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辞,也称隐语。当时列国纷争,人们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自己的意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国语晋语》:“有秦客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这里讲的是发生于公元前542年的事,虽然没有记录下秦客辞的具体内容,但由此可见,春秋时期,辞已作为外交斗争的一种形式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在统治集团高级官员中运用了。隐语比辞较晚出现,如同辞一样,也是以形象生动的评议来隐示事物,因而十分流行,上到诸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隐语。在当时,有些统治者喜隐言而不好逆耳之言,臣民若要讽谏朝政,就必须投其所好,利用隐语转弯抹角地劝谏。在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往往用隐语掩人耳目,暗中通情。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和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分别记载了楚庄王和申无畏以及还无社和申叔展用谜语作答的故事。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直至南朝宋时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3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在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辞,在汉代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代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代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代叫独脚虎、谜韵,在明代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代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真是叫法花样百出,但都寓含了深刻的意思。我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徘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刘勰对谜语从理论上做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民间谜语属于事物谜。民间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民间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大多数都是事物,如动物、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说,在节日晚上,贾元春送来的灯谜及宝玉等孩子所作的灯谜都粘在屏上,让贾政猜出了不少。连贾母也都说了一个谜。可见,灯谜在当时是一项比较普遍的娱乐活动。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还涌现出了许多谜师。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会,不断地促进着灯谜的发展。
更多文章
岳石文化与夏文化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夏时期的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200至前1800)及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至前1600年)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至此延绵不断,这就是夏文化的主要脉络。然而,问题是岳石文化与夏文化有什么关系?综合归结为文明初建与延续。下面且听我一一道来:我们知道,大约在公元前3
为什么我国喜欢研究古代历史和考古?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人喜欢研究历史,并且这个兴趣贯穿了整个文明过程。有时候甚至到了“爱史如命”的程度。追根溯源,约略有如下原因:1.中国有漫长的历史可以研究。如果从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算起,中国可考的一体多元历史,至少有5000年左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中国可以考证的遗址,犹如满天星斗,重瓣花朵,星罗棋布于中国各
古埃及是中国的夏朝吗?有何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夏朝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一种就是夏朝是存在的,理由是先秦史籍中明确的记载;另一种就是对夏朝的存在吃怀疑态度,理由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考古遗迹的出现,尤其是十几万片甲骨文中没任何关于夏朝的文字记载。既然夏朝的存在与否已经出现争议,那么“埃及夏朝说”、“苏美尔夏朝说”等观点的出现就不足为奇
三皇五帝跟陕西有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三皇五帝有四五个版本,说法不一,凡涉及到的,加起来十三四人,一文难尽。敬请您注意我下一步发的系列谈,要连续发半年以上。简单说起来,只有炎、黄二帝与帝喾后人与陕西有关系。这里是题主本人,先摘录百度百科科普一下分子人类学。然后这个话题涉及考古和分子人类学,关键节点在于大汶口文化和后李文化有没有相关的古
华夏是什么意思?在夏朝之前还有华朝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有13个作者做出了回答,目前还没有看到让我认为是讲得比较好的答案。因此,这里我谈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在正式答问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尚书武成》中的这个“华夏”概念。前面有几个答问者都引用了《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条材料,其实,这条材料是有问题
新石器时代有诸如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那么三皇五帝属于哪个时期文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基本上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之间。如仰韶文化距今约六千年至四千年。如良渚文化距今约4715(正负)140年。如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在这段时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这是史前原始社会的巨大飞跃。原始人不再茹毛饮血、烧烤兽肉,而是讲究食用粮食,相应的就需要坛、罐
良渚古城遗址入遗对夏朝断代有帮助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此,笔者也先对良渚的申遗成功表示祝贺。现在开始回答问题。题主问题:良渚古城遗址入遗对夏朝代断代有帮助吗?我的答案:没有实质性帮助。原因:第一,在考古学界,良渚已经进入国家文明阶段的观点比较早就已经形成,严文明、张忠培、科林伦福儒等学者均对此有所论述。笔者在
夏朝与哈拉帕文明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对这个问题必须保持审慎。其一,从符号和铭刻来看,这是西亚和东方两个方面的融合。此类印章在西亚有很多,上面也有符号,多数是印鉴用的,有神祗、族徽、姓氏等。哈拉帕的印章符号,有一部分确实跟甲骨文一样,如形同「亥」字的一个符号。从这两点来看,该文明受到东西两个方向的影响。其二,年代学上看。哈拉帕是连续的,
中国酒文化中国酒文化什么时候有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酒的起源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以下几个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情况对酿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1)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2)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年)上述两个文化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均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我国的酒文化有多少年历史了,白酒的发明人又是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酒起源于夏朝。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在唐朝之前喝的都是米酒,唐朝时由泰国传来暹罗白酒。元时才开始制造白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