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死前警告齐桓公远离小人,为什么不直接将他们除去呢?

管仲死前警告齐桓公远离小人,为什么不直接将他们除去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2/15 22:03:2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管仲为什么不除去易牙三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襄公十二年,齐襄公诸儿被公孙无知弑杀,早年逃亡国外的兄弟公子纠、公子小白动身回国,两人都有继承齐侯之位的权力,谁先回国谁就是新的齐国之主。

管仲让自己的主君公子纠往齐国赶,他本人则去阻拦公子小白。管仲埋伏半道上,一箭射向公子小白。一声“啊”的惨叫传来,公子小白身上插着箭躺在地上,不再动弹。

公子小白的护从怒吼连连,纷纷向管仲冲来。管仲看任务完成,毫不恋战,立即抽身复命,根本没想到公子小白是炸死。公子纠收到兄弟的死讯,失了警惕,懈怠下来。

公子纠赶回齐都的时候,等着他的不是众臣的欢呼,而是公子小白的士兵,最后公子纠被杀,而公子小白成为齐侯,他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心有大志,想为这纷乱的天下出分力,于是他不仅饶恕了差点要他命的管仲,更对他予以重任——拜管仲为相国。管仲则投桃报李,拿出看家的本事来帮助齐桓公。

管仲一面从制度上入手,改组官制、军制,一面发展齐国经济,创造财富。管仲也是第一个打破“世卿世禄制”的人,他的举措给齐国带来大量的人才,而人才是一国发展壮大的根本。

齐国用管仲之前和之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还有回到齐桓公和公子纠的恩怨上。公子纠有自己的支持势力,其中之一便是鲁国,而齐桓公老想着报复鲁国的“帮弟之恩”。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齐鲁两军决战于长勺。齐国这么一个大国,被小小的鲁国打得大败而归。曹刿论战的典故便出于此战。齐国之败固然有曹刿的因素,却不能忽视齐国战力低下。

有长勺之败的奇耻大辱,齐桓公大力支持管仲改革,而管仲也不负众望,助齐桓公登上霸主宝座,开齐国霸业。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春秋的第一位霸主。

管仲身为相国,又负责改革齐国弊政,在齐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有些事却管不了。什么事呢?那就是易牙、竖刁、卫开方三奸的问题。

三奸做了什么事呢?易牙将自己的儿子做成“美食”,来讨好齐桓公。竖刁为侍奉齐桓公则自阉。卫开方是卫人,为取悦齐桓公,十五年不归家看望父母。

管仲临死前告诫齐桓公:万万不可用此三人,否则后患无穷。结果“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管仲能革除一国之弊端,既然发现三奸的问题,为何不出手除掉他们?其实不是管仲不想,而是不能,其中涉及的“职场”潜规则连诸葛亮都不得不避让。

我们看看管仲是怎么形容三奸的: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竖刁“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卫开方“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

管仲用三人的“私事”行为套用到齐国的“公事”上,认为他们至亲的家人都不管不顾,怎么能处理好“彼此无关系”的国事呢?但我们以齐桓公的视角来想想,便会豁然开朗。

齐桓公认为,易牙三人为了自己,放弃血脉亲人,难道不是更忠于自己的表现吗?易牙他们侍奉齐桓公是私事,对待自己家人是私事,治理齐国是公事,但在齐桓公眼里:侍奉自己的私事和治理国家的公事,有什么区别?

一国之君(对某些上司、领导一样适用)没有严格的公私之分,下属眼里的公事,也许是君主的公事,反之亦然,管仲便明白这点。

管仲可以革除国家弊端,因为国家是死物,没有“七情六欲”,但君主有喜怒哀乐,管仲怎么革除的了?管仲也不能过分插手,以“公事”之名干扰君主“私事”,这是大忌。

三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也很明白“职场”的潜规则,哪怕以他的权势、地位,也不得不小心避让,以防陷入“公私不分”的险境。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成都后大封功臣,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这时候刘备的合法官位是大汉左将军,左将军府便是管理益州的小朝廷,诸葛亮其实相当于丞相。而此时的法正为蜀郡太守,相当于宋朝的开封府尹。

法正这个人小心眼,“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看不下去,找到诸葛亮,想让他出手管管法正,至少给主公刘备提一提,诸葛亮拒绝了。

京城长官权力虽大,却比不得一国丞相,但诸葛亮为何不敢管法正的事?诸葛亮原话是:“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隐藏的意思是法正正受刘备信任,没法管。

法正“睚眦必报”这是私事,辅佐刘备是公事。究竟私事重要还是私事重要,不在诸葛亮,而在主公刘备。刘备认为法正能帮自己平定天下,那所谓的私事便不重要。若法正只是个占据高位的庸人,也不能讨得刘备欢心,“私事”也许会成为他的催命符。

身为下属,首先要搞明白主君的“私事”、“公事”之分,不能轻易踏入其中,否则会陷入险境。历史上诸多的小人,不是他们多厉害,而是有个强势的后台,因讨得皇帝欢心而如同坐火箭般上升的人,还少吗?

标签: 春秋齐桓公管仲

更多文章

  • 成就一代霸业的齐桓公,最后怎么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桓公,春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齐桓公的故事。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有时候,一些违背人之常情的好,往往是另有所图的。而齐桓公,一代春秋五霸之首,竟然被唯利是图的这么几个小人而欺骗,最后死得可怜。公元前685年,姜子牙的后代吕小白结束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

  • 齐桓公是什么人?曹操一生效仿的人,康熙却最害怕成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桓公,春秋

    齐桓公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曹操以遵奉汉天子的名义讨伐四方,最终统一北方,为曹魏奠定了基础。其实他的做法便是效仿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周朝自从周幽王被犬戎入侵杀死,周平王在众诸侯护卫下东迁后,管辖范围大减,和一个小国没什么分别,再也

  • 作为一代霸王的齐桓公 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的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桓公,齐国

    还不知道:齐桓公被饿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齐桓公争夺君位,取得胜利,做了齐国国君,即位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苦心经营数十年,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富有的国家。在外交上,齐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借以团结中原各诸侯,受到中原各诸侯的信赖,他曾九次召

  • 揭秘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兄弟姐妹们的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桓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齐桓公兄弟姐妹的奇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幼子,史书上记载了他们仨兄弟,仨姐妹的传奇经历,其中某些桥段,让后人瞠目结舌,留下千古笑柄。齐僖公的嫡长子叫姜诸儿,即齐襄公;次子姜纠,即跟齐桓公争位的那位;老三叫姜小白,即齐桓公。三个女儿都

  • 管鲍之交:鲍叔牙与管仲间的深厚革命友谊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鲍叔牙,管仲,齐桓公,齐国

    鲍叔牙(约公元前723-前644年)(或说生约公元前716年)姒姓之后,鲍叔之子,名曰叔牙。颍上(今属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广为世人所知的事情,莫过于管鲍之交,推荐管仲当上齐相,从而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齐国霸业。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

  • 揭秘:管仲临死之前为什么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管仲,鲍叔牙,春秋战国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 信任的关系。春秋时期的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颖上人。也被人称为“鲍叔”、“鲍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同为颖 上人的管仲,家里条件就没有鲍叔牙好。管仲名夷吾,字仲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管仲,鲍叔牙,春秋战国,乐毅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 一钜子也。”官拜至丞相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不可不谓精彩。而他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一个人,此人就是鲍叔牙。世人都以“管鲍之交 ”来形容朋友之间要好的关系。管仲(约前725

  • 鲍叔牙对管仲那么好,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鲍叔牙,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鲍叔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人才,处处让着他。两人在南阳合伙做生意,年底分红,管仲背着鲍叔牙多贪多占,以为鲍叔牙不知道。其实鲍叔牙心里明镜一般,但是知道他家穷,多拿点是为了孝奉老母,能理解,看破不说破,日子一样过,

  • 出身高贵有权有势,揭秘鲍叔牙与管仲的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鲍叔牙,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鲍叔牙的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若是说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少有文人会不愿意出仕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四处寻找机会想要往上爬,毕竟权势真的很让人拒绝不了。可是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人,他就是鲍叔牙。作为一个从小就活在政治圈里的人,他从起点就比很多人都高,他的父亲

  • 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全靠他们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春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齐桓公的故事。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多个版本。但无论哪个版本,齐桓公都必须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一。他是当之无愧的春秋五霸之首。如果我们回转目光,回到2700年前,会发现齐桓公差点与春秋五霸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