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在文献中的概念就是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转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期。夏的主要工具还是新石器。根据最新的出土文物记载有青铜石刀的发现。商是青铜的发展石器已经可以熟练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但由于当时青铜铸造造价昂贵所以,青铜器主要用于军队和贵族。农民大部分仍使用石器。到了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和农业使用率比商使用的更加广泛。
更多文章
古印度文化和现在的印度差别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以前是传统的古印度文化,使用梵文,信仰佛教,现在受到不少国家影响,尤其是遭受英国殖民之后,很多文化和生活方式被融合了,现在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已经很少有人会梵文了,信仰分为两部分,印度教和佛教。现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或所或少都被西方影响过,但是同化还不至于,他们穿传统服装还是很正常的,民族歌舞也很有
古巴比伦、古中国和古印度文明有没有可能都是古埃及文明东迁的结果,世界文明来源于一处,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网络上最近盛传什么我华夏文明来自于埃及。我是当笑话看。我不相信什么考古能说明一切,我觉得考古也可以作假的。但有一点是人为改变不了,就是全体性思想的发展,人为改变不了它发展的方向。只能让其发展缓慢。从中国重视历史,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就像人长大了懂事了,才会知道有些东西值得纪念。如果是那边
为什么古希腊没有跟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并称五大文明古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个“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主要是在中国国内比较流行,它源于梁启超的一种说法,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从此这种说法在国内流传较广,颇具影响力,甚至到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学术界和民间所公认的了。在国外有不同的说法
印度文明起源比中国早,为何研究印度历史却要靠中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金风,点击右上角关注,欢迎评论!今天说这个问题,我们不说史料,就说自己的感悟,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只有中国的历史是有历史传承的,是有编年史记载而详细记录流传后世的,至于其它古文明,不要说传承,现在他们能搞懂就不错了,人种都已经改变了,还
元朝的第二个皇帝是谁? 印度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第一个问题元朝第二个皇帝是太宗窝阔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第二个问题湿婆之舞是印度文化的最核心的形象符号,要理解这一象征
古代印度的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古印度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2002年12月,中国与印度签署了关于中国公民组团赴印度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在踏足这一古老神秘的
印度文化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真正流传下来的传统印度文化已经是少之又少了,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印度的特色物都是阿拉伯和波斯的伊斯兰教文化了,印度国民65%以上都是穆斯林...印度文化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产兰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
印度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犯罪率却出奇的低,宗教极其发达,等等.他们的封建文化就不了解了.但是他们的近现代文化中还是有不少的确是印度独有的特点的,全年最多200多天休假日,印度人注重来世的造化.比如,贫富悬殊比中国,美国都大,所以今生潜心修行,政府机构人员少得可怜....是一个如果一当今中国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去衡量的话这还用
我国的第一个首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黄帝(英文:Thehuangdi;Mauslleum)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请简述一下我国古代军队(从夏朝至今)普通士兵头盔(布毡质的军帽也包括在内)的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时的头盔好像还没有出土的文物,不清楚。商、周的头盔是青铜的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扩大,皮制头盔大规模装备军队,在中国南方还出现了藤条编制的头盔。皮制头盔使用时间很长,直到清代仍有装备。汉代时军队开始装备铁叶编缀的头盔,但普通士兵仍装备皮盔。魏晋时,铁盔开始推广使用,至清末。关于毡帽的历史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