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九子夺嫡是哪九个皇子

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九子夺嫡是哪九个皇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84 更新时间:2023/12/7 9:47:30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四阿哥胤禛取胜告终。

历史上很多朝代,皇位的争夺有时候是非常激烈的,甚至有时候会动摇国家的根基,其中历史上较为严重的的一次就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八王之乱。在清朝时期,皇位争夺最激烈的一次就是康熙朝的九子夺嫡。参与其中的有九位皇子,比西晋发动八王之乱的那几位还多了一位,为什么当时没有发展成类似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呢?

究其原因,首先是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晋时期,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沿用的是秦汉时期的制度,仍然采用的是分封制。当时,皇子们长到一定的年纪之后,皇帝就会给他们一块封地,让他们去封地生活。

在每个王爷的封地上,设置了属官和驻守的军队,这些属官和军队都归王爷管辖,因此诸王拥有地方的行政和军事大权。因此就导致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每个王爷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军队。王爷没有皇帝征召是不能进京的,不过造反的时候就另说了。在这种情况下,王爷想要造反是非常容易的。

当时的统治者设置这样的制度,本来是为了防止外敌入骚扰边境,或者是防止农民起义。在这些方面,这样的制度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王爷要是想要反自己的老子或者是兄弟,也是说反就能反的。因此西晋发生这样的混乱局面就不奇怪了。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因此在明朝的时候,有几个皇子也因为皇帝之位起兵造反。不过从宋朝开始,地方势力已经大大削弱了。

九子夺嫡影视剧照

清朝以后,统治者充分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规定皇子们无诏不得出京,将皇子们的势力限定在了京城,放在了皇帝眼皮子底下,而且一般没有军权,参与政治的范围也是有所限制。清朝的皇子们连兵权都没有,还怎么造反?虽然当时的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但是雍正登基后,一道圣旨就能将他换下。

其次是朝廷的状态不同。在西晋发生八王之乱的时候,是因为当时晋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贾南风干涉朝政,在朝中胡作非为,朝堂上一片乌烟瘴气。因此诸王才会趁虚而入,成功动摇西晋的根基。但是康熙在位的时候却大大不一样,当时皇帝有能力,政治清明,并且中央集权高度集中,任何人想要造反都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政治制度的不同,和皇帝能力的不同,因此才导致了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波及到了整个国家,而清朝的夺嫡之争只局限于几个皇子之间。

标签: 九子夺嫡

更多文章

  • 南书房设置的历史由来 南书房和军机处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书房

    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应召侍读之处。简介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之所。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书房在乾清门西侧,北向;上书房在乾清门东侧,北向),本是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命

  • 公元220年三国都有哪些名人逝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三国时期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这一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也是这一年年末(公历公元220年初),关羽、曹操等三国群雄陆续开始凋零……蜀关羽、法正、黄忠同年去世关羽一生最辉煌的时刻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

  • “君主专制”称呼的历史由来 君主专制的利与弊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政体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学概念中定义的一种政体,又可以称之为或者译为君主专政、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专制、绝对主义王权、绝对王权等;君主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宗教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君主专制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

  • 欧洲中国东亚的“子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子爵

    子爵,周朝时期爵位名,因受中国影响邻国也因此为爵位名。而到了中世纪,伯爵被用来翻译成为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爵位的称号。中国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子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的

  • 欧洲中国东亚的“伯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伯爵

    伯爵,古代爵位名字,在古代,伯作为长子,有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受中国影响邻国也因此为爵位名。而到了中世纪,伯爵被用来翻译成为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爵位。中国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

  • 欧洲中国东亚的“公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爵

    公爵,古代爵位名字,受中国影响邻国也因此为爵位名。而到了中世纪,而公爵也被用来翻译成为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爵位。在英国,公爵仅次于国王或者是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中国公起源于中国周代分封建国制度下的诸侯五等爵体系,为第一等爵,具有明确的尊卑等级和对应的权责。“爵”,是一种

  • 娄昭君一共有多少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娄昭君

    在古代,女子的命运似乎只有相夫教子,自己单单只能守好本分,而不能随意做出非分之举。甚至连自己的婚姻都是由长辈作主,一般女子在婚配之前,连自己的丈夫都不曾见过一面,两个人只是政治适合,以及家境相配,如果对方是一个好男子倒还是件幸事。如果是个花心萝卜,那等待女子的只有落寞一生。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

  • 本草纲目怎么分类的?本草纲目的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的集中国16世纪前本草学大成的中医典籍,属《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本草纲目》自明末问世以来,先后出现有160多个版本,这里边,不仅有中文版,更有多种语言的外文译版。明代王世贞曾经在《本草纲目》的序言中称赞说:“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

  •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万历,三大,万历,三大,指明,神宗,1573年,-1620年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统称为“万历三征”。李如松围困宁夏城宁夏之役(1592年)的祸首是一个叫哱拜的蒙古人。哱拜原本是蒙古鞑靼人,因为得罪酋长,父兄惨遭杀害,

  • 《瀛涯胜览》的内容介绍 《瀛涯胜览》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瀛涯胜览

    《瀛涯胜览》,明马欢著,成书于景泰二年(1451年)。《瀛涯胜览》明钞本《说集》本是现存二十余种版本中比较完善的版本,目录如下:瀛涯胜览序 会稽山樵诸番国名宝船与人员(据《说集》本 )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国暹罗国满剌加国哑鲁国苏门答剌国那孤儿国黎代国南浡里国锡兰国小葛兰国柯枝国古里国溜山国祖法儿国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