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古八变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八变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3 更新时间:2024/1/13 22:50:49

古八变歌

两汉:佚名所属类型:写景,思乡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及注释

译文

初秋时节刚至便刮起了北风,吹到了我所在的章华台。

日暮时分高天上浮云流走,仿佛从那西极崦嵫山吹来。

树林中的枯桑叶飒飒作响,络纬在那空旷的台阶上鸣叫。

飞蓬草在风中飘飘扬扬,让游子触景伤怀怆然而悲。

遥远的故乡已经看不见了,眺望未果只能悲怅地返回。

注释

八变:其义不详,以“八变歌”为题的乐府歌诗,独此孤篇存世,余概莫传。

章华台:春秋时期楚国所筑的台名,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根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章华台原是春秋年间楚君灵建造的一座著名离宫,构筑极其宏丽壮观。郦道元《水经·沔水注》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

崦(yān)嵫(zī):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下有泉,是古代传说中太阳西落所没入之处。

“枯桑”句:指秋日林中的枯桑飒飒作响。

络纬:虫名,一名“莎鸡”,秋季鸣虫,因其声如纺线,俗称“络纱娘”、“络丝娘”。

飞蓬:草名。在古诗中常喻为行踪飘泊无定的游子。征:行。

怆(chuàng)怆:忧伤悲痛貌。

长望:徐仁甫《古诗别解》认为“长望”即“怅望”。此回:犹此番,此次。

赏析

此诗抒写游子怀乡之情。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两句,分别点出时令、地点,写了北风袭来,秋意萧瑟,滞留在楚地的诗人于黄昏时登台望乡,从向晚的北风中领略到阵阵清寒。起首以“北风初秋至”一句提领全篇。次句提到的“章华台”在楚地,表明诗人其时正滞留楚地。

夏末秋初,日常气温仍很闷热,季节变化不甚分明。只有到白昼将尽,暑气稍退,晚风中才透出秋意。大凡他乡游子,对于节候的变易十分敏感,尤其冬春与夏秋之交,其间风物变异虽微,却格外令人关情,如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诗人以高台秋风起兴,发为咏唱,言外隐然有“归欤”之叹音。这两句渲染出一片游子悲秋之意绪,涵盖全篇。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两句,诗人以色调浓重的笔墨描绘傍晚时分,高天暮云流走,言其似从西极崦嵫山吹来,以显示楚天千里、瞑色苍茫的阔大境界,衬托出高台之人的孤独寥落形象。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两句则较细致地描写秋声:地上林木摇落,枯桑因风作响;台前空阶寂寂,莎鸡声声悲鸣。这里以秋物之有声来反衬周围环境的寂寥萧瑟。诗人面对此情此景,触绪纷来,黯然伤神。这节叙景承首句“北风初秋至”而来,从高空浮云写到地上林木,从远山暮色写到空阶络纬,以见风之动物,物之感人。画面上笼罩着一派清秋的凄凉与衰飒气氛。

末一节由叙景转为抒怀,以“翩翩飞蓬征”一句引出。此句写蓬草随风飘浮,既遥承头一句“北风初秋至”而言风之动物,又与下句“怆怆游子怀”关合,文句自然成偶。两句以飞蓬的顺风飘扬,喻游子的千里流荡,触景伤怀,怆然而悲。出此一笔,亦赋亦比,章法转落无痕。最后以“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作结语。此言诗人眺望故乡,盼自此而归。然天长地阔,故乡望而不见,不禁悲怅萦怀。结尾两句回映前文的登台远眺,提明篇旨。通篇笔意融贯,浑成一体。

这首诗写景有其独创之处,主要不在描写技巧的高明,而在写景本身所显示的一种新的变化。大抵在建安以前,诗歌中的写景,主要是作为比兴,所占的比例也较小。照清吴乔《答万季埜问诗》所说:“《十九首》言情者十之八,叙景者十之二;建安之诗,叙景已多,日甚一日。”而这首诗年代虽不能确考,但至少与《古诗十九首》相当,是可以确定的。

从一方面看,诗人于自然风物并非纯作客观地描摹形态、状写声色,其中确带有某种喻示性。例如浮云、暮色,既是摄取眼前景物入诗,然而一经描绘,便成为具有特定意象的事物。清秋暮色之于离愁,无根浮云之于游子,都是古代诗歌中经常联系在一起的形象。由此而言,此诗叙景仍可见出《诗经》以来传统的以景物为比兴的痕迹(这种情形在魏晋以后诗歌中依然常见)。

但更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是:此诗的写景已不再是用一两笔作穿插点染,它在诗中占有显著的篇幅和地位,这一事实意味着自然景物的描写已有脱离只作抒情叙事的陪衬和纯属比兴的媒介物,而以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描写对象出现的趋向。尽管它仍带有从传统诗歌叙景方式中脱胎而来的痕迹,却有不同于《诗经》乃至《古诗十九首》的新的特质。换句话说,建安以后才较为普遍化的注重写景的倾向,在这里已经有所表现,这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尝试。

作者

所属朝代:两汉

标签: 古八变歌

更多文章

  • 怨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怨词

    怨词两汉:王昭君所属类型:闺怨,写景,写人,伤怀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译文及注释

  • 从军诗五首·其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从军诗五首

    从军诗五首·其五两汉:王粲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忧国忧民,愿望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

  • 从军诗五首·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从军诗五首

    从军诗五首·其三两汉:王粲所属类型:写景,抒情,豪迈,志向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译文及注释译文随军千里去征

  • 送应氏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送应氏二首

    送应氏二首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写景,送别,宴会,慰勉,怨情其一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其二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

  • 公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宴

    公宴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写景,山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译文及注释译文子桓公子敬爱众宾客,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寂静的良夜又去西园游玩,车盖亭亭如飞地前后

  • 土不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土不同

    土不同两汉:曹操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志向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蘴藾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及注释译文各地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此刻,黄河以北的地区正值寒冬。河中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行走。地被冻得用锥

  • 冬十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冬十月

    冬十月两汉:曹操所属类型:冬天,写景,人民,生活,月份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镈鸡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及注释译文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

  • 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两汉:佚名所属类型:古诗十九首,秋天,月光,写景,抒情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何,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译文及注释译文明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夜空,东边

  • 上林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林赋

    上林赋两汉:司马相如所属类型:写景,叙事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

  • 雉子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雉子班

    雉子班两汉:佚名所属类型:乐府,写鸟,寓言,哲理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尧羊蜚从王孙行。译文及注释译文幼雉的**羽色彩斑斓,它飞到了可以觅食的稻粱之处。老雉叮嘱它要小心被人类捉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