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初入翰林院,半醉半醒赋诗三首,诗文惊艳了诗坛,传唱千古

李白初入翰林院,半醉半醒赋诗三首,诗文惊艳了诗坛,传唱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06 更新时间:2023/12/9 4:11:18

凭借声名远扬的诗作,李白的名字果然不久便吸引了求贤若渴皇帝的注意,这天正在和友人饮酒的诗仙,忽然一封诏书从天而降,请他到翰林院入职,要知道翰林院可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啊!听闻喜讯,李白志得意满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向皇宫奔去。

本以为如此便可鹏程万里大展宏图,不料现实却与想象中大相径庭。虽然唐玄宗表面上对李白十分尊敬,甚至为他亲手调制羹汤,真是极尽礼遇,温情满满,可终究只让他做了个翰林院供奉,也就是专门陪皇上写诗玩乐的文人,至于国家大事政务决策,则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报国无门的李白,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捉弄,终日借酒消愁,用麻痹自己的方式排遣心中的苦闷。和李白同时代的还有七位饮者,他们境况不一,但大多怀才不遇,有满腔不平之鸣,常相聚于长安闹市中,痛饮狂醉,潇洒高歌,旁若无人。

这一切,诗圣杜甫看在眼里,被这群人的放荡不羁的魅力深深震撼,挥笔写下《饮中八仙歌》以颂赞之,诗中对李白的描述,用简单的笔墨,将诗仙的醉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身为皇帝近臣,敢如此嗜酒如命者实在不多,因为古来饮酒误事的前车之鉴绝非寥寥,这不,唐玄宗的加急命令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送到了李白诗仙面前。原来,日理万机为国操劳的唐玄宗,今天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打算消遣放松一下,恰巧听说宫中的沉香亭刚刚引进了牡丹新品种,有四种颜色,花开正艳,又有美人贵妃在侧,便起驾一同前往观赏。

玄宗一行来至沉香亭,立刻被牡丹的馥郁芬芳所陶醉,端的是国色天香,世间罕见啊!玄宗兴之所至,喜笑颜开,贵妃万花丛中,起舞弄影,著名音乐红人李龟年,也在旁边弹琴助兴。未几,玄宗突然拍手叫停,琴瑟笙箫声随之戛然而止,玄宗怒道:“如此良辰美景,佳人珍花相映,千年也难得一遇,岂能还唱这些陈年旧词?”李龟年见君面露不悦,连忙跪下应道:“皇上勿忧,臣闻翰林院李太白出口成章,指物为诗,臣这就去请他作诗来。”

手捧金花纸,三步并作两步,李龟年气喘吁吁赶到了翰林院,却见李白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忙问童子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昨晚先生和朋友们通宵饮酒,大醉尚未醒。”

心急如焚的李龟年,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抓起诗仙就是一阵乱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晃醒。看着李龟年焦急的表情,李白睁大惺忪睡眼:“李兄何故如此慌张?”

得知了来龙去脉,李白接过金花纸犯了愁,心想:“皇上让我写《清平调》,歌颂沉香亭牡丹花开的盛景,可我还不曾到过沉香亭,这该怎么办呢?”可李白毕竟是李白,想象力天马行空,只见他沾饱浓墨大笔一挥,接连写下三首流传千古的好诗。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诗,极力描写杨贵妃如云如花的容貌,称她的美丽只有在天上才能见到;第二首以带露含香的红牡丹喻贵妃的娇艳动人,不管是传说中楚王游云梦泽奇遇的下凡仙女,还是前朝备受宠爱的美人,都无法和她相比;第三首写想象中的沉香亭里,贵妃与玄宗相互依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如温暖的春风,让君王心中的无限忧愁顷刻间烟消云散。

李白不愧是诗仙,仅凭一个给定题目和丰富的想象,就创作出如此色彩浓丽,曼妙多情,又不失高贵气度的诗句来,可谓是惊艳了大唐诗坛。相传,唐玄宗读之龙颜大悦,立命李龟年执铜牙板伴奏,自己和乐而歌,在优美的歌声中,在华丽词句的陪衬下,本来就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越发显得容光焕发,风情万千。只见她斟满一杯西域红酒,端起一饮而尽,顿时两颊潮红,醉态婀娜,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符合了后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旷世情缘的所有想象,成就了贵妃醉酒的千古佳话,此三首诗也成了千古绝唱,传唱前年。可是在一片盛世繁华歌舞升平的背后,我们的诗仙李白,此时正在为济天下安社稷的理想难以实现而黯然神伤,毕竟那个渴望乘风而上的大鹏,怎会甘心做一个舞文弄墨逗君王开心的弄臣呢?

更多文章

  • 唐朝公主的一首诗,披露唐朝外交史上鲜为人知的耻辱一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最屈辱的一段历史,唐朝最惨的三个公主,唐朝最厉害的和亲公主

    唐朝建立之后,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周时期等几代人共同努力,在唐玄宗统治前期终于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疆域面积最大时,东至日本海,南抵安南,西至咸海,北至贝加尔湖,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土面积仅次于元朝的第二大朝代。唐朝面积辽阔,周边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也显得分外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与周边众

  • 大唐军神李靖忠心不二,谦逊低调,李世民为啥隔三差五给他小鞋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与李靖的军事才能谁高,李世民李靖功绩,李世民和李靖开战谁能赢

    《旧唐书》记载,李渊和李世民亲自来到刑场监斩,这时,一个即将被斩杀的囚徒高声呼喊:“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一番话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他认定此人抱负不凡,于是立即向李渊求情,赦免了此人。这个侥幸从刀下逃生的囚徒,就是日后威震四海的大唐军神李靖。李渊起兵之前,李靖担任

  • 李白杜甫一肚子学问为啥考不上进士?看看唐朝“高考题”,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甫考中进士了吗,杜甫什么时候考中进士,杜甫和李白中过状元吗

    科举考试不仅是国家选拔贤才的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公平的“减压阀”。科举制诞生以来,朝廷官吏任命一直以门阀传承为主,科举制的诞生,使得底层平民百姓也有了一条非常现实的上升通道,很多寒门士子通过十年寒窗,也能谋一个锦绣前程,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升华。古代很多名人,都是以科举考试为进身之阶,

  • 李世民处死侯君集后,从其家里搜出的“食人乳”的美女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侯君集死后李世民不上凌烟阁,李世民抄侯君集家照片,侯君集为什么被李世民杀

    提拔后的侯君集也开始注重学习兵法,随李靖讨平突厥,灭高昌国。功劳卓著的侯君集开始犯浑,居功自傲,并纵容士兵一起烧杀抢掠,私吞宝物,抢掠美女。遭到弹劾后入狱,后在同僚的说情下被释放。从此,侯君集心生怨恨,不就是贪了点钱财吗,根本不值得。而后来在太子李承乾和李泰两个集团的斗争中,劝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后

  • 李白三个嗜好:饮酒、旅游,第三个毁了他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白最常去的是哪几个地方,李白一生的夙愿是为了游山玩水吗,李白的饮酒诗300首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李白,除了是被他的汪洋肆虐的文采倾倒,也是出于在李白身上,或多或少总能看到一些凡人的影子。比如李白一生三大嗜好中头一个:饮酒,从古到今,无论峨冠博带的士大夫,还是行走江湖辛苦谋生的贩夫走卒,无论贫贱富贵,很多人都乐此不疲。“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

  • 大唐最巅峰最辉煌的开元盛世,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元盛世的唐朝有多辉煌,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国力有多强呢,唐朝的开元盛世到底有多强大

    盛世大唐可谓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巅峰,其中的故事至今仍令人回味。而说到唐朝的盛世,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开元盛世”。其实,“开元盛世”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它应该是以“开元之治”为基础,以开元、天宝两个时期为时空范围的治世,称之为“开天盛世”更为准确。明末清初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开天之盛,

  • 东北亚出现强国,隋唐两朝为何不计代价也要死磕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为什么死磕高句丽,隋唐两朝为什么要打高句丽,隋唐的高句丽为什么那么厉害

    高句丽往事高句丽是由东北亚地区古老的扶余民族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其开国君主是朱蒙。在其建国之初,高句丽接受中原汉、魏政权的册封,并同他们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同时不断扩张,兼并周边部族,因此很快发展壮大。到了东汉末年,高句丽已经成为当时东北亚地区一个颇具力量的势力,他们同曹魏合作进攻当时盘踞辽东的公

  • 李世民之妻长孙氏贤惠端庄,写了首诗却很“开放”,让人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长孙氏西安,李世民写的最有名的诗

    长孙晟的第一个特点是武艺高强,尤以箭术最为出众,堪称当世一绝。长孙晟曾经与塞北游牧部族首领沙钵略可汗比武,正好天上“尝有二雕,飞而争肉”,他张弓搭箭一箭射出,“一发而双贯”,创造了“一箭双雕”的传奇事迹。他的第二个特点,是有个名震千古的好女婿:唐太宗李世民。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氏,在大业九年(613年)

  • 他在李世民手下当了23年小吏,李世民死后他威震亚洲成为大唐骄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王李世民身边有哪些大臣,李世民的有名事迹,李世民手下最大的功臣是谁

    不过,李世民也不是活神仙,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人才甄别筛选上,也并不能做到百分百毫无遗漏。有一个经天纬地之才,就曾意外地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成了“漏网之鱼”,长期默默无闻担任基层小吏,直到唐高宗登基后他才大放异彩,威震亚洲,成为唐朝骄傲。此人就是唐高宗时期名将刘仁轨。刘仁轨,河南汴州尉氏人,生于公元6

  • 凌烟阁24功臣他排第一,大书法家欧阳询用一首诗揭穿他的奸臣嘴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欧阳询真实书法,欧阳询的历史地位,欧阳询动态图100张

    长孙无忌出身显赫,他的父亲是隋朝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长孙晟。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氏嫁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也就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哥,两人由此得以结缘。隋朝末年,李渊和李世民在太原起兵,长孙无忌也加入其中,从此成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长孙无忌出身将门,胆识非凡,文武全才。唐朝历次开国战争中,他几乎无役不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