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元显从小就性格苛刻,喜怒无常,任意生杀。虽然他的谋主张法顺多次劝他,但他从没有悔改之意。公元399年,他征调江南诸郡已免除奴隶身份的佃客移置京师,以世充兵役,称为“乐属”。把他们迁到京师,服兵役,激起孙恩起义。
元显奉命镇压孙恩起义后,又加录尚书事。道子整天只惦记着喝酒,政事也懒得管,索性把权力都交给儿子了。当时称司马道子是东录(录尚书事),元显为西库录。元显住西府,每日车水马龙,谄媚的人不绝于门,道子住东府,门前冷落车马稀。
本来元显从小就骄横放纵,刚愎自用,他从来没有良师益友,正直的言论他从来听不到,溜须拍马的声音却日日绕
在耳旁。有的说:“您是当世的英杰,没有人比得上您。”有的说:“您是风流名士,年轻儒雅,少年有为啊。”他听了心旌摇曳,便自认为天下无双,骄傲得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元显和他父亲一样喜欢聚敛财产。当时司马元显家已经富过帝室。
元兴元年(402)
,朝廷拜元显为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为前锋讨伐桓玄。元显出征的那一天,安帝身穿戎装,亲自到西池为元显饯行。元显刚登船,桓玄就到了新亭,元显赶紧丢了船只,退到国子学堂。次日,元显把军队陈列在建康宜阳门外。僚属们这会儿都纷纷逃走,部众也溃散了,只有张法顺跟着他。元显进入宰相府,向他的父亲司马道子问计:“父亲哪,事到如今,我们该怎么办啊?”司马道子看着儿子只是哭,一个字也没说。桓玄派太傅中郎毛泰扣捕了元显。可怜元显骄横一世,这会儿只得乖乖地被带走。
元显被送到新亭,绑在船前,历数他的罪行。元显和他父亲一样
,竟把罪责推给了张法顺。桓玄命把元显交付廷尉。结果,元显和他的6个儿子都被杀死。司马道子一脉自此断子绝孙。司马元显死时,去世的时候年仅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