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璇玑图是谁写的 璇玑图原文内容介绍

璇玑图是谁写的 璇玑图原文内容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77 更新时间:2024/1/17 16:11:51

璇玑图,传说是是前秦时期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之妻苏蕙所写的回诗章,也被称为回文诗。

简介

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共有一千多种成诗方法,甚是绝妙,广为流传,是文字游戏的登峰造极之作。

璇玑图

史典故

苏蕙之夫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前秦苻坚左迁至甘肃敦煌,窦滔在这段时光中结识了了善于歌舞的赵阳台,并纳其为妾。这令身为原配的苏蕙与赵阳台关系顿时紧张,两人在窦滔面前相互诋毁,结果是窦滔对苏蕙日渐不满。

在苏蕙21岁时,窦滔获令镇守襄阳,从甘肃动身时也将赵阳台带在身边,对丈夫携小妾动身的苏蕙甚为不满,拒绝与夫君一同前往襄阳。这一举动使窦滔与苏蕙之间的感情关系落入冰点,随后窦滔断绝了与苏蕙的联系。

不久苏蕙就对与丈夫断绝往来的事情悔不当初,独守空房苏蕙将对丈夫的漫长思念之情寄托在自小的爱好诗词歌赋上,转眼间已写出几百篇诗章。

苏蕙将诗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这就是璇玑图以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两百首诗词。璇玑图无论正读、反读、纵横反复都可以是一篇诗章。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

当《璇玑图》见世时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对此苏蕙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宛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味。”

于是苏蕙的家人将《璇玑图》星夜送至襄阳窦滔手中。看到妻子诗文的窦滔感受到妻子苏氏的爱意,最终决定将赵阳台送回关中,派出精心修饰的礼车将苏氏接回襄阳。两人恩爱如初。

此后璇玑图被诸多名家解读,其中唐朝武则天曾专门为苏蕙与《璇玑图》撰写序文。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作序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民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苏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智识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扬。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爱之。然苏氏性近于急,颇伤嫉妒。

滔字连波,右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苻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旨谪戌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诏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

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营加棰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恨。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

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采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阙。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名《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至襄阳。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盛礼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

苏氏所著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之乱,文字散落,而独锦字回文盛传于世。朕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聊以示将来也。大周天册金轮皇帝制。

读法

《璇玑图》最早是840字,后人感慨璇玑图之妙遂在璇玑图正中央加入“心”字,成为如今广泛流传的841字版本。璇玑图最早的五色已不可考,后人通过颜色区块的划分来解读《璇玑图》。因而有七色读法、井栏读法等形形色色的方式。

影响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

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

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标签: 璇玑图

更多文章

  • 五斗米道创始人是谁?五斗米道宣传什么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简介根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

  •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担任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子良将

    曹操手下五位功勋卓著的大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五人能征善战,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这五人,分别当了什么官?谁最后的官职最高呢?张辽,原来是吕布的部将,吕布败亡后,投降曹操。张辽刚投降曹操时,被封为中郎将,后来,因为战功,从裨将军、荡寇将军,期间假节,一直当到征东将

  • 陈郡谢氏族谱介绍 陈郡谢氏家族世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郡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简介陈郡谢氏与琅邪王氏、颍川庾氏及太原王氏同为鼎盛于东晋的士族领袖。自东晋至于陈朝,子孙蕃盛,名士辈出,百年不绝,常与琅琊王氏并称为王谢。兴起西周末年,周宣王封申伯于谢邑(即今河南省南阳一带),建立申国,申国被楚国灭亡后,申伯子孙因地而姓,至魏晋时,谢缵迁

  • 兰陵萧氏族谱介绍 兰陵萧氏家族世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兰陵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的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简介兰陵萧氏是开基于徐州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望族,起自两晋时期,永嘉之乱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今江苏武进一带,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兰陵萧氏本为北来次等士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

  • 东汉后期讨董卓的联军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卓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讨伐董卓的有十一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因此,《三国演义》里所谓的18

  • 汉文帝刘恒有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文帝

    从历史上众多公主的命运来看,皇家的公主们几乎都是父亲或者兄弟用来巩固统治,笼络人心的工具。就连后来的平阳公主也不能免俗地嫁给卫青,成为汉武帝在卫青身边安放的一双眼睛。而作为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的夫婿选择就很有意思了。本来,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和窦漪房所生的第一个女儿,窦漪房被立为皇后,

  • 郦食其一生为刘邦出过哪些谋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郦食其

    说到出馊主意,郦食其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出馊主意的“专家”。他曾两次给刘邦出主意,但是这两次主意都被认为是馊主意,没有得到实施。而他本人也因为自己出的主意被害死了。他第一次出的主意,是在荥阳之战的时候。当时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又截断了刘邦的粮道。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十分焦

  • 三国时期司马氏家族都有哪些长寿之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寿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纷乱割据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剧。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一时英雄人物,但是终结三国乱世的却是司马氏。有人说,司马家族的崛起主要靠着司马懿的长寿,司马懿活了73岁,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人,其实司马家族长寿的不止司马懿一个人!司马儁,85岁(113年-19

  • 三国志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是怎么评价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概要历史跨度《三国志》记述的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发生后开始,直到西晋统一三国为止,也就是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六年的历史。全书原共分为四部分,六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正始年间(公元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他们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提到魏晋风流,竹林七贤是一定要说的。竹林七贤是一个有故事的群体,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