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欧楷

欧楷

  • 欧阳询楷书首次问世,曾被人抢走,专家:这字将改变书法史!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4:35:56阅读:4716

    当代书法界有一个“刘”姓书法家曾说:当代书法已经超越了古人。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认为此人真是大言不惭,今人怎么可能超越古人呢!其实今人书法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古人,比如书法展览次数之多,比如书法从业人数之多,比如书协成员制度,比如书法的尺幅之巨,比如书法创新者人数之众等等……这些方面都是超越古人的方面

  • 欧阳询81岁的楷书,这才是书法正宗,练“田楷”的真该好好学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1:46:16阅读:2896

    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最为关键的不是天分,天分不高,方法正确,也能够取得不俗的成就,也不是努力,努力的方向不对,数十年的光阴就白白浪费了。其实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乃是认知,是对于书法的审美认知,这是学习书法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但现实生活中却是许多人因为没有建立正统书法的认知,而走进了“美术字”或者“印刷体

  • 他花500元买走10大车唐宋真迹,包括欧阳询纸本楷书,现珍藏在法国图书馆,这才是纯正欧楷!

    历史解密时间:2024/3/6 9:40:04阅读:2757

    清代书法家黄自元、林则徐,还有现代众人心中的书法宗师田蕴章、田英章,他们的书法都是源自欧楷。其书法境界,面貌也各有不同;这些“五花八门”的学习成果跟一代“楷圣”欧阳询没有纸本真迹传世有很大的关系。人们所熟知的欧阳询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等等都是碑刻,这些刻石虽然精良,人们却无法通过它们

  • 欧阳询这件唐楷之冠,将险绝进行到底,看了这件作品,再看不上“田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0:22:22阅读:1561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实学书法也是如此,看惯了真正高深的作品,那些僵硬死板之作,就再难入眼了。欧阳询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将楷书的险峻、峭拔、瘦硬发挥到了极致。后来的林则徐、姚孟起、包括“二田”都是以学欧楷成家的。他们的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离纯正的欧楷都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其中

  • 陕西出土欧阳询所书墓志,尽显欧楷原貌,比《九成宫》还早21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8:08:40阅读:4592

    “初唐四家”之一的欧阳询,创造了“楷书四大字体”的“欧体”,他的字代表了唐楷的严谨大方,所以一直以来,就有不少人学习“欧楷”。唐代学欧的人有不少,很多抄经生、刻工都是学欧起家的,当我们出土唐代墓志碑刻时,会发现有很多充满了欧阳询笔意。有欧阳询的风格并不代表是由他亲自书丹,甄别出其中那些的确出自他手的

  • 一个无名小卒,把欧阳询楷书写出了新境界,真是“高手在民间”!

    历史解密时间:2024/4/22 2:35:28阅读:761

    欧阳询的“欧楷”自诞生以来,学得人就很多,尤其是在清代,“无欧不点元”成了一种文化风气。凡是科举取士的学子和翰林文人,基本都会写欧体。清代学欧知名者如黄自元、林则徐,他们的作品被不少人临摹学习。不过,要说谁学欧精妙程度排第一,当属一位“无名小卒”,此人就是姚孟起。姚孟起此人注定要与他的“欧体字”捆绑

  • 200年前的一部欧楷,写得比欧阳询还好,非田楷所能比!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0:04:13阅读:1533

    楷书从隶书演变而来,肇始于汉末,东晋时楷书逐渐成熟,其时有钟繇、卫夫人等楷书名家。楷书以提按停顿代替了隶书的摆动笔法和圆转使笔,将隶书连续均匀的书写过程转变成了以单一笔画为单位的,起笔、收笔、弯折处动作集中,有明显的延缓甚至留驻、停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楷书中的“顿笔”,这也成为了楷书书法的一大特色。

  • 欧阳询暮年写的楷书,此作从未出版过,位列千古“欧楷”之榜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0:31:54阅读:4650

    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当代学习“欧楷”的群体极多,但其中有许多人是受到了“二田”书法的影响,两位田先生对于当代毛笔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品。但学习欧楷要想深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还需要深入欧阳询才行,

  • 虞世南也会写“欧楷”,不愧是智永的亲传弟子,这字刚柔相济,如得道仙人,不沾染分毫凡尘!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9:07:51阅读:3814

    虞世南与欧阳询,两人同为唐楷的奠基人,书风截然不同。虞世南是温润典雅,君子藏器的风格;而欧阳询是斩钉截铁,险峻峭拔;他们两人的书法一刚一柔,看似是两个极端。按照我们的传统书学理论,刚柔相济总是要好些。事实证明,刚柔相济,他们并非做不到,真正的大师都是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向笔致圆融,书风冲和

  • 欧楷书风《唐邓通夫人任氏墓志铭》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5:07:44阅读:108

    《唐邓通夫人任氏墓志》,全称“周故襄威将军邓通夫人任氏墓志”。该志石于唐贞观14年(公元640)年正月书,欧楷书风。该墓志石高53厘米,宽52厘米,文20行,行20字,全石共计390字。上世纪90年代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出土,现存于长安博物馆。此次依宝玥斋藏原石整纸拓原大印制,全寸:750x69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