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乌孜别克热瓦普的形状结构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乌孜别克热瓦普的形状结构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3/12/22 6:57:26

乌孜别克热瓦普,又称新型热瓦普、改革热瓦普,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尤以乌鲁木齐、喀什、伊宁等城市最为盛行。

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热瓦普琴身为木制,音箱为半球形,以羊皮、驴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

塔吉克族人民生活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东部,长期与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互相往来,不仅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在音乐化上也有着近缘关系,热布普维吾尔族的多朗热瓦普,除琴的外形十分相像外,演奏姿势和方法也较为相同。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人民,以鹰作为传说中的英雄形象,既有模仿飞鹰动作的舞蹈,又有用鹰骨制成的笛子,就是在热布普琴上,也有着鹰翅形的装饰。

20世纪50年代初,乌鲁木齐市依堤伯克乐器厂与乌斯满江等音乐家合作,在喀什热瓦普的基础上,参照苏联乌孜别克热瓦普的形制,制成我国乌孜别克热瓦普,也称之为改革热瓦普或新型热瓦普。

乐器特点

能歌善舞的乌孜别克族人民,居住于新疆城市经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与维吾尔族人民杂居、关系密切,不仅经济较为发达,文化艺术也具有较高水平,民间流传的乐器也与维吾尔族大体相同。最早使用的也是喀什热瓦普,但这种乐器共鸣箱小、琴杆较长,故音量较小、音区也较低。据说,1951年左右,维吾尔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乌斯满江(1932年—1990年)在伊犁文工团工作期间,出访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带回一件源于中亚的乌孜别克热瓦普。乌斯满江拜民间艺人为师,擅长演奏热瓦普、弹布尔、东布拉和达卜等乐器。

形状结构

外形保持了喀什热瓦普的结构特征,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而成,全长92厘米(图)。共鸣箱呈中空的半球形,系用多块木料拼合而成,比喀什热瓦普大,琴箱长20.5厘米,正面蒙以蟒皮,面径15.4厘米,较喀什热瓦普窄,琴箱厚11.4厘米,比喀什热瓦普浅。琴杆短而宽,正面粘有塑料指板,背面为圆弧形,指板上面嵌以24个或25个铜制音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在琴杆下端与共鸣箱相接处的两侧,置有两个对称的鹰翅形木制弯角,左右各一。琴头与琴杆的角度比喀什热瓦普大,使之不易断弦。琴头有后下弯(设弦槽)和平板式(无弦槽)两种,上设T形或提琴式弦轴四个(左右各二)或五个(左三右二)。皮面置木制长桥形琴马,琴底设有木制缚弦。有四条或五条琴弦,采用钢丝弦。

此外,还有一种中音改革热瓦普。琴形、选料、制作和演奏方法均与乌孜别克热瓦普相同,琴身全长100厘米,共鸣箱面径22厘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在民族乐队中与乌孜别克热瓦普配套使用。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胡姓宝宝怎么起名?2020年有内涵的胡姓男宝宝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胡姓宝宝怎么起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胡姓并不是一个稀有的姓氏,胡姓其实还是非常多,并且很多人也见到过不少的,而且胡姓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最早的胡姓出现在西周初期,舜帝后裔妫满以封地胡为自己的姓,后来又出现了很多从其他姓改为胡的情况。那么,这样一个古老的姓,如何取名才

  • 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关于这个日期有何争议?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教师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日期争议

  • 《百鸟朝凤》里为什么有抬花轿的调?百鸟朝凤有哪些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百鸟朝凤》里为什么有抬花轿的调?百鸟朝凤有哪些寓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百鸟朝凤》这部电影相信很多朋友们都已经看过了,这是一部讲述我国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的故事。在吹唢呐的音乐当中,《百鸟朝凤》是最神圣也是最庄重的,这首曲子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听的。在这部电影当中,唢呐王

  • 筷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与苏妲己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不了解筷子,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筷子,每一个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每天吃饭都会用到筷子,这是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的,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习惯当中去了。但是,筷子作为一种日常饮食所使用的器物,又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有传言说是著名的那位“红颜祸水”苏妲己发明的筷子,真的是这样

  • 什么是君子六艺?五德四修分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君子六艺是指什么?君子五德是啥?君子四修又有哪些内容?历史故事网这就为你介绍:君子六艺五德四修简介君子六艺早在周代,就确立为官学必修,一如今日小学生必学科目:语文、数学、科学等。因此,君子六艺的内容较为确定,历代少有争议,而君子五德,君子四修,常有争议,特别是君子四修,各有说法。君子六艺是指什么?三

  •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雪芹为什么不让大观园的女儿们过七夕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红楼梦》中,不仅没有描写大观园儿女们如何过七夕节,甚至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明确说七夕节是一个“不好”的日子。这节日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但据现有史料可知,起码在汉初就已经有了“七夕”这个节日,不过人们通

  • 张灯之前,点火才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元宵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张灯之前,点火才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元宵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人生有很多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人活着,但钱没了,而紧随其后第二痛苦的则是,节还在,但假没了。对,我说的就是元宵节。提到元宵节,除了吃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灯。灯,已然是元宵节的标志物了,甚至还延伸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

  •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月5日17点13分54秒将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介绍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农历冬季的第5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与大寒、小暑、大暑与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候温暖变化的节气。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还没达到极致,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

  • "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共有多少条胡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老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里,每天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一砖一瓦都藏着回味无穷的往事。“胡同”这一叫法出自蒙古语,最早源于元代,在很多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五千年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以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可是仔细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好像根本不到五千年,而且还差挺多,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首先“上下五千年”的指的不是往上五千年,往下五千年这种意思,而是从公元前后算,公元前的上古,公元后至今,这才是“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