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国相

国相

  • 冯国相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14 5:01:10阅读:2691

    冯国相(?~1718),汉军正白旗人,三等轻车都尉冯有功之子,官至都统。乾隆元年(1736),追谥“桓僖”。本名:冯国相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军正白旗逝世日期:1718年主要成就:官至都统顺治十八年(1661)袭职。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据湖南,冯国相随顺承郡王勒尔锦往征,贼将陶继智、

  •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23:05:57阅读:1833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 西汉景帝时的鲁国国相田叔将下属谋略发货到极致,让他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4 9:31:07阅读:2179

    西汉景帝时,鲁国有100多个百姓状告鲁王夺取了他们的财物。鲁国国相田叔把20个带头告状的人打了20鞭子,其余人则各杖责20。他这么做,不是典型的助纣为虐吗?汉景帝的同母弟弟梁孝王派人刺杀曾经的国相袁盎。汉景帝召见田叔,让他去调查梁王。田叔查完以后,掌握了全部案情,把所有案卷、证词都烧掉,空手去向景帝

  • 柱国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柱国是几品官,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1:39:32阅读:1892

    读两晋南北朝的史书,经常会遇到“府兵”“柱国”这两个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词影响了中国数百年历史,从南北朝西魏开始直到唐代。魏晋时期有过许多政治贵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到了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庾桓谢这些贵姓也已经不复当年,正

  • 苏秦是怎样佩六国相印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7:53:33阅读:505

    苏秦师从鬼谷子,是中国战国时代出名的纵横家。从前正在齐国供教,正在鬼谷子门放学习多年,以后游历列国,但无所成绩,反而降魄穷困。他乡的人嘲笑苏秦,因而苏秦便把本人闭正在房间里,全日教习《阳符》,研讨出了开纵连横之术。果为他是西周子平易近,果此他教成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尽忠我王周隐王。周隐王身旁有不少人均传

  • 解密:战国牛人苏秦靠什么取得了六国的相印?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0 5:20:24阅读:458

    苏秦,战国初期周王室属地洛阳人,师从世外高人“鬼谷子”,其同门师兄弟中较为出名的,有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卓越的外交家张仪等人。后来此四人出山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国的时局。苏秦下山之后,其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挫折。然而,困难面前,苏秦又是靠什么最终赢得了六国国君的信任,成为

  • 五国联合攻秦跟军事家公孙衍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时间:2024/3/4 0:10:19阅读:1813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厉害的军事家,他和张仪是政治对手。公孙衍曾经历仕过秦国和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是诸国合纵一起抗击秦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因为秦国的咄咄逼人,采用强劲的东进政策,所以让东方的各国生畏,准备要五国攻秦,于是纷纷

  • 管仲作为一代名相,用了哪些方法成就了齐国霸业?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7 13:33:57阅读:4679

    众所周知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那么管仲作为一代名相,用了哪些方法成就了齐国霸业?富民强国安邦之策,奠定齐恒公春秋霸业坚实基础一次,齐恒公召见管仲,向他坦率地表示了霸业宏愿,并希望管仲为之出力。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

  • 虎门之战,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关天培,如何抵御英军,壮烈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4:27:17阅读:1403

    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人数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

  • 民国是否与秦、隋朝一样,在短命的同时也开启了盛世?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6 12:33:35阅读:1262

    其实民国和秦、隋两朝相比最相像的只有两点:第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第二存在的时间较短。秦朝孕育了四百年的汉王朝;隋朝虽短,但是响彻世界的大唐随后启动;而新生伟大的共和国,正在朝着伟大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其他方面,民国要和秦、隋两朝根本没法比。秦隋都是结束长期分裂统一天下,如同透支一般开

  • 蔺相如使赵国胜了两场,为什么说他的做法其实对赵国有害无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22:50:36阅读:4511

    蔺相如知道后,为了避免将相失和,给国家带来动荡,因此每次路上见到廉颇,都绕道走。这件事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冰释前嫌,演绎了一出将相团结的千古佳话。[var1](廉颇剧照)不过,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廉颇所说的话究竟对不对?蔺相如真的帮助赵国战胜了秦国吗?蔺相如对赵国所做的历史贡献,真的很

  • 吕不韦为何是相邦而非丞相,相邦与丞相有何区别,原来是不同官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58:06阅读:2327

    《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后来“相”逐渐演变为百官之长,最早是在韩、赵、魏等三晋诸侯使用,然后相这官职在中原诸侯国开始普遍使用,而且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首,比如说《荀子》就有关于相的记载:《荀子王霸》: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事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

  •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傻傻分不清?前者在西晋之后,后者在唐末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23:49:16阅读:4439

    没办法,咱们中国人才太多了,谁都想当主角,可男一号,永远只能有一个。我们可以简单捋一捋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一、五胡十六国,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产物。三国时期,司马懿在魏明帝曹叡快完犊子的时候,带兵灭了辽东公孙渊,顺便将当地15岁以上的男子都给宰了。可司马懿走得太匆忙,忘了在当地驻军,导致辽东地区无人看

  • 张仪怎样助秦国一臂之力,破坏六国合纵,连横于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3:06:22阅读:2423

    《张仪》: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张仪连横是指公元前318年,秦国的著名谋臣张仪使用欺骗的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到了齐国,燕国等国家,说服其他诸侯王采取连横的政策与秦国建立友好的关系,破坏了六国的合作联盟,为之后秦国覆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var1]合纵

  • 燕国与秦国政策相似,为何结果却大不相同?鄙视齐赵,依附魏楚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0 15:22:53阅读:1232

    我们都知道秦国是战国时代最大的胜利者,是战国末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诸侯大国,对于这个国家来讲,它在每一个历史时间段所奉行的政策都是不同的,同时也都是最为适合国内国情发展的。战国初期的时候进行了商鞅变法,之后它又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实行连横政策,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又任用范雎拓宽了连横政策,延伸出了远交近

  • “六国封相”的风云人物苏秦遭遇过的腻味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3/8 15:55:07阅读:195

    [var1]苏秦出身贫寒,曾拜著名的“鬼谷子”为师。他和巧舌日簧的张仪同出一门。常言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青年时代,尚未发迹的苏秦很不招人待见。《苏秦列传》说他“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家里的亲人,包括哥哥嫂子都暗地里笑话他,动不动就冷嘲热讽:“兄弟,你也算出去混的,折腾了半天,啥也没弄来,

  • 春秋和战国是有着本质不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5:39:27阅读:3427

    战争在春秋是荣耀的事、是君子的事,可谓有血性无血腥。所以春秋的霸业,往往是一场盟约得来。而战国,一场战争打几个月,死几万人,稀松平常。并且,战国充满了尔虞我诈,可谓人心不古。战国时的周天子徒有其名,而战国七雄,则都是领土国家,全部自立为王。但大家都称王,就等于没有王,于是各国频繁发动战争,最后打出的

  • 此人门下尽是高徒:一人佩六国相印 一人两为秦相 一人为日本之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5:04:45阅读:1924

    [var1]评价一位老师是否称职、成功,主要看的是他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之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仲尼(孔子),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老师,他是中国史上民办学校的创始者,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 此人是鬼谷子的弟子,一人身兼六国相印,临死前主动要求将其车裂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18:42:34阅读:2202

    在战国纵横家中,又以苏、张、公孙三人为典范,这三人中又数苏秦的官衔最高。[var1]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感叹道:“

  • 秦惠文时期大秦狡猾的相国张仪,楚国吃苦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9 0:29:27阅读:3372

    [var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要知道刚开始张仪并不是想要去秦国发展,据说因为一件事他去了秦国,他和苏秦一起学习,后来苏秦在找过得到重用他就想去赵国发展。于是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