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中州

中州

  • 唐代中州物产资源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19:53:16阅读:3640

    关于唐代各地的土特产情况,《新唐书·地理志》、《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等书有记载。其物产资源主要有:1.编织品汝州临汝郡土贡:絁。虢州弘农郡土贡:絁。滑州灵昌郡土贡:方文绫、纱、绢。郑州荥阳郡土贡:绢。颍州汝阴郡土贡:絁、绵。许州颍川郡土贡:绢、藨席。陈州淮阳郡土贡:绢。蔡州汝南郡

  • 唐代中州民众信仰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20:13:14阅读:4807

    1.佛教:唐代中州是佛教圣地。李世民曾得到嵩岳寺僧的救助,故对嵩山佛寺给予丰厚的赏赐,并造石像刻字记载此事。《全唐文补编》卷一“大海寺造像记”载:郑州刺史男李世民,遏染时患,比闻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有验,故就寺礼拜。其患乃除。便于此寺愿造弥勒像一铺,其像乃□丹青之妙饬,穷巧伎

  • 唐代封建宗族与中州乡村社会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2:00:27阅读:4829

    古代中国,乡村是国家肌体的神经末梢。虽然广大的乡村是封建帝国统治的基础,但帝国并没有对乡村实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乡村仍处于一个较为松散的状态,所以,村民不能不依靠一个基层的某种力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存需求,村民需要某种力量来维持生存的愿望便与封建的宗族(或大族)势力相巧合。封建国家为延续其在乡村的统治,

  •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保障 一、乡村养老制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9:54:12阅读:2714

    “社会保障”译自英文socialsecurity,又译为“社会安全”,它是现代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对因年老、疾病、贫困、失业、灾害等而陷入生活困难的一部分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没有这样的一种制度,对社会成员种

  • 唐代中州交通运输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15:27:40阅读:2969

    唐代中州地区水陆交通皆为发达,各州、县之间均有道路相通,以洛阳为中心,形成巨大的交通网,其中洛阳至开封线构成交通网的主轴,再由开封分出两条重要的道路:向东南是开封至泗州线,向东北是开封至登州线;洛阳至滑州、怀州、邓州、唐州、光州等线也是这个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谈水路交通。唐代中州水路交通首数运河

  •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保障 二、乡村医疗卫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0:34:06阅读:3153

    1.地方政府医疗机构与医学教育唐代地方上设有医疗机构。各州县设立医药博士、助教、学生,负责乡民的疾病治疗。《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各州府设“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唐代地方州县医疗机构的设置是在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唐会要》卷82《医术》载:“贞观三

  •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保障 三、自然灾害的救助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8:53:49阅读:2016

    1.政府赈恤唐代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为有效地开展灾害救助工作,政府建立了自然灾害上报制度。《唐律疏议》卷第13《户婚》“不言及妄言部内旱涝霜虫”:“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唐玄宗注重了解民情,开元二十二年夏,&ld

  • 唐代中州行政地理概述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20:54:29阅读:1336

    唐代中州包括河南道的大部分、河北道的一小部分、山南道的一小部分、淮南道的一小部分。总括起来有:洛阳(河南府):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置洛州总管府,其年十一月,罢总管府,置陕东道大行台。九年,罢行台,置洛州都督府,并于河南府暂置尚书省(权于府置尚书省)。贞观十八年,废都督府。神龙元年,改神都为东都。先

  • 唐代中州乡村借贷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5:59:49阅读:732

    1.政府放贷(1)公廨本钱。官府出举的有公廨本钱。唐代国家规定州县置公廨钱,贷给百姓,收息取利。《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六年正月,“长安、万年两县,各与本钱一千贯,收利供驿”。三月,“河南、洛阳亦借本钱一千贯,收利充人吏课役”。(2

  • 唐代中州乡村工商业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4:21:10阅读:2892

    1.唐代中州乡村工商业繁荣的条件唐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的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日渐发展起来。国家户籍制度的变化为乡村居民经营手工业和商业提供了便利。唐代国家户籍制度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唐初,国家继续推行北朝、隋唐以来的均田制度,为保证赋役的征收,国家严禁均田农民离开土地。如《唐律疏仪》卷28

  • 唐代官吏与中州乡村社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8:44:41阅读:1344

    1.唐代基层组织与运作基层组织古已有之。汉代的乡官等级是县令之下即乡吏,乡吏之下即亭长,亭长之下即里正,里正之下为父老、伍人。如《汉书·尹赏传》:“乃户部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汉代的乡官还有三老、孝悌、力田三职,专司教

  • 尹志平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尹志平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1:29:04阅读:535

    [摘要]:尹志平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尹志平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尹志平的师兄是谁?尹志平的师兄是赵志敬。赵志敬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人物,是全真教门人,玉阳子王处一的大弟子,杨过上终南山时的师父。赵志敬是全真教第三代“志”字辈弟子。郭靖和尹志平什么关系-133****5969的回答尹志平是丘处机的弟子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7,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5:21:45阅读:4174

    前言今天欣赏《论诗三十首》第七首: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这首诗不再评价具体某一个诗人,而是评论了一首民歌。一、《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一般认为原唱是鲜卑语,后来被译成了汉语。原唱

  • 山西历史名人 一百二十一 元好问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7:33:06阅读:861

    元好问(1190年8月—1257年10月 ),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国末年至元朝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网络图片,侵权联删元好问是北魏皇室后裔,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时,移居忻州,遂为忻州人。明昌元年(1190年

  • 诗词原创:学元好问写七律十首|一水从春含梦去,数峰略黛浥愁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8:04:32阅读:1504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108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当年练笔的文字较为稚嫩,姑且一读,姑且一笑。但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就当读书练笔不缀。虽为步韵古人练笔习作,但亦颇多自身中年感怀。注:此组七律每首用典故较多。如果

  • 元好问的一首小诗,仅用20个字,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幽景

    历史解密时间:2024/3/31 18:10:54阅读:2511

    元好问,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