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为什么要杀李密

李渊为什么要杀李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75 更新时间:2024/1/17 11:37:55

李密反隋不成投靠李渊,但是李渊后来却杀了他,李渊为何要除掉李密,究竟因为什么事情?

李密本身是出生于贵族家庭,学识渊博,而且文学和武术双全,理想志向非常的远大,常以拯救世界为己任,他的曾祖父是西魏国家的八大支柱之一,父亲是隋朝的上柱国。他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着,成语“牛角挂书”来自于李密的故事,描述了一个正在刻苦努力学习知识的人。

李密在年轻时就担任隋朝的亲卫府大都督还有东宫的千牛备身。然而,隋炀帝却十分不喜欢李密此人,因此李密进谏把官职辞去,并且在山林间过着隐居的生活。在隐居期间,他被越国公杨素所赏识,觉得李密是一位人才,并让儿子杨玄感与李密开往频繁,最后李密跟随着杨玄感一起出来反抗隋朝统治。杨玄感最终在反抗隋朝的路上失败了,李密只好投奔于瓦岗军队的翟让,并为翟让提出了扩大瓦岗军队力量的建议和谋略,瓦岗军队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李密投降翟让后,跟翟让一起带领军队去反抗隋朝,并且攻下了兴洛仓,为了人民打开仓库救济人民,赢得了很多人的心。之后击败了越王杨侗,一度声望更是提高。后来翟让把李密当作为瓦岗军队的首领,李密在推荐的情况下,在巩县自封魏公,建立了朝廷的政权,年号为永平。李密成为魏公之后,却因为各种事情与翟让发生了矛盾,引发了内讧的产生。李米只好诛杀了翟让,并且收编了翟让的势力来统一瓦岗军队。但是,瓦岗军队的整个势力已经受到了损害。

李密率领瓦岗军队来攻击王世充掌控的洛阳城。在战争中因为被击败,只好带领着残余的军队向李唐投奔。李渊非常重视李密的投奔,并且把他的表妹嫁给了李密当妻子,并将李密封为邢国公,他们更是相互称兄弟。

很长一段时间,李密一直不甘心久居在他人之下。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他不想受曹操的管辖一样,李密试图通过收拢旧部门的名义来摆脱李渊的控制,想要东山再起。但是李密并不像刘备那样有运气,刘备逃到徐州后,就自己自立门户。然而,李密的行为却被李渊的手下所注意到了,李渊部将盛彦师设伏,最终杀死了李密和王伯当等人。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淮南公主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淮南公主,李渊,李澄霞,唐高祖,公主

    李澄霞,唐朝公主,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生母不详。 公主三岁时,李渊封她为淮南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公主下嫁封言道(《公主传》作封道言,误),封言道是唐朝开国宰相封德彝之子。《大唐故淮南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淮南公主擅弹琵琶,李渊特赐她紫橨槽金碮琵琶。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第十

  • 明神宗不上朝在干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朝

    明朝奇葩皇帝很多,就拿往明神宗来说吧,他是明朝所有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但也是最奇葩的一个。明神宗刚刚主持朝政14年后,突然的就开始不上朝了,有六不“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之后的二十年里,明神宗一直都在后宫,每个人都想知道明神宗这20年在干什么?由于很长时间的沉积,所以民间就有关于

  • 明神宗不上朝处理朝政的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朝

    明神宗朱翊钧也被称为是明神宗,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后人却批评明神宗“二十年不上朝”,并说“明亡实亡于明神宗”。不上朝却并不意味着明神宗完全不理朝政,“万历三征”这一大型的军事活动就是明神宗在位时期发生的,“三征”是指先后在明朝的西北、西南边疆以及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活动。这三场大战的胜

  • 苏轼一直被贬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苏轼是北宋的一位牛人,现代社会他的崇拜者也数不胜数,他是当之无愧的红的发紫大名人了,历史能够造就如此完美的苏轼,这与苏轼一次次的经受巨大的磨难是分不开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凡事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经受了巨大的磨难,甚至很多人都经受了生死考验。苏轼在仕途生涯中经历了四次贬官,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惨

  • 苏轼的坎坷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苏轼,世称苏东坡,这可是一位很有趣的大人物呢,古人就曾经评价过苏轼:“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引自《宋史》)苏轼受到世人如此高度评价,肯定有其超乎常人的地方,苏轼似乎把我国豪放派词的激昂高亢发挥到了极致,更让自己的生命层次到达了另一个高度,那么下面就跟着我的思路,一起来走

  • 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

  • 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宋八大家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之一,却没有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中,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其实不仅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李白也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的白居易擅长写诗,而当时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这些人当时的擅长于写散文,侧重点不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 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将才和帅才不一样,能领兵、能打胜仗的就可以称将才了,而能统领将才、能运筹帷幄的方能称为帅才。从管理上说,将才可以负责一件事、一个方面,帅才则需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将才偏重战术思维,帅才则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思维。在战场上,一般来说将才负责某一仗的指挥,帅才负责的是整个战役。将才与帅才都是人才,但区别很大,

  • 隆庆帝在位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又称隆庆帝。明穆宗朱载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间在位,在位时间为6年。隆庆帝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隆庆六年(1572年

  • 曹操精通兵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