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
近代刘北茂简介-近代刘北茂(一代民族音乐大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13:28:43阅读:1174
刘北茂简介:一代民族音乐大师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刘北茂,历史上评为一代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近代历史刘北茂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刘北茂,别名:刘寿慈,国籍:刘北茂(1903-1981),别名寿慈,江苏江阴人,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
拉开苏轼和苏辙差距的,不是地位、能力,而是以下三件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3:31:06阅读:203
北宋时,苏轼苏辙为兄弟,又一起读书,同朝为官,留下了很多故事和成绩。宋仁宗赵祯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可见,当朝对他们兄弟的评价很高,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时过境迁,我们回头看苏轼苏辙,就明显感觉到,苏轼的名气和才华,盖过了苏辙。不禁想起电影《教父》中的一句台词:“花一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
苏轼与苏辙回答生命宽度的两极答案都很完美 | 作者 徐景洲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1:01:49阅读:207
苏轼与苏辙,堪称手足情深的典范,而且也可以说是最高典范。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却迥异,一急一缓,一松一紧,一密一疏,一浓一淡。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是以不同的增加生命宽度的方式来增加生命的长度。毫无疑问,苏轼是以不可一日闲过的方式增加生命宽度的楷模。因此,他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创造着,随处留下名垂千古的政绩就不说
苏辙——苏轼的守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5:06:34阅读:1300
苏辙,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才华世人皆知苏轼仙才,却很少有人记得背后默默付出的苏辙,与哥哥苏轼相比,存在感似乎有点低。想到与苏轼同时代的人,注定多少都要活在其阴影下,而越是最亲近的人,离阴影的中心也就更接近。作为父亲的苏洵应当是欣慰的,然后作为弟弟苏辙,感受或许就复杂的多。能够与哥哥同榜进士
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如今成追求女子惯用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15:46:22阅读:3476
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如今成追求女子惯用诗引言:王朝云是北宋一个非常貌美的名姬,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生存,不得已的她被家人卖到西湖的一个歌舞班子学习歌舞。王朝云很好学,也深知只有学好了才不会再次被人丢弃,于是练就了一身的琴棋歌舞。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朝云出落得越发美丽,加上超群的歌舞技
欧阳修为何3次上书,诬告寒门出身的狄青?欧阳修:为了让他善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9:58:41阅读:2878
欧阳修为何3次上书,诬告寒门出身的狄青?欧阳修:为了让他善终公元1038年,30岁狄青率领部队,悄悄绕过西夏前锋,在他们的粮草库里放了一把火。烈火熊熊燃烧,烧掉了西夏军的储备粮,也烧掉了他们的胆量。狄青大获全胜。他俘获敌军士兵500余人,还收缴2000多顶帐篷。宋仁宗欣喜若狂。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 武可镇山河, 何等人物, 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13:31:26阅读:635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多少文人英雄豪杰。南宋时期,文天祥战败被俘,但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他坚定不移;贾苦练武功,吓跑洋人,在我国拉开了“东亚病夫”的绰号。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的一句“先忧天下之忧,后享天下之乐”惊艳世人.都说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能平山河,他
“微斯人,吾谁与归。” -宋·范仲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3:22:17阅读:3160
一夜风声紧,三更雨未眠。何人暗窗里,明镜照苍颜。少有冲天意,岁长知艰难。天明出红日,倚剑白云边。
范仲淹为何不记岳阳楼|徐景洲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9 9:39:18阅读:3209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宋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到河南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诬告而被贬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上,滕子京颇有政绩,正所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旧制”
宋朝爆发饥荒,百姓苦不堪言,为何范仲淹却说:“继续上调粮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17:48:17阅读:2222
古代文武全才的名人志士有很多,例如曹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奠基人。武能平定北方,历经大小无数战役,政治上用人唯贤,实行屯田。而文学方面,爱好诗词,有文学素养,著有《孟德新书》等著作。范仲淹能文能武,为北宋的发展跟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一向爱民如子,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却在杭州灾情之时
苏州好去处,藏于闹市适合遛娃拍照赏秋,不要门票还和范仲淹有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1:15:47阅读:3438
提到范仲淹,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对他感到陌生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因是因为,他的那篇《岳阳楼记》不仅广为流传,而且还被编写进中学语文课本当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当中这样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杭州闹饥荒,范仲淹用三个令人不解的办法,解救了灾民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8:47:50阅读:3253
范仲淹,字希文,相信大家对于他都不会陌生,小的时候被一篇《岳阳楼记》所支配,长大后再读,方才领略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与伟大。范仲淹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他为官37年,曾一度官至参知政事,却因为新政失败遭到贬谪。不过官职的大小,对范仲淹来说并不重要,在他心中,百姓的福祉才是第一位的。就好比皇祐二年,杭州闹饥
范仲淹的一首“游戏之作”,写尽了人生至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3:04:22阅读:2031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说起北宋最著名的政治家莫过于范仲淹与王安石,范仲淹不仅是政治家,且文采出众,也是一位文学家,生前更是曾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人都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可见其文韬武略,俱是不凡。范仲淹身为文学家,自然也于宋词有所涉猎。其存世的词作仅有五首,但却风格不一、题材各异。譬如其著名的
范仲淹:托人办事时,记住要用这个方法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2:33:05阅读:204
范仲淹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宋代英杰,他这一生,所求盛世太平,文才修身,不求富贵私欲,不求身外财宝。在他读书时,他求学问不求饱食,求知识不求银财;在为官期间,他求贤才不求重宝,求真情不求虚名。君子之道,有所求,有所不受。范仲淹的一生,无论是为己求人,还是受人所求,都秉持自己的“文正”之道。一片赤诚求学
姜夔杜撰仲远与情人幽会,写下这首词,告知其老婆,自己却痴痴笑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3:39:51阅读:2910
情字当头,爱恨纠缠,是任何人都免不了的世俗情感。异性相吸,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都认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就算为其丧失了自己的性命,也要做一个风流鬼。没有男人是不喜欢美女的,除个别的之外。作为一名文人骚客,岂有不风流倜傥、沾花惹草之说?那样会在一群人里显得异常突兀,当同伴们都在谈
集书法家、音乐家、诗人于一身的姜夔为何4次科举都失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1 14:00:48阅读:182
偏科青年姜夔:人生真的寂寞如雪;顿悟青年陈子昂:习武救不了我自己;书法少年王羲之:相亲而已,不要太过拘束自己……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古代名人。这些流传于后世的古代名人让今人仰望,又有谁知道他们的青春时期也和现代人一样迷茫呢?这本书选
本周20篇作品上榜,姜夔《角招》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8:49:29阅读:1476
上期练字打卡的题目是宋代姜夔的《角招》,这个词牌名比较少见。角招/宋・姜夔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
宋词三百首丨202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23:09:07阅读:2224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方明老师朗诵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译文北方的鸿雁羡慕飞鸟的自由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翻飞。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甘泉桥边,跟随
姜夔:平正的楷书太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9:18:36阅读:1011
0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
唐代最有争议的一首《庐山瀑布》,白居易说:好诗,苏轼说:烂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3:50:30阅读:1762
小时候读过的诗,一辈子都忘不掉。小学时,在语文课本上,小七第一次读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此,倒背如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自李白之后,庐山瀑布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苏轼去过、范仲淹也去过。还有一位唐代诗人徐凝也去过,写下一首《庐山瀑布》,颇像李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