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被残忍分尸的秦国商鞅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上被残忍分尸的秦国商鞅到底做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2/15 22:11:04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革命家,通过他的变法,秦国逐渐强盛壮大奠定了一统六国的基础。商鞅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主持了的变法触动了传统集团的利益因此也招来了杀身之祸。那么商鞅是谁,他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商鞅是怎么死的?

网络配图

商鞅简介

商鞅生于公元前395年,他的祖先是卫国的君主,所以又被称为卫鞅。商鞅叫法的由来是因为他曾受封于商地,称商君。商鞅自幼学习法家邢术,以著名的法家人物李悝为楷模。他学成后在魏国公叔痤门下效力,公叔痤曾把商鞅推荐给魏惠王,希望魏惠王能重用商鞅,兴盛魏国。可惜魏惠王没有采纳公叔痤的良言。

公元前362年,商鞅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开始支持重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推行法家制度,以法兴国。商鞅先后主持两次,使得秦国的实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公元前354年,眼见国家兴盛,秦孝公于是命商鞅为统帅,收复秦国故地河西。商鞅幸不辱命,于元里击败魏国大军,不仅收复了河西,还攻占魏国少梁。因此功,秦孝公把商地十五邑封赐给商鞅。

网络配图

公元前352到351年,发生了历史著名的“围魏救赵”事件,魏国大军在外,秦孝公趁机以商鞅统帅秦国大军,封大良造,攻占了魏国安邑、固阳。公元前341年,商鞅再败魏国大将公子卬,迫使魏惠王割地求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商鞅失去了靠山,不久之后就被诬杀于商邑。

商鞅是怎么死的,为什么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诬陷杀害,甚至最后还被车裂。

商鞅为何被车裂而死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继位后,秦国贵族公子虔等人就诬陷商鞅要谋反,秦惠王以此为借口要杀害商鞅。商鞅提前得到了消息,准备逃亡魏国,魏国却因商鞅屡次率兵打败魏军,拒不接纳商鞅。商鞅迫于无奈只能回到封地,举兵自保,随后就被秦惠王派来的大军击败身亡,最后就连他的尸首也被运到秦都咸阳车裂。

商鞅为什么死的这么惨?死后连尸首也不能保全。其实商鞅被杀的主要原因是变法触动了传统贵族阶层的利益,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对主持变法的商鞅当然恨之入骨。秦孝公在位的时候,有他在后面支持商鞅,给他做靠山,那些贵族还不敢轻举妄动。等到秦孝公一死,商鞅没了国君的保护,被压制了许久的贵族终于爆发了,他们联合起来欲除商鞅而后快。

网络配图

第二个原因则是商鞅制定的刑法过于严酷,因此得罪了许多权贵。就连储君犯了错误,商鞅也以储君的老师代邢,刺字于储君的太傅脸上。商鞅刑法严酷连未来的国君都不能例外,也就不奇怪他最后孤家寡人,一推就倒。

第三个原因是商鞅是没有危机意识。他如果在秦孝公在位时期就先辞官退隐回封邑做个富贵翁,秦孝公说不定念他立下的大功就把他保下来了。可惜的是商鞅对权位恋栈不去,一直到秦孝公死了,才发现存在的危机,这时寻找退路就太晚了。

商鞅集法家之大成,先仕魏国不得重用,之后投奔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施了两次变法。商鞅变法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且刑罚严苛不留情面,这也使得商鞅最后下场凄凉被车裂。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商鞅的老师是谁有三个说法,历史上争论不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

    商鞅最为秦国法学代表,他所主场的商鞅变法就是为秦国的强大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么一个有贡献的人一定是师从智者,那商鞅的老师是谁呢?其实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争论不休,总结下来对商鞅的老师猜测有三种,其中师从尸子的可能性最大。商鞅的老师可能性最大的是尸子网络配图尸佼,尊称为尸子。约生于周安王十二年,约卒于

  • 秦国为何没出四公子式的人物?商鞅变法受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

    战国时期出了四个有名的公子,分别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和春申君黄歇。他们“礼贤下士”,“招引门客”,动辄就是食客几千,把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当官就是腰挂相国大印,为将就是统领几国之兵,或者是灭国略地,立下不世之功。他们声名远播,无论是诸侯还是士民都愿意一睹他们的尊颜,

  • 违反一夫一妻制度被处死 商鞅变法废奴隶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

    老福读战国:昨天老福说到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员大将李牧,李牧死后赵国亡。让人扼腕叹恨的是作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并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一个奸臣之口。网络配图秦国收拾完赵国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魏国了。魏国在战国后期实力平平,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战国初期,魏国也曾称霸过,当

  • 真实的商鞅 在亲哥脸上刺字又把他鼻子割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

    司马迁将商鞅变法的内容概括为:“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具体如下:废除井田制,准许买卖土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取消贵族特权,废除“刑不上大夫”;奖励军功,即使是奴隶也可以因军功恢复自由身,而贵族没有军功者不授爵位;厚赏重刑,建立连坐制度,对耕

  • 商鞅为何会被判处五牛分尸?背后惊人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

    他为了在弱肉强食的现实面前争一席之地,重金网罗天下人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国的一个贵族,公孙鞅,又称卫鞅的壮年男子,便成了这重赏之下的勇夫。这也并不奇怪,老百姓盼望着风调雨顺,甚或学些磨豆腐一类,便一很知足了,过去识文断字的想中秀才,秀才又想中举人,进士。贵族想着领兵挂相印,其实都是一种心态。据

  • 商鞅没有被五马分尸?最后分尸的只是他的尸体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变法维新者。《史记·商君列传》上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商鞅自少喜欢法家的刑名之学,后投身到魏国相公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曾把他推荐给魏惠王,魏惠王不纳。于是西行入秦,通过贿赂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他向孝公上富国

  • 秦国功臣商鞅为什么被车裂 商鞅纠结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 商鞅发明一种罪名 竟连杨广都忍不住将其废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

    在中国古代的王权社会,国君治理国家往往有两种模式,礼治或者法治。礼治其实就是人治,也就是靠人的善恶来决定一个人的罪名。正如《论语》所说:为政在人,官吏做好榜样,百姓就会跟着效仿。但是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大征之世交战不断,靠礼治根本就玩不转,别的国家军队打过来,你跟百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阵杀敌,没人会

  • 商鞅变法的先天不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可以说它奠定了后来华夏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如果秦孝公不用商鞅变法,秦国可能很难有力量实现统一,战国的历史就不知道要往何处发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些:一个是居民户口管理制度,按照什伍的建制划分居民,一什一伍成为居民的基本单位,同建制的这些户居民就成

  • 春秋战国的四大奇人,商鞅都没有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鬼谷子,春秋战国

    在中国历史上,乱世总是奇人辈出,而追溯历史,最传奇的一段乱世想必还是春秋时期。在这个传奇的时代,有四人可谓是当时的精英人物,连商鞅都无力赶及这四人,有一人则是离奇不知去向。鬼谷子此人可谓是春秋时期的一大奇人,虽然他以纵横家身份示人,但是他头上却同时具备多重头衔。鬼谷子一书中便不只纵横之术,道家思想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