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是怎样形成的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是怎样形成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3/12/25 11:38:51

由于中亚细亚的河中地区与中国新疆毗邻相望,地理环境相似,经济化互补性较强,所以很早以前,乌孜别克人的祖先们就从中亚迁入中国新疆地区。

14世纪时,金帐汗国与大元中央政府有大规模的商业往来。到了明朝(与北元)时期,双方的商业往来更趋繁荣,经互派使者官家商队。16世纪至17世纪,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东来的中亚商人以中国新疆的叶尔羌为中转地,经营丝绸、茶叶、瓷器、皮、大黄和各种土特产,有的还途经克苏、吐鲁番至肃州(今甘肃酒泉),将货物转销中国内地。在这段时期,来自中亚的一些商人开始留居新疆一些城市。

18世纪初,从中亚陆续迁入新疆定居的乌孜别克人日益增多,其居住地也由南疆扩展到了北疆。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与以乌孜别克人为主的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一直友好往来了六七十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也就从客观上为乌孜别克商人与中国新疆地区的贸易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经商过程中,乌孜别克人足迹所到之处,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居留地。他们长年累月往返于同一路线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许多落脚点,有些商人还由于偶然原因不能够返回遥远的故乡,便滞留该地,置产安家,娶当地女子为妻,成为当地的居民。当时,乌孜别克人较集中地居住在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以及北疆的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奇台、木垒、英吉沙等地。19世纪中叶,乌孜别克人迁居新疆的除商人外,还有农牧民、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宗教职业者和一些贫民。

19世纪70年代后期,浩罕、希瓦、布哈拉等汗国先后并入俄国。乌孜别克商人的贸易活动也被纳入沙皇俄国对中国新疆的贸易活动中。

商业贸易也发展成为除长途贩运至新疆在“热斯太”(乌孜别克语音,意为“商业繁荣区”或“集市”,是经常性的商业区)上销售外,还开办了许多“洋行”。当时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塔城等地都有由乌孜别克商人开办的“洋行”。这种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方式必须具有完备的设施,定点经营,设立货场、客栈、货运运输及饲养业等,客观上为乌孜别克商人在新疆的定居创造了条件。随着这种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亚细亚的乌孜别克劳动者也就陆续来到新疆参加以贸易为中心的各种劳务活动,久而久之便在新疆定居下来。这一时期,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乌孜别克知识分子,因不满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也辗转移居新疆。这类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因其本身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也可以视为中国乌孜别克族来源的一个途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战争导致的社会动乱及中亚地区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致使一些居民逃避他乡或者移居国外。

由于中国新疆地区已有乌孜别克人定居的历史基础,客观上存在着血缘上和社会方面的广泛联系,中亚细亚的部分乌孜别克人投亲靠友,来到新疆定居。以后,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正常往来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迁入新疆的乌孜别克族也由商人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迁入新疆后,在当地民族的帮助下定居下来。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乌孜别克人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或者从事教育、医疗、文艺等行业;而居住在农牧区的乌孜别克人则与维吾尔、哈萨克等兄弟民族一起,共同从事园艺业和农牧业生产。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加深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了解,也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景颇族历史 景颇族的信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祖先崇拜景颇族认为人同其他自然现象有同,不是由“拿”所主宰,而为一种特有的“南拉”(nanamlmla)所主宰。即使死后,南拉仍然继续生存。景颇族就是以南拉这种观念为基础建立了自己所特有的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观念。建立在灵魂不灭观念基础上的祖先崇拜,集中反映在为死者举行葬礼的仪式里。景颇族人死后的宗教

  • 夏至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与夏至有关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北京时间6月21日17时14分将迎来节气——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标志着盛夏的来临,也意味着高温炙烤的开始。《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

  •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知道,龙泉窑是我国古代乃至现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烧制瓷器的窑,不过现如今已经没有烧制了,但是依旧有很多龙泉出产的瓷器。而在龙泉窑烧制的瓷器中,龙泉青瓷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名的种类。龙泉青瓷本身有它自己的

  • 中国的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在古代有哪些节目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甜蜜的情侣们好像能把任何节日过成情人节,但是说到正经的情人节,中国古时候可不仅有七夕这一个节日,元宵节也是年轻男女互诉衷肠的好日子。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

  • 京族习俗 京族的"异祖共祀制"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异祖共祀制京族的居住地并不大,人口并不多,但其姓氏却相当复杂。山心、巫头、澫尾三岛就有30余个姓,仅山心岛就有刘、阮、武、黎、黄、梁、裴、杜、何、李、陈、段、龚、范、施、张、陆、林、等18个姓。据了解,他们当年在越南原籍时一般都是以血缘聚居的,后来由于他们迁来中国的时间先后不同,且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 《春秋配》第一回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酒邀良友敦交谊金赠偷儿见侠情世上姻缘有定,人间知己难逢。堪欣全如又全空,何妨受些惊恐。只因闺名一韵,错讹正在其中。将功折罪荷皇封,孤鸾喜配双凤。右调《西江月》话说大明天启年间南阳罗郡有段姻缘,真是无意而得,遇难而成者,其人姓李名花,表字春发,生得容貌端方,性情文雅。胸藏五车之书,才超众人之上。青衿学

  • 从战国到两汉三国时期,蹴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指的是古人用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现代的足球。蹴鞠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据说是黄帝生活的时期,后发展于汉唐,兴盛于宋代,衰亡于明清。下面就来说说蹴鞠在战国、两汉三国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关于中国蹴鞠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传说

  • 易经的大壮卦九二"贞吉"之道表达的是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大壮卦九二“贞吉”之道表达的是什么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卦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意思就是:大壮卦九二。正固吉祥。《象》说:正固吉祥,是居于中位的原因。九二是阳爻居柔位,说明是动力稍减。趋近于大壮卦宗旨“止

  • 汉族建筑 汉族古典园林究竟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

  • 探索:端午节吃咸鸭蛋的由来及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大家除了会想到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是不是还会想到一个香喷喷的粽子以及蛋黄流油的咸鸭蛋,很多人都是很喜欢吃这些食物的,特别是咸鸭蛋,那在端午节为什么吃咸鸭蛋?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传说及由来有哪些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传说咸鸭蛋是端午“五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