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摄政王什么意思?清朝有哪些厉害的摄政王?

摄政王什么意思?清朝有哪些厉害的摄政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2/3 0:22:54

代替皇帝处理朝政叫做摄政,如果这个人还是皇帝的亲戚,那他就被称为摄政王。因为在清朝时期,也多次出现皇帝年纪太小,或者生病没办法领导国家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就需要一位摄政王临时代替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当然有人会问,难道皇帝就不怕摄政王篡权么?如果是在别的朝代可能的确会出现,但在清朝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还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有人想篡权可要把后果想清楚了。那在清朝有过哪些出名的摄政王呢?

清朝是我国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任王朝,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是励精图治,所以才会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是自从嘉庆以后,清朝就逐渐的走向了衰败之路。

而历史上,总是会出现一种巧合,在清朝统治的这几百年里,一共出现过两位摄政王。一位是在大清刚刚入关的时候,在顺治统治时期,开展了一场帝位的争夺战,最后为了安抚拥有强大势力的多尔衮,而最后做出的让步,让他担任摄政王的职位。而另一位,就是在清末时期,光绪帝的弟弟,溥仪的生父,爱新觉罗.载沣

这两位摄政王,一位出现在开国时期,一位出现在亡国的时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清朝不止出现过摄政王,还出现过两位辅政王。这两位辅政王是和多尔衮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顺治统治的时候。一位是多尔衮的同胞弟弟,多铎,还有一位是多尔衮的堂兄弟,皇太极的心腹,济尔哈朗

原来多尔衮与济尔哈朗都是辅政大臣,因为当初要平衡两方的势力,所以这是最后双方都研究出来的决定。可最后的多尔衮还是由辅政大臣升级到了摄政王。那辅政大臣与摄政王,有何区别呢?

从字面的意思来讲,辅政,就是辅佐君王处理政务,是将研究好的结果最后上报给皇帝,由皇帝裁决。但是摄政,就完全不一样了。摄政王,是可以直接决定事情的结果,无需上报给皇帝,自己就可以裁决,而“摄”这个字,本来就有代理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代理的皇帝。一般都是在位的皇帝,由于年纪太小,不能执掌朝政,才会在朝中找寻一位摄政王来代理朝政。所以说,摄政王就相当于是一位没有皇帝虚名的实际皇帝。

有摄政王的存在,就意味着所有的国事都由摄政王处理,皇帝就如同虚设一般。

多尔衮当担摄政王时时,把控朝政大权。顺治根本就不能亲政,而且多尔衮见到顺治的时候,也不用行君臣礼,朝中的官员,见到多尔衮的时候,也要行跪拜之礼。所以后来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才会掘了他的坟墓,鞭了他的尸体,来发泄自己对他多年的怨恨。

而载沣与多尔衮相比,可是差远了,他没有多尔衮那样的军事头脑,在政事的处理上,不够决断,缺乏长远的目光。所以即使他摄政,也挽救不回大清的亡败。

标签: 摄政王

更多文章

  • 古代监察制度是怎样的?监察制度有用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监察制度

    说到古代的监察制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监察制度顾名思义就是监督的机构了。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说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是社会等级最严格的一个朝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那么,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明朝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监察制度是怎样的?监察制度

  • 满清八旗是哪八旗 满清八旗的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满清八旗

    八旗八旗是清朝的根本制度,它起源于女真族人的狩猎组织,之后被努尔哈赤整顿编制,经过改善形成八旗制度。八旗制度让满洲军队更有战斗力,是清朝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也使得清王朝走向灭亡,可以说有利有弊。那么,八旗分为哪八旗呢?它们代表家族、人物都是谁?满清八旗是哪八旗努尔哈赤八旗指的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红

  • 南洪北孔是谁 南洪北孔有哪些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南洪北孔

    清朝初年,出现了两位著名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他们被称为“南洪北孔”,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闻名。孔尚任(1648-1718)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世孙,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和学术,特别是懂得乐理,这为他后来写作《桃花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孔尚任曾经几次参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

  •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 夏朝历代帝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

  • 中国古代同性恋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同性恋

    我国的同性恋有持久前史,从帝王名士到布衣倡优,构成了古代我国一个含糊的人群调集。魏王与龙阳君,汉高祖与籍孺,毕沅与李桂官,汉武帝陈皇后与楚服,唐太宗儿子李承乾与称心……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同性恋故事简直太多了,还有几个出名的成语也出自于此。但是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这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士

    秦末汉初,农民起义、楚汉争霸,天下纷争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有人出仕就有人入仕,那些身怀奇才的隐士也相当有吸引力。那么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都是谁呢?秦汉五大隐士是尉圣缭子、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这五人隐居前都是好友。下面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秦末汉初五大隐士的相关

  • 中国共产党内部管理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共产党

    油画《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彭彬、何孔德、高虹 作揭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第一军规”: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我军

  • 有哪些外国人参加了中国红军长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征

    央广网10月25日消息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和肤色有别,但他们都参加了中国红军的长征。在这些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中,有德国人奥托·布劳恩(李德),越南人洪水,朝鲜人毕士悌、武亭,英国人鲁道夫·勃沙特,还有加拿大人阿诺

  • 冷饮何时出现的 唐代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冷饮

    如今饮品店遍地开花,特别是在夏季,冷饮绝对是解暑的最佳选择,一杯冷饮在手,心情都能随之变得清爽许多。现在冷饮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不过在古代又是否能那么方便呢?冷饮,大约起源于3000年前的商代,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