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代词人李清照还是个酒鬼?最直接的证据又是什么?

宋代词人李清照还是个酒鬼?最直接的证据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3/12/11 4:46:18

说起清照,我想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大名了吧!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千古第一才女之类的,一代词宗等等。我想,这就是大家对她的印象了。其实,李清照还是个酒鬼,可以说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喝酒的女词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她的作品。李清照存世作品里45首有23首都是关于喝酒的,从比例上来说比李白还多。

李清照出身高知家庭,亲爸是苏轼的弟子,亲妈是状元拱辰的孙女。按理来说这种大家闺秀的人设,应该是在家好好钻研琴棋书画就好了。可是李清照偏不,经呼朋结伴,哪怕喝多了也没有丝毫丑态,喝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么,摇摇晃晃荡漾到藕花的深处,分不清是星空还是湖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另外还有许多提到喝酒的词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上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虽然下的不大,但风却很大,而且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这次喝的很醉,睡了一夜,酒意还没完全消掉,醉的不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上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我独自一人坐在在东篱边,一直喝酒,喝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看来又是一个不醉不归之夜!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上说:“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爱人不在身边,还有谁能一起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伤感到了极点。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上说:“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浓浓的花香将我从沉醉中熏醒,醒来后又如呢?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又是一次酣醉。

《行香子·天与秋光》上说:“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黄昏时分的庭院,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那些缠绵的往事浮现,使我更加惆怅。

《声声慢·寻寻觅觅》上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首词我们很熟悉了,这次她没喝多少,只喝三两杯酒精度很低的酒,就已经感觉到愁闷难消,哀婉、凄切无不包含在其中。

看看她的这些词,不仅提到喝酒,而且写喝酒写的很有韵味。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不喝酒的人,一个滴酒不沾的人,一个没喝醉过的人,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深刻的喝酒感悟?肯定不可能,因为不符合常识和逻辑。所以说,李清照是个十足的酒鬼,不假。

标签: 宋代李清照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哪些秘密?其实有点难以启齿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洛神赋,文史百科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洛神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心观景。画家以“见心之所见”来观察事物,有意识地进行艺术上的追求和取舍,经过主观的概括、分析、提炼形成意象,然后加工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以心观景, 以心思物。所以中国画不拘泥于物体

  • 刘娥在嫁给赵恒之前有过一次婚姻,为何却能成为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娥,赵恒,文史百科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其实是二婚,在嫁给赵恒之前,还曾嫁给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出身不高,从业低贱,加上那时候结婚早,所以刘娥在成都时就嫁给了一个打造银器的工匠龚美,后来夫妻二人到首都开封发展。但到开封后,夫妻二人生活困苦,无奈之下,龚美只能将妻子刘娥卖掉。

  • 夏竦从一个地方小吏升至宰辅之臣,最主要还是凭借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竦,宰辅之臣,文史百科

    夏竦自幼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4岁开始读书,在少年时期就以文采出众而远近闻名。《宋史》中称他“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从这段描述就可以看出,夏竦也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竦19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夏承皓在同

  • 宋仁宗不能和唐太宗相比,为何却能开创出了仁宗盛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仁宗,仁宗盛治,文史百科

    宋仁宗在位期间,将宋朝带领至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而仁宗盛治有一个数据十分的可怕,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全国人口净增加了379万户,这等于是贞观时期的总户数,而且税收更是唐朝最高时期的四倍。从这些数字上来看,仁宗盛治要强于贞观之治,可以说其中大部分领域都是领先的。不过宋仁宗和唐太宗相比,唐太宗明显

  • 元顺帝真是“昏君”吗?那他怎么在权力斗争中掌权如此之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顺帝,昏君,文史百科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他留给后人的印象就像他的王朝一样,奇特、陌生且短暂。人们记得的只是,1368年,明王朝的军队高歌猛进,由南到北彻底终结了蒙古人在汉地的统治,而元顺帝作为其王朝谢幕时的末代君主,逃往草原的背影是那么的落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

  • 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刘裕率大军分哪四路北伐后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后秦,文史百科

    说道史上最能打的帝王,刘裕当仁不让。在他掌握东晋全部势力后又前去灭后秦。此后长安失守又夺回,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是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尽归刘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义熙十二年(416年)一月,后秦皇帝姚兴逝世,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八月,

  • 鉴赏古代的一叶扇面,人们首先是从哪个方面来评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扇面,文史百科

    鉴赏一叶扇面,无论是寥寥数笔,墨竹、秋兰,还是全景工笔,亭台楼阁,笔致毫发。展开扇面,首先是对扇面的形象的评估,从画的精神、气韵、造诣、趣味及意境着眼,细细品味,来领略作者对整个扇面布局,构图的意图,笔触的深浅、虚实。水墨还是设色,更之重彩,来反映作者的思想,体味其流派的特点,作画的风格。下面小编就

  • 宋初是“先南后北”的政策,什么原因让赵匡胤改变了主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先南后北,文史百科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普遍短命的结局,开启了中原又一次统一的进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赵匡胤代后周自立之后,他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地方割据政权,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是他的痛处,在赵匡胤有生之年都未能将其消灭,这个国家就是北

  • 长孙无忌为何被拜为尚书右仆射?只因他被定为功臣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文史百科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

  • 有哪些证据表明,赵光义的继位至少合法性是不足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光义,继位,文史百科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非常不正常的。按理来讲,赵匡胤这样一个身体健硕,无任何疾病史并且养尊处优的皇帝而言,在这个年纪去世,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遍观宋史,找不出丝毫赵匡胤在去世之前有身体不适的记载,甚至在去世前的几个月,赵匡胤还出宫参加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