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学问#
唯美宋诗 6
中国人大多喜欢竹子,尤其是文人,梅兰竹菊,各有所爱,但是,对竹子的感情似乎更包含了一种深沉的爱,因为,竹子不是花卉,也不是普通的植物,但是它比花有风骨,比寻常植物有气节。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宋代文人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心情不爽,又无处倾诉。某一天,推开官舍的窗户,忽见几竿翠竹迎面而来,心情舒畅了许多。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官舍竹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此诗颈联虽然是写竹子的品格,但是实则是自己心声的表露。既然被贬,又没有具体工作,不如欣赏竹叶的婆娑之影,听闻竹叶的风中之声,自己抚琴助兴,下棋解忧,自我陶醉,岂不其乐融融,排解寂寞。
竹子的风致果然可以助人风雅。
唯美宋诗 7
昨天介绍了宋代文人王禹偁的一首《官舍竹》,今天继续介绍他的另一首宋诗《泛吴松江》: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吴松江就是今天的苏州河,诗人被贬时曾途经此地。仕途不顺,前途渺茫,诗人孤舟泛江,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斜阳晚照中,自得其乐 人在舟中,舟在江上,江水在夕阳下波光粼粼,诗人把自己置身在大自然中,暂时忘却人生的不如意,和停在船舷上的鹭鹚四目相对,仿佛这些鸟知晓诗人的万千心事,陪伴在诗人的身边,仿佛知己,仿佛莫逆。 此诗语言明快,清新有趣,读来饶有风韵。您认为呢?
唯美宋诗 8
连续两天的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了宋代诗人王禹偁两首宋诗,今天继续介绍他写雪的一首诗,这首诗很长,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在议论化的基础上,又具有散文化的风格。仅以此诗前十句为例来简单介绍。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诗题是《对雪》,诗意自然不单单写雪景,而重在抒感。下雪天,诗人本可以围炉煮茶,闲敲棋子,但他却怀揣对百姓的仁爱之心,咏雪抒怀。
一方面,诗人有儒家积极入仕思想,但又不想无功食禄,他期待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另一方面激发了诗人的责任感,他也感觉到了为官一任的担当。叙议结合,颇有白居易语言浅显的风格。
最重要的是,诗人虽然用到了排比句,读之却无拖沓冗长之感,全诗虽长,但层次分明,真挚感人,就如尾句所写“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