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陈留起兵的经过是什么

曹操陈留起兵的经过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75 更新时间:2024/1/9 10:49:59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采纳袁绍的建议,不听曹操陈琳的劝谏,便征召停留在河东郡的董卓率其部众进京,以便于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市)。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延津县北)一带。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荥阳市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 [18] 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远征乌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西一带)。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

  • 曹操是什么时候开始崭露头角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硕的叔父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

  • 建文帝失踪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明朝各种案件有很多,但是第一悬案必是建文帝失踪。1402年,大明皇宫内燃起了熊熊大火,这场大火被灭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了,下落不明,随后他的叔叔朱棣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宝座。政权完成了交替,但建文帝去了哪里成了一桩历史悬案。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元璋去世时,将皇位传给了善良荏弱的朱允炆,但朱允

  • 曹操什么时候占据兖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治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又助袁绍打败刘备

  • 曹操出身身世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 李元则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

    李元则(620年 - 651年),字彝,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子,母为王才人。 武德四年(621年),出任婺州刺史,封为荆王。贞观十年(637年),为遂州都督,改封彭王,任遂州都督,不久就因为所穿的冠服过于奢侈僭越免官,十七年,任澧州刺史,改变过往的作风,励精图治,颇有政绩。永徽三年,去世

  • 李元懿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唐高祖

    李元懿(620~673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母为宝林张宠则。聪明好学,深得宠爱。武德四年(621年),册封滕王。贞观七年(633年),外放兖州和安州都督。十年(636年),授郑州刺史,册封郑王。迁潞州刺史,建舍利塔,颇有政绩。唐高宗时期,累授

  • 李渊为什么要杀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

    李密反隋不成投靠李渊,但是李渊后来却杀了他,李渊为何要除掉李密,究竟因为什么事情?李密本身是出生于贵族家庭,学识渊博,而且文学和武术双全,理想志向非常的远大,常以拯救世界为己任,他的曾祖父是西魏国家的八大支柱之一,父亲是隋朝的上柱国。他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着,成语“牛角挂书”来自于李密的故事,描述了一

  • 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淮南公主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淮南公主,李渊,李澄霞,唐高祖,公主

    李澄霞,唐朝公主,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生母不详。 公主三岁时,李渊封她为淮南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公主下嫁封言道(《公主传》作封道言,误),封言道是唐朝开国宰相封德彝之子。《大唐故淮南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淮南公主擅弹琵琶,李渊特赐她紫橨槽金碮琵琶。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第十

  • 明神宗不上朝在干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朝

    明朝奇葩皇帝很多,就拿往明神宗来说吧,他是明朝所有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但也是最奇葩的一个。明神宗刚刚主持朝政14年后,突然的就开始不上朝了,有六不“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之后的二十年里,明神宗一直都在后宫,每个人都想知道明神宗这20年在干什么?由于很长时间的沉积,所以民间就有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