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臣刘沆智断不动产案件 被誉为名相牛僧孺转世

名臣刘沆智断不动产案件 被誉为名相牛僧孺转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5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2:27

仁宗在位时,有一个大臣名叫刘沆,非聪明能干。据说他妈生他的时候,梦见唐朝宰相牛僧孺穿着官服进了他们家,然后他就出生了,所以大伙都说他是牛僧孺转世。

牛僧孺是名相,擅长断案,可巧的是,这个刘沆也擅长断案。比如说有一年,刘沆去湖南衡阳当市长,接了一宗不动产案子。这宗案子其实是二十年前的旧案,已经被很多任领导审理过,但是始终没能审出结果。为什么审不出结果呢?因为缺乏证据。

案情很简单,大意如下:

张三是个地痞无赖,欺负邻居四不识字,伪造了一份地契,偷偷地将李四家的土地转移到自己名下,等李四一死,他就去夺地。李四的儿子李小四肯定不答应啊,质问道:“你凭什么夺我们家的地?”张三拿出那份假造的地契,地契上写着某年某月李四把地卖给了张三,卖了多少钱,当时都有谁在场作证,写得一清二楚。李小四哭了:“我爸什么时候卖过地啊?我怎么不知道,你这地契肯定是伪造的,我去衙门告你!”张三说:“地契上还有你爸的手印呢,不管你告到哪里,都是我有理。”

张三有地契,李小四没地契,所以他告了二十年都没有告赢,他家的土地最终还是被张三占了。

刘沆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一眼就看出张三不是个好东西,可是断案不能凭感觉,得靠证据,他要想辨别张三手里的地契是不是伪造的,就得核对上面的手印是不是李四的,可惜李四早就死了。如果李四当年办过土地证,如果衙门里存放着每一宗不动产的登记簿,那更好办,直接核对土地证和登记簿就行了。可惜宋朝并没有土地证,更没有登记簿。不但宋朝没有,中国历史上任一个朝代都没有这些东西,古代中国唯一可供证明产权归属的件就是地契和房契。

怎么办呢?难道就任凭张三强占李小四家的土地吗?刘沆想了一个主意,他让张三拿出最近二十年来缴纳地税的税单,以此来判决产权归属。这招儿太有效了——假如李四当年真的把地卖给了张三,肯定也会把缴税的义务“过割”给张三,不可能地都卖了,还替张三缴税。结果呢,张三自然拿不出税单,随即被刘沆以巧取豪夺的罪名关进监狱。至于那份土地,当然要物归原主啦!

标签: 名臣北宋牛僧孺

更多文章

  • 北宋著名宰相韩琦的人生:西贼闻之心骨寒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著名宰相韩琦

    北宋著名宰相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于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即公元1008年8月5日)出身世宦之家,据韩琦墓志记载他的祖籍在河北赞皇县。让我们来看看韩琦的人生经历吧。韩琦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有名将领,天圣时期的进士。最初被授于官职将作监丞,够来担任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 韩琦才华出众如岳飞 为什么才华却难以得到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琦,岳飞

    岳飞饱读兵书,娴熟武艺,早就盼着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杀敌报国。在靖康之变发生的前几年,金已经严重威胁着宋的安全,而岳飞家乡也面临金兵的直接威胁。那个时候,投军报国是每一个热血青年的选择。所以,当真定府路安抚使招募敢死队时,他就报名参加。由于岳飞个人素质出众,不久就被任命为一个管10个人的小队长。这个

  • 曾公亮发明的军事通信密码,该如何用五言律诗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公亮,北宋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与丁度承旨编撰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军事科学百科全书——《武经总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古代战争中,主帅和驻军在各个阵地的将领进行军事信息传递时,若军事通信一旦被敌方截获,战场上的胜败有可能会瞬间逆转,因此,战场上的军事情报如

  • 《宿甘露寺僧舍》北宋官员曾公亮所作,将作者所见所有东西都写入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公亮,北宋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出身晋江曾氏,与鼎丁度奉旨编纂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武经总要》。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军事情报的保密性和传递方式,历来是领导人和军事指挥官非常重视的工作。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据有文字记录的史料记载,我国军事密码的创

  • 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公亮,一首诗写尽长江的大气磅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公亮,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曾公亮的诗词吧!《宿甘露寺僧舍》宋代: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诗人初到甘露寺借宿,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感觉枕头有一点点湿润,好像现在正处在云峰之间那样;长江的波涛声就像万壑松发出的声音,此时此刻似乎就在我床下轰轰作响。如

  • 一代名相富弼:为大宋撬开辽夏同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富弼

    因西夏国的消亡,西夏文没能“活”下来,出土的西夏文著作《德行集》等成为天书。前两年,有人研究发现,《德行集》的一段文字,实际上节译自苏轼的《富郑公(即富弼)神道碑》,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的苏轼作品。这个发现表明西夏人对富弼其人其事的重视,也表明东坡诗文在西夏如同在辽国一样有过广泛的影响。网

  •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么死的 北宋富弼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北宋名相富弼的故事 北宋富弼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名相富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北宋名相富弼生平简介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