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七绝·贾谊原文、翻译和赏析

七绝·贾谊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91 更新时间:2024/1/18 16:28:24

七绝·贾谊

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惋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贾生的才情在当时无人能相提并论,他以极其哀伤悲痛的心情写下吊屈原的千古文章。

梁王坠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哪里用得着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

注释

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绝句是旧体诗的一种格式。整首诗两联四句。有五言、七言之分,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

贾生:指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初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为太中大夫。汉文帝想任其为公卿,因遭大臣周勃灌婴等排挤,贬为长沙靖王吴著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33岁抑郁而亡。

才调:指才气、才能。无伦:无与伦比,即无人能相提并论。

哭泣情怀:指贾谊《治安策》(又称《陈政事疏》)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情怀:犹言心境,心情。吊屈文: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渡湘江时有感于屈原忠而见疏,作《吊屈原赋》,“因以自喻”。

梁王堕马:梁王指汉文帝的小儿子梁怀王刘胜(一作刘揖)。堕马事发生于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夏六月。作者非常赞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因梁怀王刘胜堕马死去哀伤而死不值得,并深为惋惜。

何用:何必,不用。

赏析

这首诗与《七律·咏贾谊》是姊妹篇。首句写贾谊杰出的才华“世无伦”,次句猛转写贾谊遭贬,三四句写对贾谊的死不以为然,表达对贾谊因自责和哀伤而死表示了无限的痛惜之情。诗题直用人名,不曰“咏”,不曰“叹”,不曰“悼”,纯以中性形态出之,此为“藏锋”之法。情在诗中,不假诗题以张扬。

“贾生才调世无伦”开门见山,高度赞扬了贾谊杰出的才华,并下了一个“世无伦”的定位。在这里作者化用了李商隐《贾生》中的“贾生才调更无伦”成句,只改动一字,易“更”为“世”,就使境界拓宽了许多,“更”为比较说法,“世”为历史品评,议论入诗,一言九鼎,更加实在地肯定了贾谊无与伦比的才华。

“哭泣情怀吊屈文”猛转为贾谊遭贬,概写贾谊被贬至长沙任长沙王太傅时,曾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写过《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抒发了愤世伤时之情和怀才不遇之感。一句诗,追怀两个历史人物。贾谊被贬,与屈原被逐,势不同而运同。贾谊吊屈原,这叫同命相怜。故《汉书·贾谊传》亦说:“追伤之,因以自谕”。****注意到这一点,将二人并写并论,是体认到历史的不公正性和正人君子的命运多舛。

“梁王堕马寻常事”作者平静讲述梁王堕马而死不是稀奇的事情。汉文帝把贾谊召回长安,很看重他的才学及品德,任命他为梁怀王刘胜的太傅。后来梁王堕马而死,这是一次意外事故,贾谊有责,仅为护理不周。文帝不责,贾谊自责,或性格中“认真”的成分太重,或律己的“压力”太大,一遇变故,万念成灰。这是贾谊深受儒家“忠恕仁义”思想影响,实践其舍生取忠取义的愚忠信条。本来梁王坠马而死不是什么特别不得了的事情,竟然令贾谊哀伤致死。

“何用哀伤付一生”笔锋一转,又回到贾谊身上,惜贾谊宏才不用,惜贾谊因“寻常事”而死,归结为惜人才。“付一生”与“寻常事”对照鲜明而强烈,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才华绝世的贾谊因“梁王堕马”而哀伤早逝的深深惋惜之情。“才调世无伦”的贾生竟然因此哀伤而死,实在令人难以接受。结尾一句有诗意未尽之效,留给了读者许多想象的余地。同时也是作者发动“反右”的一种“自我坦白”。

全篇以议论为主,也夹杂着作者似赞似怜,亦颂亦讽,既赏爱又痛惜的复杂而含蓄的情感,作者的这种相反相成的情感是对贾谊才华与命运之反差的悲叹。贾谊的《治安策》对历史与现实作了深入透辟的分析,提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抗击匈奴等重要的举措,而文章的开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叹息者六……”既透露了贾谊忧国忧民,感时伤事的情怀,却也显示了其性格的柔弱、脆弱,这既成就了贾谊,也伤害了贾谊,是其性格的悲剧,也是其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贾谊“世无伦”的才华十分赞赏,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早亡,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委婉的批评。语言明白流畅,化用前人诗句,洒脱自如,韵味深长。

作者

所属朝代:近现代

标签: 七绝

更多文章

  • 七绝·刘蕡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七绝

    七绝·刘蕡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译文及注释译文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诸多贤能隐士,中唐时期如果用刘蕡这样的贤人,也不会走向没落。他孤立无援总是被人打击中伤,毫无畏惧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注释千载长天起大云:大云,即庆云,古

  • 蝶恋里·窈窕燕姬年十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蝶恋里

    蝶恋里·窈窕燕姬年十五近现代:王国维所属类型:赞美,写人,自然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一树亭亭里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译文及注释译文娴静的北方女子十五岁,常穿长襟的衣裙,不会故意莲步轻摇。她在人群中回眸一笑,可以让其

  • 悼丁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悼丁君

    悼丁君近现代:鲁迅所属类型:国家,写人,怀念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译文及注释译文黑夜像磐石一样压着层层高楼,吹拂柳枝的春风却引来肃杀的秋天。琴上积尘而清丽幽怨的曲调断绝了,可惜不再有女作家来光耀文坛。注释丁君:即丁玲(1904-1986),原姓蒋,名炜,字冰

  • 七绝·屈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七绝

    七绝·屈原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译文及注释译文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当时楚国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太少,只能在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注释屈子:指屈原。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临江仙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译文及注释译文西风吹过孤城,城头上的红旗,正在夕阳映照下随风飘扬。保安城里来了新人,窑洞里酒宴待客笑语缤

  •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七绝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译文及注释译文黎明时的阳光刚刚照到进行军事训练的场地,女民兵英姿飒爽手持五尺枪。中华儿女志向不凡,不爱红艳美丽的装扮,而爱**的武装。注释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

  • 六言诗·给**同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六言诗

    六言诗·给**同志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译文及注释译文吴起镇山高路远地势险峻,红军骑马纵横其间奋勇杀敌。有谁敢手持武器,纵马驰骋,在我看来只有彭大将军。注释六言诗:旧体诗的一种格式,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句数和平仄都不像律诗那

  • 七律·咏贾谊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七律

    七律·咏贾谊近现代:****所属类型:怀古,写人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译文及注释译文贾谊年少有才,豪爽洒脱,乃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最终壮志难酬真是让人觉得悲哀。胸有锦绣文章,治国策略好像统军韬略

  • 莲蓬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莲蓬人

    莲蓬人近现代:鲁迅所属类型:咏物,赞美,写人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译文及注释译文以菱叶作衣荇茎为带的莲蓬人,她如同纯洁的少女居住在仙乡。即使秋风停止了,仍然散发着清香。在秋风轻吹的时候,鹭鸶鸟早

  • 好事近·湘舟有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好事近

    好事近·湘舟有作近现代:文廷式所属类型:婉约,写景,怀古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译文及注释寻:古代以八尺为寻。幄:帷幕。九疑:九嶷山,在湖南省。相传为舜的葬地。舜祠丛竹:指湘妃竹。相传舜死后,娥皇、女英二妃哀泣,泪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