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7,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7,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4174 更新时间:2024/1/22 15:21:45

前言

今天欣赏《论诗三十首》第七首: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首诗不再评价具体某一个诗人,而是评论了一首民歌。

一、《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一般认为原唱是鲜卑语,后来被译成了汉语。原唱我们是不清楚了,但是翻译为汉语的这首诗朗朗上口,也符合汉诗的押韵。下[xiǎ]、野[yǎ],属于【马】韵,第一句不押韵,二、三句押上声韵。

下半段换平声韵,苍、茫、羊,押【阳】韵,句句押韵略有急促,但是两个三字句后,跟了一个七言句,所以舒缓了一些。

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六《解题》:

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

郭茂倩说这首诗歌,原先是齐言诗(每句字数一样),翻译为北齐的语言(即汉语)后,变成了长短句。

《乐府广题》说这首歌,是北齐大将斛律金所唱:

北齐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 《乐府广题》

至于斛律金是作者,还是歌者,历来众说纷纭。

二、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元好问评价这首歌慷慨激昂,但是从此绝迹,后代人再写写不出来。原因就是《敕勒歌》天然而成。

这个天然是什么意思呢?

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解释说:

“金(斛律金 )不知书,同于刘、项,能发自然之妙如此,当时徐、庾辈不能也” 。

刘、项,唐代章碣《焚书坑》:刘项原来不读书。王灼说斛律金是个粗人,不懂诗书,所以唱出来的歌纯粹自然,这是南朝大诗人( 南朝梁徐摛 、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们,所无法企及的。

明代胡应麟也解释说:

齐梁后,七言无复古意。独斛律金《敕勒歌》,大有汉、魏风骨。金武人,目不知书,此歌成于信口,咸谓宿根。不知此歌之妙,正在不能文者,以无意发之,所以浑朴莽苍,暗合前古。推之两汉,乐府歌谣,采自闾巷,大率皆然。使当时文士为之,便欲雕绩满眼,况后世操觚者!《诗薮·内编》

因为这首诗是文化程度很低的人所唱,所以发自于心,天然而成。反而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写不出来的一种境界。

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天然的很多,但是如《敕勒歌》这种有汉、魏风骨的作品,就绝无仅有了。

所以,元好问叹息道:慷慨歌谣绝不传。

三、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敕勒川在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北魏时期,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中州指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因为位居九州正中,故称为中州,泛指中原地区。这里也正是当年金国统治的地区。元好问编定的金朝诗歌总集就叫做《中州集》。

元好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中原地区慷慨豪迈的风格气魄,也传给了阴山敕勒川一带下少数民族的作品。

表示《敕勒歌》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符合,也表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

结束语

这首诗和前几篇一样,仍旧没有远离第一首“汉谣魏什"的所谓“正体”概念。

第二首说,曹刘坐啸虎生风,第三首批评温李新声,第四首评价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第六首说“心画心声”,

元好问评价《敕勒歌》天然,这是民歌的特点,又说其慷慨,有“中州英雄气”。这是正体诗所具有的特点,真实自然,且能体现理想抱负下的豪迈高情。

@老街味道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6,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更多文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陶渊明,李白,谢灵运,白居易

    前言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欣赏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这首诗和前面三首不同之处,在于只介绍了而一位诗人。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一、南窗白日羲皇上先从第三句的典故说起。《晋书·陶潜传》中介绍写

  • 问世间情为何物?来忻州古城邂逅元好问,解锁真爱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网标签:山西,遗山,诗人,元朝,元好问,古典乐,壬辰杂编,忻州古城,历史学家

    诗人元好问邂逅殉情的大雁,留下千年一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成为人间爱情至死不渝的象征。今天一篇文章带你在忻州古城,寻找元好问踪迹。一代文宗 · 元好问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 秀容 (今忻州忻府区韩岩村)人,金代代表作家,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有“金元文宗”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费览观,潘岳,苏轼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九首: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这一首的顺序有点奇怪,第8首刚提到唐朝陈子昂,第9首又回到南北朝。一、斗靡夸多费览观,斗靡,是指修饰华丽。夸多,就是篇幅很多,用大量辞藻去修饰。冗,繁杂、多余、平庸,我们可以发现,南北朝的诗作,

  • 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岸卡卡标签:元好问,耶律楚材,诗人,女真族,诗词,金史

    唐以后,北方就与南方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先是被契丹族统治,然后是女真族,紧接着,蒙古族又兴起在北方,不可一世。北方的汉人长期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战乱中,自己的文化随时都有消亡的危险。但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汉文化却以一种特别坚韧的方式顽强地绵延了下去。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他并不是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8,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孟郊,韩愈,东野,孤愤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的第十八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这首诗主要说了两个人物,孟郊、韩愈,这是韩孟诗派的两位代表诗人,但是二人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却不同,因此被元好问褒贬。一、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诗囚,原本有两个,出自元好问《放言》:韩非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久客湖山次第春,落花迢递白头新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七律,诗词,杜甫,题诗,遗山,元好问,步韵元

    元好问,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元德明子。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言论遗事,为元人修《金史》所取资。所辑《中州集》,录金二百四十九人诗词,各附小传以存史。为文备众体,诗尤奇崛,且以身处金元之际,特多兴亡之感。为一代宗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2,曹刘坐啸虎生风,曹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琨,曹植,曹操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的第二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这里提到了三个人物,两个时期,曹魏时期,西晋时期。一、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曹刘是谁?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史书上的曹刘,经常指曹操与刘备。例如《三国志》中写道:是时曹公从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1,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凌云,刘禹锡,柳宗元,元稹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一首: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这一首对于形式拘束的和韵现象,提出了批评。一、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窘步,迈步急迫,步履艰难。相仍,相沿袭。跟随别人的脚步,亦步亦趋,至死不肯超越一步。第一句形容作诗,下笔艰难窘迫。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30,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蜉蝣,韩愈,杜甫,李白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30首,这也是最后一首: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再最后一首诗中,元好问没有再评价他人,而是评价了自己。一、撼树蜉蝣自觉狂蜉蝣,是一种小虫,其幼虫生活在水中1-6年,成虫有四翅,生存期极短,只有几个小时至一周左右。诗经中《曹风·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3,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苏轼,俳谐,陆游,黄庭坚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23首: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这首诗批评的,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现象,一、曲学虚荒小说欺这几个字,如果用普通话读,仄平平平仄平平。不过这首诗是一首近体的七言绝句,其中有不少入声字:曲、学、说,所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曲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