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提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焕的诗《凉州词》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提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焕的诗《凉州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2/3 6:56:28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词。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疏忽,书法家忘记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关于王羲之的典故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说】

王羲之(321~379或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为王敦、王导的从子,深为二王所器重。后托病辞官,精于书法,史称“书圣”。传见《晋书》卷80。

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修禊,以消除不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人们集会于曲水之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直到停止流动,在谁面前,谁则取而饮之,叫做“流觞”。

王羲之素有“书圣”之赞誉。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作品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祓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挥毫书写诗序,即著名的《兰亭集序》。《晋书王羲之传》:“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王羲之适逢酒酣,乘兴挥笔,意气飞扬,潇洒自如,写下这绝代书法佳品。酒醒之后,“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可见在酒的帮助下使他写出了后世书法家所难以企求的艺术珍品,博得一代名君唐太宗的异常珍爱,推为王书第一,死后又殉葬昭陵,可见其有振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兰亭流觞”后成为脍炙人口的酒典和风雅之事。

我国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1、王羲之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2、柳公权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3、颜真卿

酷吏吉温因为私怨,曾陷害御史中丞宋浑,使其被降至贺州任职。颜真卿说:“怎能因一时气愤就想害宋Z(唐玄宗初年名相)的后代呢?”安史之乱时,任御史大夫的颜真卿仍遵守礼法,弹劾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及广平王府都虞候管崇嗣等人,使百官因此奉法守礼。晚年因刚正直言而相继得罪于宰相元载、杨炎、卢杞等人,最终因此遇害。

4、黄庭坚

中国南方楼台亭阁甚多,泰和快阁是中国闻名的古阁楼建筑之一。快阁雄踞在泰和县城东侧的泰和中学校园内。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快阁名闻天下,始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

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也常登阁游憩,并于元丰五年(1082年)赋下脍炙人口的《登快阁》诗。此后,“阁名遂大著”。史载:“迨黄太史庭坚继至,赋诗其上,而名闻天下”。

5、赵孟\

元朝时,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无法符合主人的想法。一天,赵孟\路过扬州,主人知道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席上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

酒过半巡,主人拿出纸笔,请求赵孟\替他写春联。赵孟\拿起笔即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到春联后,非常高兴,把酒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送给赵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张旭的书法有哪些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的书法,渊源有自,其真书与草书功力皆深厚,而以草书享盛名。但他与颜真卿论笔法,却将真、草二体的并提,如“书之求能,且攻真、草”,“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可见他虽然在草书方面享有盛名,但他对真、草二体内在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真书为外向贯气形式

  • 除了孙敬 苏秦 车胤 孙康 匡横,还有哪些人流传着许多刻苦学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童第周,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

  • 关于艺术的小故事70字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

  • 张旭与酒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

  • 黄婆卖瓜是个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我爱你,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王婆的老家在西夏(现新疆甘肃一带),种瓜为生。那一带中的瓜叫胡瓜,就是现今的哈密瓜。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胡瓜来。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

  • 张旭有什么关于酒的小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

  • 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1我学书法已经一年半了,我开始练书法的原因是因为我表弟在练习书法,所以我姑姑就叫我一

  •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要求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晚子,从小喜欢习字。父亲告诉他要练写好字,至少要把缸里的水都用完才行。王献之写呀写,练呀练,好不容易把缸里的水用完了。心想:我的字应该是写的很好了吧?于是他就写了个“大”字让父亲看评判。父亲一言不发,用笔在那“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子。王献之不解何意,

  • 小朋友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3岁: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

  • 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来源极广,最使人信服的是张骞前往古罗马所走出来的一条路。传说张骞去往古罗马,半路被大月氏抓住了,经过十年多的挣扎,他看中机会,逃了出来,并不辞辛苦的找到了古罗马。当然,丝绸之路也有两种说法,一条丝绸之路为从今日敦煌经过,另一条路则经过今日的贵州,四川一带。我只知道这么多,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