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扇面的画法有哪些?与古代国画的画法都是一致的吗?

扇面的画法有哪些?与古代国画的画法都是一致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5 更新时间:2023/12/10 15:44:44

扇面的画法,包括诸如:绘画技巧、构图设计、创作研究等多方面。这些方面虽与通国画的道理、原则、规律、技法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扇面形制上的特殊样式(主要是折扇),又决定了扇面画法有其特别之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随纸施技

经胶矾处理过的扇面光滑挺实,加之折痕起伏纸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宣纸原有的那种洇润渗染,淡墨轻彩的韵味已无从表现,而是呈现一种水浮彩的状态。点、线、面都显得苍润突兀、班驳淋漓。如果用常规手法去画则不易成功,不妨先用一些与扇面纸质相近的光面纸来做练习以掌握纸性,反过来利用这种特性决定技法。书画前辈们总结的经验是:勾线描形多用干笔,点染着色宜用水积。

因为扇面原本就比较光滑,用笔也易于流滑,笔滑则甜俗浮躁。所以勾描以生涩为妙,既能使画面产生力量感,又能掩盖由扇面折痕造成的“断线”之缺陷,着色则要在水与墨的操作上多加钻研体会。若能巧妙利用扇面纸质、纸性的特点作画,则能产生在其他画纸上得不到的独特艺术效果.

随形布势

折扇画面上宽下窄、狭长而弯曲。这种特定的幅式要求在构图上也应做特殊安排。扇面虽小却能容纳中国画中的各种题材,山水、人物、花鸟等科目都可以表现,工笔、没骨、写意等技法都能运用。关键是如在这尺幅天地里画出宛若大作的气势来。画山水,中景、远景在扇面上都由近及远逐步拓展,依照扇形格局随势伸可使画境有深邃感。

画近景也可将“地平线”顺应扇面的弧度适当调整,则能“景随扇面移”了。画花鸟,可似小窗裁景,大势取平而令物象布置灵动则能引人入胜。总之,折扇画的景物连同题款钤印都要借助扇形的开张取势,结合画面意境、气势进行经营布置。让圆曲的画面有平稳感,让平面的空间有纵深感,方能以小见大。

随心造境

扇面是手持把玩,近观细瞧的书画小品。非有情趣而不能引人,非有意境而不能入胜。小小扇面仅尺幅天地,若能以较少的笔墨表达许多的情趣;或以精妙的描绘刻画幽深的意境,便是可藏可传的精品佳作了。往往一些画人因扇面是归属于“杂项”、“小件儿”的玩意儿,则因其小而视其轻,多做应酬草就之作。

亦有些“大名头”的即兴“闲笔”曾也是无心涂抹的垃圾,而今在市场或拍场上却被有意哄托抄作,让一些有钱而无知的“冤大头”们盲目追捧。这些东西倘若用心品读,未必能称一“好”。天寿先生有言:“作小幅,须有治大国之精神,高瞻远瞩、会心四远,小中见大,扼要得体,便不落小家习气。”我想,扇面这类“小幅”也是马虎不得的。

题材取舍

传统扇面的表现内容多照顾到扇子的实用性,故尔多选择令人望而升凉,观则神爽的题材和物象。画面多出现青山绿水,夏雨秋风,飞瀑流溪,雪野月空,或荷香送爽,或佳色傲霜。一般都是色调清淡,构图疏朗,与暑热浮躁形成反差,给人以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如今,随着扇子引风蔽日等使用功能的逐步消退,扇面画的题材不再有局限性。

依照人们审美观念和欣赏情趣的变化,各类艺术创作取材日益丰富,扇面画的创作题材也应更加宽泛。但是,扇面画做为一种把玩清赏的小品,选题还是要以轻松愉快,闲适恬静为好。一些过于庄重严肃或时髦火暴的题材则不太适宜,即使入画,也应用一种幽默诙谐或借喻比拟的手法表现为妙,这也许能起到以小情趣反映大境界的效果。

笔墨技巧

扇面因为纸面光华且不平整,画者首先要擎得住笔,勾描过程中执笔略低些,手腕放松些,根据设计好的构图和造型并注意到扇面折痕的避让。在有限的画面上争取做到提按自然而断续合理;使转灵活而收放有度。

再一点就是控制好笔中的水分和墨色的浓度。在生宣纸上画水墨写意,一笔下去墨、色中的水分透入纸的纤维层洇渗开来,携带着墨色自然形成变化多端的墨气色韵,效果饱满而层次丰富;在熟宣纸上画工笔,“三矾九染”笔笔从容,墨色经数遍渲染可细致入微,效果雅丽而又端庄。

在扇面上作画则不然,无论工写,落笔之后水分一时渗不下去,墨、色只能浮在纸面缓慢蒸发。蒸发过程中,扇面凸起的部分水分带着墨色流散,凹下的部分墨色又随水分聚积。凸处先干而墨色浅淡,凹处后干且墨色浓重。所以画者在操作中必须掌握这种特性酌情运用笔、墨、水、色。

勾线、点染各有各的技巧,尤其在扇面上画工笔,每一遍的渲染需一次完成为宜,而后用干净的湿笔将积水轻轻吸干并趁势“轰”匀墨色,流失的墨色处可待纸面稍干后再依原色补匀。画花瓣、叶面、树干、石块等有面积感的部分可水分大一点,一遍遍地“积”出来。

有大面积着色的地方,如工笔的荷叶、芭蕉叶等,若在扇面上横用笔要受其折痕的影响无法将墨色染均匀。此时用笔可顺着折痕一档档地顺染,并随时用另一支笔加以收拾。如嫌墨色不足应待头遍干透后再染下一遍,且笔顺应与前遍一致,不可来回涂抹,以免将原色泛起把画面弄“花”。

标签: 扇面古代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对四言诗的突出贡献,体现在他对四言诗歌的如何改造?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四言诗,文史百科

    曹操在文学史上四言诗的突出贡献,还体现在他对四言诗歌的改造方面。文学史上四言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诗经》中。此后虽然不断有人写这类诗歌,但佳作却不多。尤其两汉四百年间,诗坛冷落,文人作四言诗者更为寥客。西汉初年韦孟,曾作四言诗,也较有名气。他做过楚元王傅,后又任元王子夷王、孙主戊的太傅。戊荒淫无

  • 隋朝国祚虽短,但它对历史的前进做出了什么巨大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贡献,文史百科

    隋朝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国祚虽短,但他对推动历史前进的巨轮做出了巨大贡献。过去,由于隋之后是盛唐,又因为后人痛恨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褒唐贬隋”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因而就忽略了隋朝的重要历史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们通常把隋唐联系在一起讲,这是有道理的。隋唐相续与秦汉相续,情

  • 从堂堂天子到罪大恶极之徒,刘贺如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贺,性命,文史百科

    当刘贺进京即位的第二十七日,他来到未央宫承明殿,和群臣一起向上官太后朝拜时,却发现宫门紧闭,他的众多昌邑亲随已经被隔绝在宫门之外。霍光连同其党羽丞相杨敞、车骑将军光禄勋张安世等一起发难,将昌邑群臣二百余人尽数捕拿,送往诏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接着,霍光向上官太后奏言,刘贺

  • 近年来加勒比海珊瑚礁大量消失,其主要原因与什么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加勒比海,珊瑚礁,文史百科

    全球著名调查机构卡特琳研究近日表示,近年来加勒比海珊瑚礁大量消失,其主要原因或为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是什么导致了珊瑚礁的消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加勒比海被认为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珊瑚自然保护区,然而据卡特琳研究估计,目前已有大约80%的加勒比海珊瑚礁消失。为了弄清楚其

  • 在古代的一些称呼中,假节钺与假节在权利上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假节钺,假节,文史百科

    说到古代的一些称呼或者词的含义,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很多都是和现代不一样的。小编最近发现了一个词确实是有点懵啊,那就是“假节钺”,这个词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或者说了解其中的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假节钺(假节):拼音:jiǎ jié yuè假为“借”的意思,代表短期代理,

  • 皇贵妃除了备受皇帝恩宠以外,在清代还被赋予了什么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贵妃,皇帝,文史百科

    皇贵妃,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氏自小被接入宫中抚养,宣宗即位后册封为贵妃,依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因宣宗宠爱孙氏,破例让她得享像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皇贵妃

  • 隋炀帝下令修筑大运河,难道真的是为了贪图享受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炀帝,大运河,文史百科

    如果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大部分人估计首当其冲想到隋炀帝,在各种演义小说当中,杨广更是被黑的体无完肤,关于他的黑历史,是一批接着一批,好色无度,挥霍民脂民膏,仅仅是为了去江南看下琼花,就不惜动用百万民工,开通一条史无前例的大运河。。。我们如今都知道,大运河增加了南北的联通,那么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真的

  • 襦裙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它为何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襦裙,南北朝,文史百科

    襦裙是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长不过膝,紧身长裙,还佩披帛,加半臂。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样

  • 墨法称作“用墨之法”,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墨法,宋代,文史百科

    墨法,又曰“用墨之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精华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

  • 当曹操得知儿子曹冲去世的消息时,哭着说了哪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曹冲,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还是一个神童辈出的年代,当时三国有三位神童,最出名的神童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另外两个神童分别是周不疑和夏侯荣,天妒英才,他们皆都不得善终,但他们三人中,只有曹冲的死因最为奇怪,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当时曹操得知爱子去世的消息,哭着说了八个字,当时曹丕吓坏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