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犹豫不定,幸亏此人一段话让他下定决心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犹豫不定,幸亏此人一段话让他下定决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09 更新时间:2024/1/17 13:50:50

大唐开国元勋张公瑾的名字比较有意思,很多人都以为“公瑾”并非他的名,而是像“周公瑾”一样的字,实则不然。张公瑾生于魏州,年轻时曾在王世充手下担任长史。

长史这一职务在隋朝时期仅相当于幕僚,并不算位高权重。由于王世充势力败局已定,所以,张公瑾与当地刺史崔枢决定投靠大唐。张公瑾是个聪明人,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在转投大唐后,他立即被任命为别驾,地位等同于刺史,总算是出人头地。

公元621年,徐元朗举兵谋反。由于事发突然,徐元朗仅用数日便攻陷了楚丘,在这里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叛军,浩浩荡荡地向着虞城进发。此时的虞城由张公瑾及崔枢镇守,两人召集了两个州的世家子弟,死守虞城。

张公瑾擅长统筹规划,在他的部署下,守军顺利守住了虞城,立下大功。因为这件事,张公瑾的名声鹊起,被李世民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公瑾被邀请到秦王府中。李世民是个爱才之人,在攀谈中他认为张公瑾是个可用之才,于是,便与他进行了一番探讨。

探讨的内容,自然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张公瑾见李世民与自己直言不讳,深感受到了器重,于是,他便倾自己毕生所学,给李世民出了不少主意。事关储君之位,此次长谈的内容让两人被捆绑到同一条利益链上。

在玄武门事变前夕,李世民下定决心,打算诛杀兄长取而代之。然而,李建成在京中势力极大,李世民不敢轻举妄动。为了求心安,李世民请来不少方士,请他们为自己的行动卜卦。谁知正当道士们招摇撞骗之时,张公瑾怒不可遏地赶来,抢过道士手里的龟壳便摔在地上,并对李世民说道:“难道求助于鬼神就有用吗?难道卦象是大凶您就放过李建成了吗?”

李世民听罢,坚定了发动政变的决心。

政变爆发时,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九名李世民心腹埋伏在玄武门的外面,悍然发动政变。在政变的过程中,几人顺利地将李建成、李元吉堵在了内城,并将其诛杀。随后,太子党冯立等人闻讯而至,打算杀入玄武门干掉李世民替主子报仇。

事已至此,张公瑾已无任何顾虑,他一个人将大门锁死,把守在门内。最终,由于冯立等人未能冲入玄武门,李世民的安危得到了保障,这场政变最终以秦王一党胜利告终。靠着这份功劳,张公瑾被封为定远郡公。

贞观三年,张公瑾认为此时时机已到,应该远征东突厥。张公瑾向唐太宗谏言道:陛下,我们应讨伐东突厥,理由有六。

其一,颉利可汗是个无道暴君,杀尽了身边的忠良之士;

其二,薛延陀等部落早已叛离,东突厥独木难支;

其三,周围的部落均与颉利部有过节,所以颉利可汗无处可逃;

其四,塞北地区刚刚爆发霜冻之灾,缺乏粮草;

其五,颉利可汗将重任交托于外族,唐军一旦进攻东突厥,反复无常的胡人必将背叛颉利;

其六,早年逃到北方避祸的汉人已组建了一支武装,随时可在险要之地响应唐军,届时里应外合必可大胜。”

在张公瑾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后,李世民便任命李靖作为主帅,由张公瑾为副将远征东突厥。

凭借此功,张公瑾被封为邹国公。在其过世后,又被追谥为郯国公。据说在张公瑾的葬礼期间,李世民打算前往灵堂吊唁,可礼官却说按照《阴阳书》的说法今日不适合哭泣。李世民说道:“我与公瑾的君臣情谊,就像是父子兄弟一样,就算痛哭流涕,那也是真情流露,不需要回避忌日。”说罢,李世民动身前往张公瑾灵堂,看着昔日臣属的棺木大哭不止。

编撰《旧唐书》的刘昫对张公谨的评价颇高:“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而在文学作品《说唐全传》中,张公瑾被塑造成“贾柳楼三十九友”之一,亦参与了瓦岗聚义。而在《隋唐演义》里,张公瑾则是家住顺义村的豪强,单雄信的结义兄弟。虽虚构的形象与史不符,但其对李世民的忠心与史实如出一辙。

参考资料:

【《旧唐书》、《说唐全传》、《隋唐演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

更多文章

  • 唐朝长安城繁盛无比,是谁将其毁掉?三个无赖一个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的长安城布局特点,唐朝的长安城具有什么特点,唐朝的长安城有多大面积

    城市最怕的就是战争,而到了唐朝中后期,战乱不断,长安城也成为战场,叛军、吐蕃军队多次攻陷长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长安城毕竟规模宏大,几经修复,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四个无赖加上一个宦官,彻底摧毁了长安城。事情还得从880年说起,这一年年底黄巢率领起义军兵不血刃,占领长安城。黄巢

  • 唐朝县令举办宴会招待下属 夫人吃醋大闹现场 沦为笑话丢了乌纱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时期长安城县令,唐朝县令的故事,唐朝县令权力有多大

    当时的广东桂阳(今广东连州市)县令名叫阮嵩,此人主政一方,执政能力倒也马马虎虎,没有什么大功也无大过,执政能力考核方面倒也在及格线上。但阮嵩却有着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那便是家中有只醋意极浓的母老虎阎氏,时不时的就会河东狮吼,而且根本不顾及场合,说摔碗就摔碗,毫不给阮嵩一点面子。尤其见不得阮嵩与任

  • 从西晋灭亡到隋朝统一,中间这持续数百年的动荡是否有统一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晋和隋朝相隔多少年,西晋隋朝演变,西晋和隋朝哪个强

    无论是苻坚的前秦还是刘裕北伐,都发生在南北朝形成之前。因为一旦南北实力相近对峙局面形成之后,就很难改变。可能对于苻坚和刘裕来说,历史都给了他们成为统一帝王的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他们都没有把握住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最终功亏一篑。刘裕好歹建基称帝独霸一方,而苻坚就惨了身死国灭。下面我们来做下详细梳

  • 你认为赵匡胤有资格和横扫北戎威加海内的“天可汗”李世民比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不配和李世民齐名,李世民和赵匡胤共同特点,赵匡胤vs李世民

    其实唐宋是紧挨着的两个王朝,不过中间穿插了7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客观上说唐朝依然是在经过农民起义打击后亡于藩镇(其实后梁太祖朱温也是黄巢起义军中的一员)。而宋朝是亡于外敌。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的局面和开拓的文治武功。建国基础以及称帝过程首先我们看唐朝创建者李渊的庙号唐高祖

  •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古代王朝难破300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如果是按照广义上的封建时期来算,超过300年的王朝不是没有,夏商周这些政权都有着500年的历程。再例如宋朝,虽然中间因为战乱分为了北宋(960~1127)与南宋(1127~1279),但两朝加起来也有将近320年历史。不过放诸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超过300年的政权的确罕见,这里,笔者就与大家

  •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军事能力很强吗,唐朝正规军事实力,唐朝军事实力全面排名

    从这些来讲的话,确实是能够看得出当时明朝和宋朝的实力有多么出色,不过说到朝代的军事力量,也有人会想到唐朝,众所周知,唐朝是太平盛世,万国来朝,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国富民强民风淳朴,并且唐朝还拥有许多大将名臣。唐朝的军事力量则是一大重点,并且更是抵御了不少外族,得到很多人的尊敬。不过有一点值

  •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从这件小事可窥出一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晚年什么病,唐太宗晚年的真实生活,唐太宗晚年的骄奢与反省

    公元643年,即贞观十七年,按照李世民的寿命(649年去世),这一年,李世民同志已经妥妥的进入晚年了。这一年,李世民做了什么事情呢?话说这一年的某日,李世民闲来无事在宫中闲逛,不知怎的就跑到了房玄龄的办公室。老李看到房玄龄正在编修国史,就提出要察看的请求。须知,在古代,史官有权拒绝皇帝察看所载内容。

  • 他为父报仇,将仇人挫骨扬灰,隋文帝深受感动:赦其无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挖掘陈霸先陵墓的这位将领名叫王颁,字景彦,出身士族名门太原王氏。王颁盗墓不为钱财,只为报仇!原来王颁的父亲是梁朝名将王僧辩。梁朝初年,王僧辩跟随父亲投奔南方,成为梁朝的官员。王僧辩一直在湘东王萧绎的手下。侯景之乱爆发后,王僧辩作为主要将领,平定了这场叛乱。萧绎称帝后,王僧辩奉命镇守建康,而他的次子王

  • 唐朝最怕老婆的两个人:一个是九五之尊,一个是当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裴谈除了跟对了主子以外,倒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他曾在武则天夺取天下时,帮武则天巩固政权,在先后诛杀了来俊臣、索元礼等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俊臣既死,推者获功,胡元礼超迁,裴谈显授,中外称庆,朝廷载安。”可见裴谈在铲除“酷吏政治”中功不可没,并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称赞。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上

  • 武则天的乾陵装了什么机关,为什么说盗墓贼进去后都没人出得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的乾陵三次被盗情况,武则天乾陵挖开了吗,武则天为什么不敢挖乾陵

    武则天驾崩后与唐高宗合葬一墓,即为今天的乾陵。该陵墓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北边的梁山之上,离海拔高约千米,面积约几十公里,据说埋在下面的乾陵布局精巧,空间庞大,陪葬品数之不尽,地宫壁画均是一些带着唐朝浓郁风格的人景物、礼仪、盛典场面等等,而且非常的有考究价值。然而如此庞大的皇家陵墓,在防盗设计方面自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