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1/8 4:00:40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雪芹为什么不让大观园的女儿们过七夕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红楼梦》中,不仅没有描写大观园儿女们如何过七夕节,甚至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明确说七夕节是一个“不好”的日子。这节日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但据现有史料可知,起码在汉初就已经有了“七夕”这个节日,不过人们通常称它为“乞巧节”。

在《红楼梦》中,涉及到乞巧节的故事情节有很多。比如第十八回中写到的了“乞巧”,这是一出戏剧,出自清代戏曲家洪昇的《长生殿》,描写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悲剧故事。

其他诸如第四十回,薛姨妈行酒令时所说:“织女牛郎会七夕”,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在连句时所说:“犯斗邀牛女”和“乘槎待帝孙”,第七十八回宝玉在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所说“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等,都是化用了乞巧节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典故。

在这些地方,虽然写到了这个节日,但是曹雪芹没有明确表明他的态度,真正地表态出现在第四十二回。《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王熙凤刘姥姥的一段对话,王熙凤谈起自己的女儿身子总不大好,刘姥姥宽慰她道:“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之后凤姐央求刘姥姥帮自己女儿起个名字,希望压住这些病,刘姥姥便问几时生得,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便取了一个“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名字,叫做巧哥儿。

这里虽然是王熙凤和刘姥姥的对话,但却也明确反映了曹雪芹对乞巧节的看法。或许对于曹雪芹来说,七夕节虽是传统的节日,但对于织女这位悲剧性的“仙女”来说,不能与丈夫和两个孩子在一起过温暖的幸福生活,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婚姻悲剧。可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雪芹认为七月七日是一个“不好”的日子。

细细研读《红楼梦》,我们就会发现,在《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七夕部分,都隐喻着一种悲情,以至于曹雪芹根本就没有展开描写大观园的少女们如何欢度七夕节,甚至更进一步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日子。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张灯之前,点火才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元宵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张灯之前,点火才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元宵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人生有很多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人活着,但钱没了,而紧随其后第二痛苦的则是,节还在,但假没了。对,我说的就是元宵节。提到元宵节,除了吃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灯。灯,已然是元宵节的标志物了,甚至还延伸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

  •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月5日17点13分54秒将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介绍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农历冬季的第5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与大寒、小暑、大暑与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候温暖变化的节气。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还没达到极致,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

  • "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共有多少条胡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老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里,每天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一砖一瓦都藏着回味无穷的往事。“胡同”这一叫法出自蒙古语,最早源于元代,在很多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五千年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以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可是仔细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好像根本不到五千年,而且还差挺多,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首先“上下五千年”的指的不是往上五千年,往下五千年这种意思,而是从公元前后算,公元前的上古,公元后至今,这才是“古今”

  •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又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追溯下来,更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以及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和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甚高。如今中秋节将至,学长今天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中国各地

  •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重用?襄王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重用?襄王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衣赐履按:孟夫子,亚圣,在儒家里,是仅次于孔夫子的大腕儿。老先生身体不错,活到八十四岁,后半生都在与人辩论和向各国国君兜售治国理念而奔波,应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最后也没混上个一官半职,但是大名远扬,绝对位列战国大V前

  •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为什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你们知道小寒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小寒属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第23个节气。在小寒之后,还有大寒。过完大寒,一年就宣告结束,开始第二年的第1个节气:立春。虽然小寒和大寒都意味着寒冷的冬季,但在人们看来,“小寒胜大寒”,小寒比大寒还要冷一些。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一

  •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火把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有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秦朝就有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相传,汉朝立之初,汉惠帝生性懦弱,政权被吕后把。吕后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先是杀了赵王刘友,后让自己

  • 遁卦初六"遁尾,厉"的退让时机有多么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遁卦初六“遁尾,厉”的退让时机有多么重要?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卦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意思就:退让时居后尾随,有危险。不可以有所前往。《象》说:退避时居后尾随会有危险,不前往又有什么灾难呢?初六在

  • 中秋节为何有"拜月"的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秋节为何有“拜月”的习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传说,在土古时期也有一个后羿,一次天帝的十个儿子贪玩,一起跑了出来,大地都烤裂了,江河湖泊也快烤干了,地里长不出庄稼后羿便手搭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百姓。天帝怪罪后羿,就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赶下凡间。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