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和赏析

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34 更新时间:2024/1/18 15:14:25

送柴侍御

唐代:王昌所属类型:送别,友情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沅水一作:流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远行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送柴侍御

更多文章

  • 旅望 / 出塞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旅望

    旅望/出塞行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抒情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译文及注释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

  • 卢溪别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卢溪别人

    卢溪别人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送别,友人,抒情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译文及注释译文你的小船停泊在武陵溪口,溪水还要伴随着你向北奔流。当你驶过荆门进入三峡的时候,切莫同孤月一样,听着猿的悲啼发愁。注释驻:停留。扁舟:小船。赏析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

  • 答武陵太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答武陵太守

    答武陵太守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抒情,答谢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在武陵做门客时受到您的提携,决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恩惠。注释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答:

  • 重别李评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重别李评事

    重别李评事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送别,友谊,抒情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译文及注释译文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注释重别:重新别。李评事:作者的友人。莫道:不要说。是长安:就要到长安。

  • 从军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组诗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译文及注释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

  • 从军行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感伤,思归,组诗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馀,飞鸟宿何处。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宿,海气生黄雾。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宿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

  •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其五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译文及注释译文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注释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

  • 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塞下曲四首

    塞下曲四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组诗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

  •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出塞二首

    出塞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抒情,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城,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及注释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

  •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荷花,女子,组诗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口,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译文及注释译文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