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的一首小诗,仅用20个字,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幽景

元好问的一首小诗,仅用20个字,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幽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4/3/31 18:10:54

元好问,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代著名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是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公元1218年至1227年,元好问闲居河南登封蒿山,在这一时期写下一组《山居杂诗》。下面这一首就是其中之一。

《山居杂诗·其一》

元好问〔金朝〕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这首诗的大意是:

瘦长的竹节上挂满了藤蔓,花儿草儿密集地生长在一起。由于树高,山风吹来,摇曳多姿,青苔很滑布满溪流,水从上面流过,了无声响分外清幽。

这是一首很好的写景诗,把握住了竹子、藤蔓、花草、风、青苔、流水的特点,将山中美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瘦竹藤斜挂”,写竹与藤,以“斜挂”两字把二者连在一起,竹为藤所绕,藤依竹而生,相依为命。

竹、藤本是山中的寻景物,但用“瘦”、“斜”一装点,便情趣横生。竹“瘦”则足见其葱茏、稚嫩,姿态引人;加以“斜”藤缠绕,则韵致别饶。

“丛花草乱生”,写花草,山花幽静,丛聚山坡,并不太惹人注意,但绿草会杂,红绿相间,却映衬出鲜妍姹紫的色彩。杂乱的野草,给山花野坡却凭添了生气。

前二句中,一个“瘦”字一个“幽”字,点出所在地的荒僻与恬静。一个“斜”字一个“乱”字则突显了山野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长姿态。

“林高风有态”,写林与风,林子高处的树梢随风摇动,使无形的风有了姿态。

“林高”,树木高大茁壮,枝繁叶茂,正可以浓荫蔽日。但诗人却别出新意,描写由于风的吹动,高大林木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则情趣别见。

“苔滑水无声”,写苔与水,由於青苔很滑,水从上面流过,了无声响,份外清幽。要是细察一下,

第三句写动景,第四句写静景,以 “风有态”与“水无声”作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更显出群山的幽静。

这两句对偶自然工整,文字简洁,形象生动,传导出一种朴实淳厚的美感,使人读罢心驰而神往。

这首五言小诗,仅仅用二十个字,四句话,每句写两样景物,通过竹、藤、花、草、树、风、苔、水等,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幽景。

全诗四句是两两相对仗,十分工整!诗人把八种自然景象通过有机的连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写出山居的清幽环境,真是妙手。

更多文章

  • “一代文宗”元好问最经典的10首诗词,第一首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元好问,诗词,诗人,遗山,雁丘词

    编辑 | 橘子黄插画师 | 逆溯君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认识元好问,一定是因为这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

  • 元朝太监朴不花:作威作福的高丽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元顺帝,元朝,太监,帖木儿,高丽,皇帝

    作者:甘棠元朝不像是唐朝和宋朝,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太监,唯一一个还是高丽进贡而来的外地太监。有关这个太监的一生,和一个女人有着离不开的关联,他们就是朝代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和外国太监大总管。这是属于朴不花的人生,和奇皇后的上位史。(一)从高丽小山村走出来的奇皇后说起高丽,从古至今就是弹丸之地的小国

  • 崖战之战灭亡南宋的张弘范算汉奸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迹闲谈标签:张弘范,汉奸,秦桧,金国

    灭亡宋朝的张弘范能算汉奸吗?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啥叫汉奸。狭义的汉奸,首先得是个汉族人,然后出卖了以汉族为主的政权和国家。广义的汉奸就包括各个民族,比如今天的56个民族,国籍都是中国,如果有人出卖国家,那统一称为“汉奸”。张弘范张弘范出生在河北涿州,他出生的时候,金国都已经灭亡4年了。在当

  • 文天祥、张弘范与忽必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宋元之际的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文天祥,张弘范,忽必烈,宋元,元朝,西夏

    忽必烈真的不想杀文天祥。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十月,文天祥被押送至大都,忽必烈以上宾之礼待之。之后,忽必烈派了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来劝降文天祥,这里面有1276年临安城破之时被抓的宋恭帝;有南宋旧臣,比如同为状元出身的留梦炎;还有元朝重臣,比如平章政事阿合马,又如灭南宋的张弘范。但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

  • 史上霸气外露的一句话——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张弘范,忽必烈,元军,伯颜,元朝,镇国大将军,元世祖忽必烈,艺术家,军事制度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伟大人物往往都有至理名言,比如汉武帝刘彻“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金海陵王完颜亮“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等等,恕小编识寡,在我看来,史上最霸气的一句话属于张弘范,他是谁?先看看他说的话吧,他不仅说了而且把这句话刻在了石头上。这就话就是“元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是多么

  • 灭宋“将军”张弘范一家的命运,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国的最终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发现吴标签:上都,金国,诗人,元朝,张弘范,忽必烈,元帝国,小说家,蒙古帝国

    1279年,张弘范所率领的元军于崖山彻底击溃宋军的最后部队,宋亡,张弘范意气风发,勒石记功: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时间来到明代,由于张弘范本身是汉人,人们为了讽刺张弘范,在其勒石处前加一“宋”字,这段碑文变成“宋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一个“宋”所达到的讽刺效果非同一般。重用汉人,忽必烈的野心张

  • 张弘范:祖孙三代都是名将,5个孙子被元军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张弘范,元军,忽必烈,宋军,张世杰,大将

    1328年,元军冲入张家,把张弘范的5个孙子全部处死,孙女为奴,并抄没家产。一代名将张弘范,为元朝出生入死,血战疆场,立下赫赫战功,子孙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可悲。张弘范,元朝名将,文武双全,与父亲张柔、儿子张珪,都是文韬武略,是元朝的柱石。元朝能夺取中原,主要依靠中原汉军“世侯”,尤其是张柔家族。蒙

  • 张弘范:因指挥元军灭亡了南宋而被指为汉奸,这其中是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张弘范,金人,汉奸,张世杰,岳飞,文天祥,伯颜,军事制度,元朝,艺术家

    张弘范:问我事如何?无日不风波崖山之战,十数万大宋军民蹈海自尽,浮尸数十里,惨不忍睹,立朝三百余年的宋王朝就此划上了句号,而造成这一堪比“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是元朝镇国大将军,名为张弘范。战后的张弘范在崖山石壁上勒石而还,字为“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有人在前面加了个“宋”字,遂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 1278年张弘范奉命南下灭宋,在漳州平灭一百五十座宋军山寨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宋军,元军,汉军,大军,诗人,元朝,张弘范,文天祥

    1278年,新上任的元军征南总指挥张弘范抵达扬州后,挑选了一些将领随军听用,并抽调一千蒙古兵、四千汉军步兵、一万五千汉军水师,分成几路南下攻打残宋。十月十九日,元廷又命淮东行省打造战船,供张弘范军队使用。张弘范任命自己的弟弟张弘正为先锋官。张弘正出发前,张弘范对他说:“因为你骁勇善战才用你作先锋,而

  • 俘虏文天祥,终结南宋,元朝名将张弘范,真是人们眼中的汉奸吗?

    历史解密编辑:青橙拂户标签:元朝,金国,诗人,宋朝,文天祥,张弘范,忽必烈,张世杰

    1279年,元朝大臣纷纷上书,建议诛杀被俘后始终不愿投降的文天祥,忽必烈陷入犹豫。有一个人听说此事后,不顾重病缠身强撑着坐起来,给忽必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奏折,恳求不要杀文天祥,对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应当予以释放。这个人便是元朝初年威震天下的名将张弘范,他的奏折打动了忽必烈,文天祥逃过一死。但仅仅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