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辅刘邦识韩信 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和大威胁!

萧何辅刘邦识韩信 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和大威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3/12/11 6:21:01

萧何慧眼识珠,不仅发现了刘邦,而且还为刘邦发现了韩信,成就了刘邦的天下大业;他功高无二,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然而也被认为是一大威胁,于是他从善如流,自损清白,自污其身,小心谨慎,趋利避害。

一、才识过人,慧眼识珠

萧何的出身不是世家豪门,但年纪轻轻,就因精通司法律令,而被任命为沛县的功曹,负责刑事审判。他审案刑判以“文无害”而著称,也就是引用法律条文准确无误,从没有使人无辜受害。很快,他就因“素有方略,诸事辨明”,而被秦朝派在泗水郡督察工作的御史和郡司法长官一致看好,把他从县上调到郡。担任了泗水郡卒史(郡司法长官的助理)。

网络配图

在政绩考核中,他又是全郡第一。御史决定推荐萧何到中央司法部门任职,却被他拒绝了,而是又找了个理由调回了沛县当主簿(县政府秘书长)。拒绝的原因没有明确记载,大概是因为他已预感到秦朝的暴政不得人心,天下终将大乱,不想到朝中去当牺牲品。

萧何与刘邦是贫贱之交。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平时不拘小节,经常惹事。萧何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所以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很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萧何和曹参、樊哙、周勃等人聚集商议,观察形势,并和早已扯旗造反的刘邦保持着联系。当时的沛县令看起义军势大,也想归附陈胜,保住官位,就和萧何、曾参商议。萧何建议赦罪重用刘邦,县令同意,于是他们就到刘邦落脚的芒砀山去与刘邦商议。可是,当一行人回到沛县后,县令却变卦扣押了萧何。刘邦知道后大怒,带兵打回沛县,杀了县令,救出了萧何。萧何接着向大家宣布,公推刘邦为县令。从此,萧何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网络配图

刘邦率军打进咸阳,别人都抢金银珠宝,只有萧何抢书籍、地图、典章、档案,而且是一网打尽,专车运到刘邦的营地,妥善保存。刘邦被封“汉王”,其封地却在巴、蜀、汉中,刘邦认为是贫穷、偏僻、落后的蛮荒之地,不想去,要和项羽拼命。而当时刘邦力量弱小,拼命等于没命。张良陈平等一班谋臣武将苦劝,都不能说服刘邦。而萧何从抢到的户籍档案中已经知道,巴蜀是秦朝最安定、富庶的地方,加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刘邦打天下最好的根据地。经他这么一劝,刘邦茅塞顿开。后来,巴蜀之地为刘邦打天下提供了丰富的人力、物力,成为刘邦最稳固的后方,而萧何也成了刘邦得力的“后勤部长”。

萧何还慧眼识英雄,发现了为刘邦打天下的将才韩信,又留下了一段“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成就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美名。

二、从善如流,化险为夷

萧何跟定了刘邦,但他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每当刘邦以市井无赖之心、君主的权术,猜疑、牵制他的时候,他都能以大局为重,听从别人建议,解除了知邦对他的疑虑,而化险为夷。

网络配图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形成了对峙局面,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方。此时萧何留守后方负责粮草、兵源的输送,成了决定刘邦生死存亡的关键人物。生性多疑的刘邦,数次派特使到后方向萧何问辛苦。萧何手下的鲍生看出端倪,对萧何说:“现在大王风餐露宿,在前线浴血苦战,还不忘记问候您的劳苦,大概是对您不放心了。我给您出个主意,不如把您家族中所有能扛动兵器的男子,全都派到前线去;这样的话,汉王就会打消对您的疑虑,而更加信任您了。”萧何依计而行,果然刘邦大喜,放心了。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楚霸王项羽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项羽画像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数欣赏项羽的人为他惋惜,同时感到好奇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

  • 战神韩信到底打过败仗吗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神韩信

    不知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过韩信打过败仗,但是在《楚汉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在出蜀地之后,是打过一次败仗,并且败的还是挺惨的。项羽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50万的诸侯联军,如果说这是谁的错,韩信难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过错。刘邦在攻打彭城的时候,项羽的军队被滞留在齐国,留下范增来防守彭城。刘邦所带领的50

  • 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八位功臣 韩信竟被女人所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位帝王身边都有为国家立下汉马功劳的名臣,不计其数,在他们的一生中为了自己的国家倾心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以惨烈的死法告别了一生效力的国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八位功臣。网络配图一、商鞅,死因:五马分尸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却要杀掉大功臣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良跟陈平跑出来了,意思是说当初自己建议主公跟项羽议和,主要是

  • 战神韩信一计竟连用两次:成彭城最大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用过一次的计谋第二次便不可在用了,因为敌人会有所防备,令其失效,但是韩信却反其道而行之,同一计谋用了两次,结果……大家看下文吧。刘邦从彭城之战中,也彻底明白了,那些大小王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他们会马上调转枪头和项羽一起对付自己。汉军中唯一靠得住的,就是唯一会打仗的韩信了。韩信是彭

  • 韩信从未带过兵 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韩信原先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兵,项梁死后,跟了项羽,后来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官小,但是喜欢给项羽提建议。项羽在当世可是个打仗能手,霸气无比,如何会把小小的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没搭理他,说不定还略略地讽刺了他两句。韩信受不住了,离开项羽,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呢,也没怎么看

  • 解密: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何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网络配图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

  • 刘邦为什么后悔杀了韩信?一句话点醒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项羽兵败之后,他帐下的将领钟离昧平时与韩信有几分交情,便来投奔他。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刘邦举报韩信起兵谋反。刘邦却信以为真,韩信听后,以为自己并没有什么错误,便想亲自向刘邦解释清楚,可是又害怕刘邦把自己绑起来,便和自己的好友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后说:“刘邦现在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

  • 刘邦夫妇杀掉战神韩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己

  • 揭秘:都是名将但为什么韩信却瞧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

    战神白起,伊阙之战斩首24万魏韩联军,攻楚之战歼敌百万……是名副其实的杀神。尤其是长平之战,以60万大军围困赵军45万,打破了围攻战“十则围之”的惯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后赵军45万人,战死25万,被坑杀20万,全军覆没,战神之名响彻千古!网络配图韩信说,“……白起算什么名将,杀敌一千,自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