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词三百首丨202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词三百首丨202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224 更新时间:2024/1/22 23:09:07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方明老师朗诵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北方的鸿雁羡慕飞鸟的自由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翻飞。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我真想在甘泉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怀古,只见残败的柳枝杂乱的在风中飞舞。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用之。

丁未: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吴松:一作“吴淞”,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燕(yān)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北地也。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

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何许:何处,何时。

参差:不齐貌。

赏析

本篇为过吴松抒怀之作。南宋淳熙十四年冬天,姜夔往返于湖州与苏州两地,路过吴松(今江苏吴江市)时,写下了本词。缘何过吴松而作此词?因为姜夔最推崇的晚唐诗人陆龟蒙,生前就隐居在吴松。

上片以景寓情,燕雁随云,数峰清苦,都是词人漂泊清苦生涯的写照。“燕雁无心”,写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因为冬天正是北雁南飞的时节。此句亦暗含对陆龟蒙的思念之情,因为他有很多歌咏北雁的诗,如《归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孤雁》:“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等等。“太湖西畔随云去”意境深远,只见那些鸿雁在太湖西边随着白云飘浮。此处词人以大雁的随云远去暗喻自己独自漂泊。“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二句,意思是那几座山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意盎然,别有情致。词人拟人写山,实则以数峰之清苦衬托出自己的万千愁苦。

下片追思唐诗人陆龟蒙,发怀古幽情,抒写知音难觅的惆怅寂寞。“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两句意思是: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第四桥指的是吴江城外的甘泉桥,陆龟蒙曾隐居在此,故词人打算追随他定居在甘泉桥边。“今何许”三字,意蕴丰富,是词人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的充满哲学反思的反诘。这样的思考使得词人“凭阑怀古”,却不见龟蒙,不见故人,只看到“残柳参差舞”。此句暗含了难觅知音之意,增添了词情的苍凉与悲壮。

善于提空描写,从虚处着笔,是姜夔词的一大特点。此词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为一片,乃南宋爱国词中无价瑰宝。而身世家国皆以自然意象出之,自然意象在词中占优势,又将自然、人生、历史(尚友天随与怀古)、时代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以下为老师讲解参考书籍,各位诗友可自行选择。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姜夔:平正的楷书太俗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姜夔,楷书,真书,唐人,书谱,王羲之,行草书,民族音乐,齐特琴类,书法作品,中国音乐家

    0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

  • 南宋鬼才姜夔:一生江湖谒客,未当官却在22岁就写成传世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姜夔,辛弃疾,杜牧,扬州慢,诗词,陆游,南宋鬼才,弦乐器,拨弦乐器,宋朝,演奏家

    姜夔是鬼才,他在艺术领域像是个全能家,诗词歌赋,散文书法样样精通。姜夔从小就熟读了杜牧写扬州的诗歌,对于繁华扬州向往非常。在姜夔22岁的时候,他来到了扬州。他站在扬州城外远眺,却只看到遍野的芥草和麦子。“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这是他当时的记录。这是一座战后的荒城,根本就没有杜牧描

  • 姜夔:平正的楷书太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姜夔,楷书,真书,书谱,行草书,书法

    0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

  •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书法同样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姜夔,小楷,书法,黄庭坚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俗,清新脱俗。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

  • 本周24篇作品上榜,姜夔《疏影》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姜夔,疏影,打卡,江南,乐器,沁园春,钢笔字,古典乐,齐特琴,中国传统音乐

    上一期练字打卡的题目是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首《疏影》《疏影·苔枝缀玉》南宋词人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

  • 姜夔的《踏莎行》描绘了“淮南皓月冷千山”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姜夔,淮南,相思,离魂,踏莎行,冷千山,弦乐器,中国传统音乐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古人早已有之。近期陆陆续续学习了姜夔的几首词作,越来越觉得姜夔绝对是一个痴心之人。他二十多岁时,曾经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分手了。从此以后,姜夔便一直对这位合肥女子念念不忘,为她写下了无数首爱情和相思的词篇,这些词

  • 姜夔:22岁写下一首词,赢得故人情,抱得美人归,道尽历史沧桑

    历史解密编辑:此笺标签:姜夔,柳永,杜牧,苏轼,范成大,扬州慢,辛弃疾,民族乐器,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是25岁的柳永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科考失败后的狂放之语,也是牢骚之语。因为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后面,还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曾想,就是这句牢骚,惹怒了宋仁宗,从此奉旨填词,坐实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此后柳永把烟花巷柳寻遍,写下大量的慢词艳曲,赢得风流名,“凡

  • 南宋词人姜夔的十首诗词,其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高洁,诗词,苏轼,辛弃疾,骚雅

    他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他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他就是南宋词人姜夔[kuí]。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的

  • 姜夔最经典的一首小令,结尾两句缥缈清冷,连王国维都改口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国维,姜夔,婉约词,人间词话,踏莎行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宋词多被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在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天下,柳永、大小晏、欧阳修、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婉约派名家辈出。直到苏东坡横空出世,方才首倡豪放,到南宋词坛,家国时事的剧变促使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成为主流。虽然南宋依然有姜夔、吴文英等等婉约派名家被明清词人推崇一时,但时

  • 宋词三百首丨206姜夔《齐天乐·蟋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愁赋,机杼,私语,宋词,古典乐,民族乐器,齐天乐·蟋蟀,中国传统音乐

    齐天乐·蟋蟀【宋】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