞相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不可不谓精彩。而他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一个人,此人就是鲍叔牙。世人都以“管鲍之交 ”来形容朋友之间要好的关系。管仲(约前725

  • 鲍叔牙对管仲那么好,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鲍叔牙,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鲍叔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人才,处处让着他。两人在南阳合伙做生意,年底分红,管仲背着鲍叔牙多贪多占,以为鲍叔牙不知道。其实鲍叔牙心里明镜一般,但是知道他家穷,多拿点是为了孝奉老母,能理解,看破不说破,日子一样过,

  • 出身高贵有权有势,揭秘鲍叔牙与管仲的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鲍叔牙,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鲍叔牙的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若是说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少有文人会不愿意出仕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四处寻找机会想要往上爬,毕竟权势真的很让人拒绝不了。可是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人,他就是鲍叔牙。作为一个从小就活在政治圈里的人,他从起点就比很多人都高,他的父亲

  • 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全靠他们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春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齐桓公的故事。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多个版本。但无论哪个版本,齐桓公都必须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一。他是当之无愧的春秋五霸之首。如果我们回转目光,回到2700年前,会发现齐桓公差点与春秋五霸擦

  • 晋文公的称霸原因:晋文公如何成为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公,春秋五霸,国家,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晋国成为霸主,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的,开始,他受到父亲的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许多国家流浪,经历了19年的磨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磨炼了他的性格。公元前636年,由于晋国发生内乱,没有了国君,重耳结束了在外国流亡的生活,在秦国

  • 齐国公主和亲嫁给晋文公 为何嫁到晋国3个月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国公主,晋文公,齐桓公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以来一直是诸侯的领袖,而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就再也没能重登霸主地位。晋国传至晋平公的时候,齐景公为了讨好晋国,把年龄最小的公主送进了晋国后宫,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少公主就一命呜呼了。《左传》说: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七月壬寅,晋少姜卒。你看,史籍记得多么清楚,多么的证

  • 晋文公重耳逃难二十年竟在七个老婆帮助下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重耳,历史

    老婆多有的时候真的挺好的,看看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话说当年晋国骊姬乱政太子申生被杀,聪明的晋国公子重耳选择了逃亡。这一年重耳四十三岁。和重耳一起选择逃亡的是这么几个人,赵衰、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狐季姬的兄弟)、贾佗、先轸和魏武子。这五个人都是贤能之人,特别是赵衰我日后在谈到《赵国女事之赵氏孤

  • 孔子为什么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评价晋文公,晋文公谲而不正

    这个词是孔子对其的评价,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成语解决一个问题,“谲”的意思。这个字儿的意思是权诈,欺。晋文公这么一个得民心基本没有什么黑点的人,为什么会被孔子这样评价呢?重耳一开始只是晋国的一个皇子,安静的学习读书交友。但是皇宫这个地方岂能容得下你这种身份的人,骊姬为夺皇位,设计陷害其他皇子。当然他们的

  •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晋文公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周平王避开第戎往东迁移,开始了春秋时期几百年的东周时代。晋文公重耳在游历了诸国后重回到晋国,当时晋国国君。重耳联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赵衰一同整顿国内政治,采取以公族为主,外戚为辅,远方亲戚次之的权力联盟,不久就实现了晋国的三军整顿。晋国拥有三军后标志着成为大国。这时候周室

  • 齐桓公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晋文公欲伐卫的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欲伐卫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而且两个人差了一辈,还是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这个关系要从当初晋文公逃命说起。晋文公当初在外面逃亡的时候那叫一个惨,这个国家待一段,那个国家住一会。没有固定的住所,各个国君有对他好的,也有对他不好的,这一路上连田间的老农民都欺负他。齐桓公就属于对他好的国君,齐桓公爱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