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君子六艺?五德四修分别指什么?

什么是君子六艺?五德四修分别指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51 更新时间:2023/12/14 4:17:52

君子六艺是指什么?君子五德是啥?君子四修又有哪些内容?历史故事网这就为你介绍:

君子六艺五德四修简介

君子六艺早在周代,就确立为官学必修,一如今日小学生必学科目:语、数学、科学等。因此,君子六艺的内容较为确定,历代少有争议,而君子五德,君子四修,常有争议,特别是君子四修,各有说法。

君子六艺是指什么?

三代时期,中国只有官学,所谓官学是面统治阶级的公立学校。官学包括“官学”及“乡官学”,王官学指朝廷操办的学校,一般分布在朝廷都城及诸侯国都城;乡官学一般称为乡学,是都城以外的官学,由地方政府操办。

君子六艺,就是王官学确立的基础学科。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具体内容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九数: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君子五德是啥?

君子五德,是春秋以後儒家学说,而五德的具体内容,常有争议。

或谓五德为:温良恭俭让

这是主流的观点,历代大儒皆有推崇。

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第十章: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或谓五德为:恭宽信敏惠。

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第六章: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笔者以为,仁义礼智信,仁为其首,君子欲仁,则必恭宽信敏惠。

温良恭俭让乃是子贡对于孔夫子的评价,未必得其实,而且温良常为先天之性,後天虽可修为,却不能率性为道,况夫『温良』常使人懦弱,『让』常使人退怯而不能勇敢。

恭宽信敏惠乃是孔夫子之教诲,亦是孔夫子对君子之体会。以笔者实践,恭宽信敏惠能使人向上外张,而不失于道,不失于文质彬彬。故笔者取此以为五德。

君子四修又有哪些内容?

至于四修,争议更大。

或谓:自省、克己、慎独、宽人。然而与上文五德有所重合。

或谓:恭敬惠义。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第十六章: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此亦与五德重合,且为夫子教诲子产之为官不失君子之道。

或谓:境界、肚量、锋芒、涵养。此为今人杜篡,不过苟且之说。

四修概不能定,似为伪说,後人之谬。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雪芹为什么不让大观园的女儿们过七夕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红楼梦》中,不仅没有描写大观园儿女们如何过七夕节,甚至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明确说七夕节是一个“不好”的日子。这节日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但据现有史料可知,起码在汉初就已经有了“七夕”这个节日,不过人们通

  • 张灯之前,点火才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元宵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张灯之前,点火才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元宵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人生有很多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人活着,但钱没了,而紧随其后第二痛苦的则是,节还在,但假没了。对,我说的就是元宵节。提到元宵节,除了吃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灯。灯,已然是元宵节的标志物了,甚至还延伸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

  •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月5日17点13分54秒将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介绍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农历冬季的第5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与大寒、小暑、大暑与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候温暖变化的节气。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还没达到极致,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

  • "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共有多少条胡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老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里,每天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一砖一瓦都藏着回味无穷的往事。“胡同”这一叫法出自蒙古语,最早源于元代,在很多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五千年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以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可是仔细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好像根本不到五千年,而且还差挺多,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首先“上下五千年”的指的不是往上五千年,往下五千年这种意思,而是从公元前后算,公元前的上古,公元后至今,这才是“古今”

  •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又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追溯下来,更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以及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和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甚高。如今中秋节将至,学长今天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中国各地

  •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重用?襄王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重用?襄王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衣赐履按:孟夫子,亚圣,在儒家里,是仅次于孔夫子的大腕儿。老先生身体不错,活到八十四岁,后半生都在与人辩论和向各国国君兜售治国理念而奔波,应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最后也没混上个一官半职,但是大名远扬,绝对位列战国大V前

  •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为什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你们知道小寒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小寒属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第23个节气。在小寒之后,还有大寒。过完大寒,一年就宣告结束,开始第二年的第1个节气:立春。虽然小寒和大寒都意味着寒冷的冬季,但在人们看来,“小寒胜大寒”,小寒比大寒还要冷一些。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一

  •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火把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有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秦朝就有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相传,汉朝立之初,汉惠帝生性懦弱,政权被吕后把。吕后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先是杀了赵王刘友,后让自己

  • 遁卦初六"遁尾,厉"的退让时机有多么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遁卦初六“遁尾,厉”的退让时机有多么重要?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卦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意思就:退让时居后尾随,有危险。不可以有所前往。《象》说:退避时居后尾随会有危险,不前往又有什么灾难呢?初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