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崇祯自杀之前南方还有百万军队 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趣历史网

崇祯自杀之前南方还有百万军队 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46 更新时间:2023/12/24 3:09:22

对崇祯皇帝殉国前,明朝还有百万大军,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崇祯帝殉国前,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在陪都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备用中央机构。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了。当时明朝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凶险,北方的满清步步逼近山海关,而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又成烽火燎原之势,官兵在各路战场上节节败退。朝廷中有官员建议崇祯皇帝在此时应该前往山东祭孔,然后南巡至南京。当然,祭孔和南巡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的直白点就是北京快顶不住了,皇帝赶紧逃到陪都南京吧!

当时明朝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崇祯皇帝自己心里大致也有数,所以对于这个南巡的提议,他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是,朝廷上一群东林党大臣却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自然是义正言辞,比如天子应该镇守京师,在此形势之下万万不可逃离。崇祯是个死要面子的皇帝,你说劝他南巡是可以的,你说他逃离京师,那他的面子怎么挂得住。

提出南迁建议的大臣眼看既然皇帝走不了,那就劝太子去南京吧。可这下崇祯皇帝不乐意了。太子如果去了南京,万一北方形势告急,南方的大臣拥戴太子即位,不管他老子的死活,那崇祯帝到时候可就彻底凉了。这种事情在宋朝的时候就发生过。因此,南迁之事就这样没有下文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初二,李自成率起义军主力誓师东征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此时,崇祯皇帝如果决定南迁的话,依然还是有充足时间。不过,皇帝和大臣之间还是在走和不走的问题上相互扯皮,这一扯就把最后的机会都丢失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要顾全面子,不坚持南迁,也是有他的底气。首先,北京城固若金汤,在明朝历史上曾有多次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但最后都能化险为夷;其次,京城周边有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昌平、密云,共六大军镇,里面驻扎了战斗力强悍的戍边官兵。如果李自成的军队胆敢进犯京师,那么正好可以里应外合,将李自成在北京城外围一举歼灭。

不过,这次崇祯皇帝彻底失算了。首先是他想不到李自成的进军速度如此迅速,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李自成的部队离北京已近在咫尺了。而且李自成还派兵截断了崇祯帝南逃的路线,这下崇祯是不要面子也走不了了。

其次,在崇祯眼里战斗力强悍的戍边官兵,此时已不堪一击。大同、宣府、昌平三大军镇官兵举城投降。崇祯急命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密云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进京勤王。结果,辽东总兵吴三桂带兵缓慢行军,山东总兵刘泽清谎称坠马负伤来不了,密云总兵唐通虽然把军队带到了,但还没开打就全军投降了。

最后,崇祯皇帝认为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又是什么情况呢?李自成的起义军三月十七日抵达西直门开始攻城。十九日凌晨,内阁首辅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城门,迎李自成入城。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殉国。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宋朝面临行政成本过高的难题,为什么还是不降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的王朝历史,论国力强盛一般会首推汉唐,论军事力

  • 司马懿的九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隐忍一生,最终等到一个机会,利用大将军曹爽兄弟和魏国皇帝曹芳一起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发动政变,一举扳倒了曹爽一党,控

  •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影视剧我们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清朝时期的称呼,它是彼时朝廷皇亲贵族的象征。八旗中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被叫做上三旗,而正白旗为何能与之中的两黄旗平起

  • 为什么魏忠贤不在了,明朝也打不赢后金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毫无疑问,魏忠贤当权的时候,明朝在军事上对后金是有优势的。而当崇祯皇帝把魏忠贤赶下台后,明朝对后金(满清)在军事上就居于弱势了。后金因此步步紧逼,一直打到山

  • 周瑜和孙权之间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有人说周瑜是被孙权拖累至死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翻开历史的画卷,

  • 孟昶是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是个混乱的时代,这个时期政权更迭十分频繁,而很多君主不是凶残嗜杀、贪财好色,要么就是沉迷享乐,然而在这些皇帝中却有一个另类,他就是后蜀皇帝孟昶。孟昶不仅爱民如子,还勤于国政、任用贤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明君,下场却非常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 审食其为什么能当上丞相?他与吕雉之间是什么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在西汉初年的诸位丞相中,审食其是个特殊的存在,他虽为左丞相,但不管理政务,而是像郎中令一样在宫殿内监视,官僚奏事通过他的决裁。审食其之所以如此特殊,全都因为他与吕雉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审食其之所以能与吕雉关系如此密切,刘邦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刘邦亲手促成了二人的密切关系。审食其与

  •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对楚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381年,已经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发生了一件楚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这一年,楚国的第33位楚王,楚悼王,因病去世。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高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替这位楚王送行。但是,就在葬礼刚刚开始后不久

  • 刘备是汉室后裔建立蜀汉 该政权为什么不属于汉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究竟是谁造成这乱世局面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底是谁引起了这长达一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十分严重,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在这个复杂的乱世,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势以及地位,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