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达努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有怎样的由来呢?

达努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有怎样的由来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75 更新时间:2024/1/17 11:52:10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自己独特的节日化,其中达努节就是非特别的节日,他们的节日,就是我们的节日。人是因为节日而疯狂,还是因为想疯狂才去参加节日?但是有谁知道是哪族的节日呢?

达努节,又称盘古节、祖娘节、瑶年,是瑶族的传统节日。“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期在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故又叫“二九节”。但过节的周期并非一年一度,而是根据当地*俗和年景状况灵活处理,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有的地方十二年才过一次。

关于达努节的由来,传说远古时期,有两座一样高的宝山,相隔一里,左边那座叫布洛西山,右边那座叫密洛沱山。这两座山每年移近一尺,经过九百九十五年,它们靠近了九百九十五尺,再移近五尺,两座山就挨在一起了。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天上突然响起一声辞屏随之这两座山同时裂开两条缝,从布洛西山走出一个高大的男人,从密洛沱山走出一个壮实的女人。这一天就是这一男一女的生日。后来他们成了美满的夫妻,男的名叫布洛西,女的就叫密洛沱。他们生育后代,并让三个女儿各自外出谋生。大女儿扛着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后来有了子孙,成为现在的汉族。二女儿挑了一担书去读书,她的后代成了现在的壮族。三女儿拿着密洛沱给她的一斗谷子,到山里开荒种地。谷子发芽了,野猫出来刨;禾苗分叶了,康香羊出来啃,稻谷熟了,山雀飞来啄,辛苦了一年,连种子也没收回来。没办法,三女儿回来密洛沱哭诉,密洛沱把珍藏了多年的一面铜鼓送给她。三女儿把铜鼓带回山里,烦闷时,一敲铜鼓,就愁云顿消,鸟兽来吃庄稼时,把铜鼓敲起来,鸟兽就吓跑了。三女儿从此便在山里传宗接代,成了现在的瑶族。所以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山深等,铜鼓成了瑶族的传家宝。

密洛沱老了,有一天她把三个女JL叫回来说:“五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到那天,你们来给我‘补粮’。”她还特别嘱咐三女儿说:“你没有什么丰盛的礼物,到时侯只要酿一缸小米酒,带四两新麻来顶作献牲就可以了。五月二十九日的前三天,你拿铜鼓来闹场。”三女儿一一照办。所以瑶族的达努节,由农厉五月二十六日开始,到二十九日结束,每家每户都以四两新麻作为祭祀品,以示“永不忘记”民族母亲的生日。

每逢达努节,瑶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梳洗打扮起来。特别是五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杀鸡宰羊,开出香喷喷的小米陈酒,赶到预定的地点参加活动。大家把带来的食品放在一起聚餐,十分热闹。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尤以铜鼓舞、“兴郎铁玖”舞,点冲天炮最为有趣。

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约出现在春秋中期。钥鼓全部铜铸,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厘米,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耳环,鼓面和鼓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铜鼓舞既是民间舞蹈,又是一个比赛项目。每次出场二男一女,其中一男敲铜鼓,铜鼓悬挂在木架上,他按传统的鼓点和节奏边敲边舞;另一另站在场边打皮鼓以伴奏,有的皮鼓手施展绝技,忽而侧身,忽而反背,舞姿刚劲、粗犷,象征耕作、狩猎、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女的则手拿雨帽在铜鼓手的后面为他扇凉,边舞边扇,俩人动作配合协调。各组表演之后,众人争相向最佳鼓手敬酒祝贺,赠送礼品纪念,并赠予鼓王的美名,

“兴郎铁玖”舞,是“庆祝达努节而欢跳纪念舞,的意思,流传于桂西布努瑶族地区。它由十个单独成舞的段落组成:猴鼓舞、藤拐舞、猎兽舞、开山舞、南瓜舞、采茶舞、丰收舞、牛角舞、芦笙舞和花伞舞。这些舞蹈生活气息浓厚,动作粗犷泼辣。当佳节夜幕垂空,瑶家男女老少便打着灯笼、火把,向广场聚集,在暄闹声中欢舞起来。

对歌,在跳舞后举行。青年们唱的是情惫缠绵的”趣话歌“,壮年、老年唱的是饶有风味的”醉酒歌“。随后青年人便邀意中人到另处对唱情歌,通过对歌,共订”白头“之盟。老人每唱完一段”醉酒歌“,便集体举杯饮酒欢呼,一直到午夜方归。

都安瑶族在过节时还有一种”笑酒“的*俗,即喝酒的人喝到一定程度,便彼此之间对讲一段比较简短的话或对哼一段比较简短的歌,接着大家便喝一口酒,爆发一阵哈哈大笑。他们对讲的话和对唱的歌,都运用比喻的手法,带有讽刺对方的意味,但被嘲笑的人并不生气,而是用同样的手祛”反击“,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点冲天炮:人们预先把自制的火药装到一个小铁筒里,并装上炮捻,按一定的间隔在场地上摆出数十枚或数百枚,然后由若干名男女对手来赛点。他们同时点炮捻,一直点到第一声炮晌截止,看谁点响的炮多。

打陀螺,是体育活动。陀螺用坚硬的圆木做成。有头有脚,会旋转,大的一个有几斤重,并用颜色染成红、黄、蓝、绿、青各色,成群旋转时,五彩斑斓,耀眼夺目。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是怎样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由于中亚细亚的河中地区与中国新疆毗邻相望,地理环境相似,经济文化互补性较强,所以很早以前,乌孜别克人的祖先们就从中亚迁入中国新疆地区。14世纪时,金帐汗国与大元中央政府有大规模的商业往来。到了明朝(与北元)时期,双方的商业往来更趋繁荣,经常互派使者和官家商队。16世纪至17世纪,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

  • 景颇族历史 景颇族的信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祖先崇拜景颇族认为人同其他自然现象有同,不是由“拿”所主宰,而为一种特有的“南拉”(nanamlmla)所主宰。即使死后,南拉仍然继续生存。景颇族就是以南拉这种观念为基础建立了自己所特有的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观念。建立在灵魂不灭观念基础上的祖先崇拜,集中反映在为死者举行葬礼的仪式里。景颇族人死后的宗教

  • 夏至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与夏至有关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北京时间6月21日17时14分将迎来节气——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标志着盛夏的来临,也意味着高温炙烤的开始。《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

  •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知道,龙泉窑是我国古代乃至现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烧制瓷器的窑,不过现如今已经没有烧制了,但是依旧有很多龙泉出产的瓷器。而在龙泉窑烧制的瓷器中,龙泉青瓷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名的种类。龙泉青瓷本身有它自己的

  • 中国的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在古代有哪些节目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甜蜜的情侣们好像能把任何节日过成情人节,但是说到正经的情人节,中国古时候可不仅有七夕这一个节日,元宵节也是年轻男女互诉衷肠的好日子。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

  • 京族习俗 京族的"异祖共祀制"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异祖共祀制京族的居住地并不大,人口并不多,但其姓氏却相当复杂。山心、巫头、澫尾三岛就有30余个姓,仅山心岛就有刘、阮、武、黎、黄、梁、裴、杜、何、李、陈、段、龚、范、施、张、陆、林、等18个姓。据了解,他们当年在越南原籍时一般都是以血缘聚居的,后来由于他们迁来中国的时间先后不同,且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 《春秋配》第一回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酒邀良友敦交谊金赠偷儿见侠情世上姻缘有定,人间知己难逢。堪欣全如又全空,何妨受些惊恐。只因闺名一韵,错讹正在其中。将功折罪荷皇封,孤鸾喜配双凤。右调《西江月》话说大明天启年间南阳罗郡有段姻缘,真是无意而得,遇难而成者,其人姓李名花,表字春发,生得容貌端方,性情文雅。胸藏五车之书,才超众人之上。青衿学

  • 从战国到两汉三国时期,蹴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指的是古人用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现代的足球。蹴鞠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据说是黄帝生活的时期,后发展于汉唐,兴盛于宋代,衰亡于明清。下面就来说说蹴鞠在战国、两汉三国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关于中国蹴鞠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传说

  • 易经的大壮卦九二"贞吉"之道表达的是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大壮卦九二“贞吉”之道表达的是什么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卦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意思就是:大壮卦九二。正固吉祥。《象》说:正固吉祥,是居于中位的原因。九二是阳爻居柔位,说明是动力稍减。趋近于大壮卦宗旨“止

  • 汉族建筑 汉族古典园林究竟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