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询81岁的楷书,这才是书法正宗,练“田楷”的真该好好学学!

欧阳询81岁的楷书,这才是书法正宗,练“田楷”的真该好好学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网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4/1/26 1:46:16

  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最为关键的不是天分,天分不高,方法正确,也能够取得不俗的成就,也不是努力,努力的方向不对,数十年的光阴就白白浪费了。

其实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乃是认知,是对于书法的审美认知,这是学习书法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但现实生活中却是许多人因为没有建立正统书法的认知,而走进了“美术字”或者“印刷体”或者“江湖体”的弯路当中去了,并且很多人还不自知。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认知水平越低的人,往往越是固执,并且盲目自信。在书法领域许多人甚至认为“美术字”一类的书风已经超越了古人,甚至“田楷”已然超越了“欧楷”,这便是走进了书法的审美弯路而不自知,不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理论和用笔技巧,盲目崇拜当中某些书家,才往往会导致这种审美的偏狭。

学习书法一定要建立足够的书论基础,没有书法理论的基础,那么其审美也往往会建立在底层审美上面,无法上升到书法的更高级审美的阶段。

而“田楷”的书法风格正是满足了最底层的审美,而这种审美是规范字层面的,而不是书法层面,这才是为什么在学习传统书法的人眼中,“田楷”仅仅属于笔字,而不属于书法的原因。

在用笔上“田楷”极为单一,这才是学习者千人千面的原因,更高级的书法作品,学习者产生的面目是千人千面的,就像后人学习欧楷,不同的人学同一本帖,最终形成的面目也并不相同。

所以若要学习欧楷,今人的书法尽量不要碰,这不仅会让你产生不良的用笔习气,还会让你的审美受到极大的影响。

学习欧阳询的楷书要注意欧阳询楷书每一种帖的不同特点,比如他早年的《皇甫诞君碑》线条较为细瘦,学习者要避免寒俭之弊,而他中晚年时期的《化度寺碑》有着“欧楷第一”之说,但此碑剥蚀过于严重,不利于初学。而他久负盛名的《九成宫碑》因为被后人剜刻较为严重,其点画已然失去了原作的味道,对于眼界不够的人,也并不适合学习。

欧阳询八十一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件生平字数最大的欧楷,此卷这后世有着极强的赞誉,世懋评价此卷道:

恭公碑与九成、化度二碑,俱称欧书第一。然今世临池家率多效虞恭公碑,法以此书,方劲有格,效学者多从此入。”

从气息和技法上而言,此卷乃是真正的晋唐正脉,因为字形较大,笔法严整,更利于初学和深入,学习“田楷”的朋友,如果想深入到古人正统书法的世界,从此碑入手,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如今,这件欧阳询的《虞恭公碑》存世最好的版本乃是故宫的“陈镛藏本”,我们将此秘藏的版本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原,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

标签: 欧阳询楷书书法田楷虞恭公碑欧楷

更多文章

  • 他花500元买走10大车唐宋真迹,包括欧阳询纸本楷书,现珍藏在法国图书馆,这才是纯正欧楷!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书法,欧楷,楷书,赵孟頫,真迹,唐宋真迹,欧阳,艺术家,书法家,书法作品

    清代书法家黄自元、林则徐,还有现代众人心中的书法宗师田蕴章、田英章,他们的书法都是源自欧楷。其书法境界,面貌也各有不同;这些“五花八门”的学习成果跟一代“楷圣”欧阳询没有纸本真迹传世有很大的关系。人们所熟知的欧阳询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等等都是碑刻,这些刻石虽然精良,人们却无法通过它们

  • 欧阳询这件唐楷之冠,将险绝进行到底,看了这件作品,再看不上“田楷”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楷,楷书,唐楷,田楷,欧阳询,书法家,皇甫诞碑,皇甫君碑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实学书法也是如此,看惯了真正高深的作品,那些僵硬死板之作,就再难入眼了。欧阳询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将楷书的险峻、峭拔、瘦硬发挥到了极致。后来的林则徐、姚孟起、包括“二田”都是以学欧楷成家的。他们的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离纯正的欧楷都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其中

  • 他实力不输欧阳询,却落选“楷书四大家”,遗落民间一件小楷,字字都是“二王”真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法作品,欧阳询,楷书,小楷,褚遂良,书法家,王羲之,虞世南

    在魏晋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力图复兴古法,即便是在书法发展的另一座高峰唐朝也是如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像南朝的智永禅师、虞世南这样得“二王”正统真传的书法家,地位自然是无限尊崇的。在李世民的推崇下,唐代掀起了学王热潮,在高手林立的时代,最得“二王”真传,书法最能直入魏晋之人,要数李世民的侍书褚遂良,没有

  • 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及其作品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欧阳询,楷书,王羲之,隶书,虞世南,书法

    中国的书法可谓是博大精深,单从其种类来看,就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但跟我们生活最贴近,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还是当推楷书。毕竟上学读书期间,我们就会统一学习“正楷字”。外国人口中的中国“方块字”,其实也就是指的正楷字。因为楷体本身就讲究中正工整,最有规矩和结构,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和大气。回顾

  • 欧阳询楷书《九歌》,笔法精严,丰秀雅逸!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欧阳询,九歌,楷书,小楷

    欧阳询碑刻楷书《九歌》整体布局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笔法精严不仅可以用来毛笔临帖也不失为钢笔字字帖堪称小楷极致高清大图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欧阳询《投老帖》两种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欧阳询,投老帖,书法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 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 精。

  • 高清经典 | 欧阳询《张翰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张翰帖,欧阳询,欧体,书法家欧阳询,书法

    欧阳询《张翰帖》纸本 册页 墨书 25.1x31.7cm故宫博物院藏《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释文:“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后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疑缺

  • 唐代公认的“楷书之冠”,竟不是欧阳询、柳公权,而是江西这个无名小辈,连赵孟頫都敬佩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小楷,书法家,楷书之冠,江西省,唐朝,唐代,柳公权,赵孟頫

    楷书四大家当中,有三位都是出自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他们三位至少都是出自寻常人眼中的高门大户。以他们为代表的“士人书法阶层”,在书坛中享有盛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代公认的楷书之冠,却不是他们,而是一个江西的“无名小辈”,此人真正做到了“孤篇压全唐”。这个人就是钟绍京,他写下的被称为唐楷之冠

  • 他的草书,让欧阳询卧碑膜拜!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欧阳询,章草,草书,书法,月仪帖,出师颂,隶书,艺术家,书法家,书法作品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天骑马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于是策马而过。但跑了一段路,觉得不对,索靖既然是一代书法名人,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于是策马而回,伫立在碑前,反复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

  • 他写下一本官方字帖,风头直接盖过欧阳询,这才是真的“标准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楷书,毛笔,欧阳询,赵孟頫,沈尹默,书法家,硬笔书法,书法作品

    我们现在都习惯写硬笔字,毛笔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书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更多地变成了一项艺术,而不是技艺。可是在300年前,它是非常辉煌的,是天下读书人的必备技能。清代时,伴随着科举考试的蓬勃发展,对书法日常实用性的需求达到了顶峰。为了满足应试的需求,楷书字帖也开始广泛流行,当时最受欢迎的楷书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