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谯周为何会被称为蜀中孔子?参与了蜀汉的建立,劝说刘禅投降

谯周为何会被称为蜀中孔子?参与了蜀汉的建立,劝说刘禅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36 更新时间:2024/1/5 22:06:34

谯周为何会被称为蜀中孔子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三国时期的蜀国最先灭亡,不仅仅是因为蜀国的实力最弱,也是因为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力劝刘禅投降,让蜀国放弃了抵抗,投降了魏国,使得蜀中的老百姓免于生灵涂炭,这个人就是谯周。

谯周是益州本地人,巴西西充国人,所以要问对益州土地的爱,谯周比任何人都要深沉,毕竟是本地人,而刘备、诸葛亮、赵云这些人可都是从其他地方入蜀的,而刘禅虽然是在益州长大的,但出生却不在益州,所以谯周对益州的感情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谯周的父亲谯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精通河图纬书,虽然谯岍很早就去世了,但是受到父亲的熏陶,谯周非常喜欢读书,并且坚持刻苦读书,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没错,写《三国志》的陈寿就是谯周的徒弟。

到了刘备入主益州,成为了汉中王,算是在益州站稳了脚,而谯周也到了刘备的帐下工作,诸葛亮在当益州牧的时候,任命谯周劝学从事,也就是那种苦口婆心要大家读书认字的,这个其实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却有一个好名声,毕竟劝大家读书,是让人上进,会获得好评的,再加上他的学识,因为很多人称呼他为蜀中孔子。

谯周这一生其实没做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不过却参与两件大事情,一件是劝刘备登基为帝,当时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魏国,身在蜀地的老百姓都认为汉献帝已经死了,而刘备一直以汉朝皇室后代自称,因此很多人都劝刘备称帝,“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这些人以祥瑞、天文现象为契机,劝刘备称帝。于是在221年四月,刘备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当然谯周肯定不是那个最有力量的,但是他参与了,表明他是赞同刘备在蜀地做皇帝的,毕竟刘备是非常仁慈的,不过让人想不通的是,在邓艾偷袭成功的时候,谯周又力劝刘禅投降。

当时姜维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邓艾偷袭阴平到达成都,其实只有几千人,当时朝臣有三种主张,一是投降吴国,二是到南中去,三是背城一战,其实从当时的形式来看,蜀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要知道,蜀国在四川,易守难攻,钟会的大军在剑阁无法前进,邓艾只有几千人,严格来说,蜀国还是有机会的,但是谯周却力劝刘禅投降,刘禅也听从了建议,这才让蜀国走向了灭亡。

对于谯周的举动,说奇怪也不奇怪,无论谯周做什么都是为了蜀地的老百姓,谯周因为看到蜀汉经常对魏国用兵,百姓因此凋瘁,谯周因此与尚书令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朝以后,谯周书写《仇国论》,由此也可以看出谯周认为刘备称帝和刘禅投降都是对蜀地老百姓有好处的,所以才做出了如此的举动。

标签: 谯周三国

更多文章

  • 《论语》是孔子作的吗?书中的主要思想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孔子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南)人。春秋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自幼在鲁国受到文化传统、宗法传统及贵族世家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十五而志于学”。17岁时已懂得一些“礼”和为人处世的道理。20

  • 魏惠王问政孟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惠王,问政孟子

    魏惠王自称治国尽心竭力,河西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当河东发生灾荒 时,也是这样做的。可是魏国的人口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 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就是“五十步笑百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竟然是孟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宫刑,孟子

    中国夏商时制定的“五刑”: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以宫刑最让人接受不了,士可杀不可辱嘛!故太史公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时,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但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惨遭宫刑

  • 孟子为何不相信革命会流血?革命成功关键在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子,儒家,革命,

    关于汤武革命,孟子有一段很有名的话。齐宣王问他:“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说:“于传有之。”齐宣王很害怕,说:“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则斩钉截铁地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在孟子看来,桀纣不行仁义,是独夫民贼,汤武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早年丧父,与母亲仉氏相依为命。因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学派,所以把他和孔伋并称为“思孟学派”。孟

  •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成才 孟母都做过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孟母断织讲的是在孟子少年的时期,有一天孟子放学回到家中,当时他的母亲在屋里织布。看到孟子放学回来,就问他:“你在学校学习怎么样啊?”孟子很不在意的回答母亲:“还好吧,和以前一样啊!”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特别的生气,于是一气之下就用剪刀把刚刚织好布用剪刀剪断了。孟子特别害怕,小心翼翼地问他

  • 孟子谓戴不胜赏析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孟子谓戴不胜,孔子与孟子

    在儒家经典《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与一位叫戴不胜的士大夫之间的对话。在这个故事中,戴不胜想向齐王推荐一位叫薛居周的贤德的人,因为他认为只要齐王身边有薛居周来辅佐,齐王就不会被小人的谗言所迷惑了。对此孟子有不同的观点。孟子首先给戴不胜讲了一个故事,他问戴不胜说,如果一个楚国的官员想让儿子学齐国话,那么

  • 关于孟子的诗有什么 孟子的哲学思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于孟子的诗,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是先秦时期的文学大家,读《孟子》一书总会被他的一气呵成、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辩论所吸引,所折服,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语言大师,为我们创造出了在今天看来依然耳熟能详的常用的成语,而且孟子的很多名言都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非常优美,常常被后人引用。孟子非常善于运用排比,因为他因为辩论,首先就要在气势上压

  • 解析孟子离娄是什么 孟子少时的有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孟子离娄,孟子

    《孟子离娄》是儒家经典《孟子》当中的一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具体阐述了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在这里,孟子把他理想中的圣人君子的形象具体说明出来。比如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就是因为君子时时刻刻把仁义知心放在心里,并且实施在行为当中。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很凶狠残暴的对待君子

  • 张仪骂孟子是怎么回事?他为何被称作“天下第一利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仪

    有着“大才雄辩,天下无对”之美誉的一代儒学宗师孟子,对上生就一条三寸不烂之舌的“天下第一利口”的战国秦相张仪,两位名家在各自的领域都颇有建树,却往往因为个中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不同而发生激烈的争论,那场面,就是用千军万马来形容也不为过。争个面红耳赤的情况是常常出现,所以,才会有张仪大骂孟子的故事。孟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