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公元220年三国都有哪些名人逝世?

公元220年三国都有哪些名人逝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3/12/7 9:30:31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三国时期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这一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也是这一年年末(公历公元220年初),关羽、曹操等三国群雄陆续开始凋零……

蜀关羽、法正、黄忠同年去世

关羽一生最辉煌的时刻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颜良授首;第二次是公元219年在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关羽从荆州率军北伐襄樊,汉水暴涨,樊城被围,曹操派于禁督七军前往救援,结果全部投降关羽,当时曹操也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垂垂老矣的曹操甚至产生了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念头。

然而天道好轮回,关羽最辉煌的时刻却也是即将凋落的时刻。孙权、吕蒙目光短浅,为了夺取荆州,暗中向曹操称臣。吕蒙白衣渡江,士仁、糜芳投降,关羽败走麦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十二月(公历的220年1月中下旬),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的擒获,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杀,一代武圣就此落幕。

法正是刘备的翅膀,得到了法正之后,刘备取益州、夺汉中,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从狼狈不堪,突然幡然翱翔。然而天妒英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如果法正能继续辅佐刘备十年,或许天下将是另一番模样。

黄忠能够和关、张、马、赵并列为五虎上将,主要是因为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改变了汉中之战的走向。可惜的是,刚刚为刘备立下大功的黄忠,却再也没有征战沙场的机会,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黄忠去世。

魏曹操、夏侯惇、程昱接连离世

曹操生命中最后几年过得并不快乐,一方面他忙于为子孙后代篡汉铺路,一方面却又疲于应付统治区内的各种叛乱,还要抵御刘备、孙权的进攻。孙权杀了关羽后,把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了关羽,不久之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一个时代结束了……

夏侯惇,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伙伴、兄弟、将领。夏侯惇固然“战绩喜人”,但他在曹魏的地位却始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

程昱是曹魏阵营的元老级功勋,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曹操迎汉献帝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

吴吕蒙、蒋钦

建安二十四年的年末(公历220年初),在夺荆州、杀关羽之后吕蒙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都是关于吕蒙的典故。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历来,公元220年被视为三国的一个分界点,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进入动荡的时代。公元220年之前时群雄逐鹿的时代,公元220年之后是三国相对稳定对峙的时代,所以自黄巾起义崛起的群雄,至此开始逐渐凋零,三国也变得不再那么精彩……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君主专制”称呼的历史由来 君主专制的利与弊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政体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学概念中定义的一种政体,又可以称之为或者译为君主专政、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专制、绝对主义王权、绝对王权等;君主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宗教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君主专制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

  • 欧洲中国东亚的“子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子爵

    子爵,周朝时期爵位名,因受中国影响邻国也因此为爵位名。而到了中世纪,伯爵被用来翻译成为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爵位的称号。中国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子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的

  • 欧洲中国东亚的“伯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伯爵

    伯爵,古代爵位名字,在古代,伯作为长子,有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受中国影响邻国也因此为爵位名。而到了中世纪,伯爵被用来翻译成为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爵位。中国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

  • 欧洲中国东亚的“公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爵

    公爵,古代爵位名字,受中国影响邻国也因此为爵位名。而到了中世纪,而公爵也被用来翻译成为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爵位。在英国,公爵仅次于国王或者是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中国公起源于中国周代分封建国制度下的诸侯五等爵体系,为第一等爵,具有明确的尊卑等级和对应的权责。“爵”,是一种

  • 娄昭君一共有多少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娄昭君

    在古代,女子的命运似乎只有相夫教子,自己单单只能守好本分,而不能随意做出非分之举。甚至连自己的婚姻都是由长辈作主,一般女子在婚配之前,连自己的丈夫都不曾见过一面,两个人只是政治适合,以及家境相配,如果对方是一个好男子倒还是件幸事。如果是个花心萝卜,那等待女子的只有落寞一生。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

  • 本草纲目怎么分类的?本草纲目的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的集中国16世纪前本草学大成的中医典籍,属《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本草纲目》自明末问世以来,先后出现有160多个版本,这里边,不仅有中文版,更有多种语言的外文译版。明代王世贞曾经在《本草纲目》的序言中称赞说:“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

  •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万历,三大,万历,三大,指明,神宗,1573年,-1620年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统称为“万历三征”。李如松围困宁夏城宁夏之役(1592年)的祸首是一个叫哱拜的蒙古人。哱拜原本是蒙古鞑靼人,因为得罪酋长,父兄惨遭杀害,

  • 《瀛涯胜览》的内容介绍 《瀛涯胜览》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瀛涯胜览

    《瀛涯胜览》,明马欢著,成书于景泰二年(1451年)。《瀛涯胜览》明钞本《说集》本是现存二十余种版本中比较完善的版本,目录如下:瀛涯胜览序 会稽山樵诸番国名宝船与人员(据《说集》本 )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国暹罗国满剌加国哑鲁国苏门答剌国那孤儿国黎代国南浡里国锡兰国小葛兰国柯枝国古里国溜山国祖法儿国阿丹

  • 吴中四才子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吴中四,才子,指的,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明朝,四位,他们

    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明朝四位才子,他们分别是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主要成就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明代成化、正德年间徐祯卿等四位诗人并称“吴中四才子&rdq

  • 明朝中期“成化新风”历史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

    成化新风,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的治世。为之后的弘治中兴奠定了基础。简介宪宗登基后,改年号为成化,在即位之初,他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关于他在位期间的治理成就后世好评不少。这期间,政治气氛宽松,而且还多次减免民间税赋,善政史不绝书。《明史》等史料认定成化年间的大明王朝,治理成就,堪称仁宣之治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