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俗,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俗,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09 更新时间:2023/12/13 15:25:10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政权更迭十分频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习俗是怎样的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早婚。早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早婚在上层社会和民间都普遍存在。东晋孝武定王皇后16岁出嫁,南朝梁高祖德皇后郗氏15岁出嫁,南朝宋明恭王皇后13岁出嫁,南朝何皇后12岁出嫁,著名的陈后主贵妃张丽华10岁出嫁,而南朝梁太宗简皇后更是8岁出嫁。帝室如此,上层社会也上仿下效,多在16岁以前结婚。

二、门第婚。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士族的时代,讲究门第出身,并有严格要求。比如北魏崔巨伦之姑反对侄女下嫁鲜卑族,王氏嫁女给满氏遭到弹劾。东晋有几大家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等,这些大族之间相互通婚,以维护家族的利益。如琅琊王氏娶陈郡谢万女,谢万娶太原王述女,谯国桓冲娶琅琊王怡女,最出名的还是琅琊王凝之娶陈郡谢道韫。而北朝的崔、卢两个大姓有婚姻关系的就有123例。

三、近亲婚。汉族很早就有禁止直系血缘结婚的传统,但对亚血缘和近亲并无严格要求,在加上门阀士族的限制,导致出现很多近亲结婚的现象,这也是门第婚的延续。如孙权与徐琨是姑表兄弟,但孙权又娶徐琨之女为妃,不仅血缘亲近,辈分也乱了。北魏冯穆是长乐公主之子,孝文帝是冯穆的舅舅,但冯穆却娶了舅舅的女儿。

四、异辈婚。这种有违伦理的婚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很常见。贾充的一个女儿嫁给了齐王,另一个贾南风则嫁给了晋惠帝。而司马攸与晋惠帝则是叔侄。王偃娶宋武帝刘裕的女儿为妻,但他们的女儿却又嫁给了刘裕的孙子孝武帝刘骏

五、幼童婚。指男女双方在很小的时候,其父母之间事先约定的婚姻。

六、财婚。因财产而起的婚姻。基本操作是将女儿嫁给很多人家,然后接二连三的悔婚,沈约弹劾王源嫁女就是典型的财婚现象。

七、冥婚。又称阴婚,是一种变态的婚姻现象。

魏晋南北朝之所以会出现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和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关系。门阀士族的形成使亲先于君,婚姻巩固了大族的权力,掌握政治的话语权大于传统的道德。另一个原因是长年的战争和瘟疫等天灾,使得人口锐减,成丁服役的年龄在16岁,比汉代提前了五年,政府鼓励百姓早育,多育。最后是上层社会盛行累世而居、子孙满堂的现象,又间接影响了婚龄。

总之,魏晋南北朝的婚俗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道德观念以及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梼杌怎么读?"梼杌"和"棒槌"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梼杌怎么读?“梼杌”和“棒槌”有什么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梼杌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经常性听说过的,毕竟这是个神兽,在中国历史上经常性出现,什么小说电视剧也非常的常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梼杌的传说是什么呢?还有这个梼杌要怎么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梼杌的读音还

  •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对二十四节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电影《荒城纪》目前正在各大院线热播,此剧中,可以看出有若干的民俗历史元素,其中,让笔者最为感兴趣的,则是对二十四节气的传达。二十四节气,最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开始订立,经历春秋战国、秦朝,一直到汉代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是主要用来指

  • 中国寓言故事之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狐假虎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

  • "结束"一词是怎么来的?竟来自于女子的头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结束”一词是怎么来的?竟来自于女子的头发?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古代,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部分,一个人头发的蓄养方式和造型选择都是它的主人身份的某种反映。妇女的头发被认为具有性感魅力,以致于结婚以后,头发都要被遮掩起来,以避免引起他人的欲望。古代的头发是比较难扎的,我

  • 竹筒琴是那个民族的乐器?其外形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竹筒琴,流行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瑶族、和壮族的主要打击弦鸣乐器。竹筒琴在不同的瑶族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在南丹叫文筒,在田林叫当奴。因为用一节的竹筒弄成所以被称为竹筒琴,历史非常的悠久。竹筒琴的制作非常的简朴,琴的全身用的全是一节毛筒制作,全身长有55厘米左右,他的直径有长达6~10厘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百里负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诗赞: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译文:周朝的仲由,表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

  • 秦始皇强娶孟姜女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是怎么以讹传讹起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秦始皇强娶孟姜女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是怎么以讹传讹起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皇岛有个地名叫“孟姜”传说是孟姜女跳海的地方,一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秦朝时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夫妻两人生活了很多年一直希望上天能赐给他们一个孩子。也许是精诚感动了上天,到了年关的时候果然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一落生

  • 元杂剧的意义是什么?戏曲在元朝是怎么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 为什么很多地方会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喝雄黄酒真的能辟邪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与吃吃喝喝有关。端午节也不例外。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全民一起吃粽子(包括甜粽子和咸粽子)外,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还有喝雄黄酒的习惯。这个习惯,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白蛇传》:在南宋绍兴年间,有一条千年修炼的白蛇,和一条青蛇,化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九计隔岸观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原典】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注释】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