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0 更新时间:2023/12/8 7:11:40

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各个地方的春节习俗总是别有一番趣味。那么,仫佬族人是如过春节的呢?他们都有哪些春节习俗呢?跟小编一起走进仫佬族化,看看他们的春节有何趣事吧。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日进千金,时招万里财”。个神位前设有宴台、香炉架。

台下有一个专供烧纸钱的盒子,用以焚香、燃烛、烧钱。中堂的背面设有纪念台,台上贴关羽像,书联:“秉烛达旦,忠义双全”;或岳飞像,书联:“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堂屋的两旁墙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彩话:“诸事遂意”、“老少平安”等。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青年人在宴台前守岁到天亮,子夜零点,鸣炮迎春。

初一

初一清早鸡刚刚啼叫,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马上点燃一束香火和一个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门,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到了水边,先把带来的香插上,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爷爷,将“新水”挑回家中。家里的人早就在大门口守候,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后才取睡觉。民间认为,新水有神奇的作用,人喝了人兴旺,牛喝了牛健壮,猪喝了猪长得快,新水染布布发亮,洗米煮饭喷喷香,熬出的米酒香又甜。第一位挑到新水的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河边泉边奔跑,一星星香火,一串串火把,闪烁着,游动着,在夜色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

初二

初二早上用香纸敬财神爷,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间燃放鞭炮,然后才出外拜年和请客吃饭、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在本世纪40年代以前,文娱活动在大罗村附近的开元寺广场上举行。80年代转移到歌场,年节期间青年都来次出走坡,唱歌找情侣。又如下里乡青年男女期间在村头巷口或山野岭坡唱歌作乐。尤其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晒谷坪大开歌堂,日唱“欢冬久”(情歌),夜唱“欢古”(古条歌)。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

出嫁的妇女年初二回娘家。娘家在女儿回家的前后,送糯米糍粑给女儿各一次,每次为二、三担,每担20余斤。女儿回家,带一些肉、鸡、鸭腿等礼物。在娘家住一两天之后即回夫家。

正月实物闹元宵、耍龙灯。不少地方这一天杀鸡、春糍粑聚餐。年节结束。

年节有十一忌

(一)忌天亮才起床。大年初一这天要天未亮就起床,不然的话这一年田土会崩溃。

(二)忌打破东西和拨火。否则缝衣断针锄地断锄。

(三)忌扫地。大年初一不得扫地,否则钱财将被扫出去,今后不在招财。

(四)忌吃青菜。大年初一不得吃青菜,否则鸟兽会把地里种下的玉米挖起来吃掉,今年没有收成。

(五)忌吃荤。大年初一不得吃荤菜,否则家畜会生病、发瘟。

(六)忌洗衣物。大年初一不得洗衣物,否则福气将被洗掉,今后清贫如洗。

(七)忌打人、骂人。大年初一打人是将自己的力气送给别人,是别人体魄健壮,自己是身体却因此而虚弱了。骂人将自己的运气送个别人,被打者交好运,骂人者将倒霉。

(八)忌劈柴。大年初一不得劈(逼)柴(财),否则财神爷被这么一吓后再也不登家门了。

(九)忌早开门。大年初一不能一清早就打开大门,要待日出雾散之后才开门;否则邪气回进到屋里来,人丁不兴旺。清早日出之前均从后门或侧门出入。

(十)忌卖干柴。大年初一只能卖生柴,买卖双方都有好彩,卖者有生柴(财)出售,表明家庭富裕;买者能生柴(财)。

(十一)忌炒豆子。大年初一炒豆子,家里的小孩会生疮,生疖子。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男孩名字怎么取有诗意?100个有诗意的男孩名字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男孩名字怎么取有诗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最近有的家长的娃儿出生了,娃儿出生了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给起个好名字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介绍比较有诗意的男生名字,100个左右,欢迎大家来看看,大家也可以借鉴借鉴,文章末尾还有专家起名,100分好名字,期待你的加入,祝福大家起名成功了!

  • 中国传统的文人和知识分子有何区别?为什么中国文人难以承担知识分子的大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文人和知识分子有区别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文人古来称士,在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五个等级中,士是大夫的家臣、邑宰,是最低一级处于庶民之上的统治者。春秋战国末期、士阶层发生较大的分化,它不必有统治者的宗教血统,更多表现在它具有见识上的一己之长。士不再是从前的兵士、卫

  • 珞巴族饮食 珞巴族有何饮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民族饮食文化,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饮食原料的不同,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因此,人民的饮食习俗就受藏族影响较深,但是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珞巴族生活的喜马拉雅东部山区称作“珞瑜”,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 木偶戏是如何被发明的?发明者又是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木偶戏也叫傀儡戏。传说周穆王到昆仑打猎返回时,有一位叫偃师的工匠,亲自制作木偶人表演歌舞,颇得周穆王的赏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大约是汉以后的事情。《通典》上说:窟石晶土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表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三国时,马钧制作的木偶纤巧细

  • "投壶"是一项什么游戏?为什么说投壶也是一种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对“投壶”游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现代的人们在无聊的时候可以上网刷手机、打游戏,如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等着人们去做,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手机给古人玩,那么古人无聊的时候会做什么呢?有一种游戏,古人会在无聊的时候玩,这种游戏叫做“投壶”

  • 探索中秋节的起源,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9月10日,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你知道多少呢?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等,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有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相,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祭月、拜月、赏月、

  • 布朗族历史 "沧江怒水"之间的布朗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沧江怒水”之间的山岳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民族——布朗族。从茫茫的远古至今,布朗族人民一直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劳作、生息和繁衍,与周围的汉、傣、佤、拉祜、哈尼等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为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作为跨国境民族之一的布朗族,他们还与居住在缅甸境内的

  •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大寒(GreaterCold)一、大寒节气的时间:每年01月20~21日二、大寒节气由来,大寒节气气候变化,大寒节气介绍: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的飞动之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

  • 宋朝佛教渐衰,此时敦煌壁画的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佛教渐衰,因供养人张氏、曹氏家族跟敦煌关系疏远,还受到“院体”绘画的限制,敦煌飞天开始保守并走下坡路。那么此时的敦煌壁画特色是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敦煌壁画的动作虽然生动,但表情、动态刻画单调变化较少。身体很长、飘带较长。宋代的飞天缺少了热情洋溢的创作,飞天变得没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