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颜真卿的书法笔法是如何的?师从于哪位书法家?

颜真卿的书法笔法是如何的?师从于哪位书法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50 更新时间:2024/2/25 13:11:32

相传颜真卿的书法是向怀素学习的,至少,有受到怀素的指教。

但颜真卿的书法,线条圆浑厚重,结字宽绰雍容,笔法老到,藏锋入笔,涉锋行笔,回锋收笔,应该得益于篆籀以及碑版的发更大。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

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颜勤礼碑》基本笔画详解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赵孟下过苦功的《淳化秘阁法帖》,为何没有收录颜真卿书法?

谢提问!说赵孟的书法风格比宦官有过之而不及(人人看之只悦而不振),他自然不能容纳血气方刚的忠臣颜真卿的血性、骨气、忠烈凌然的书法。这是亡国二臣赵孟在元治下的太监心理和隐身之作为。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淳化秘阁法帖》因宋代淳化年制而得名。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匡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这是宋太宗去世前五年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工程。

《淳化阁帖》直接影响了后来宋徽宗的《大观帖》对中国一千多年的“帖学”产生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这样一部法帖,却没有收录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这部法帖共集古代书法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第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第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第九、十卷为王献之书,二王的书法是最多的。

《淳化秘阁法帖》中收录的张芝草书《知汝帖》《淳化秘阁法帖》收录了103位作者的420篇书法作品作品,作者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

在《历代名臣》第四卷唐代书法家中,确实没有收录颜真卿书法作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句可道的,但是,颜真卿的书法,在宋初尚未达到高度的重视程度,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我们看唐代,颜真卿的书法就像杜甫的诗歌一样,在唐代也没有达到崇高的地位。

杜甫与颜真卿同时代,而且颜真卿对杜甫还在皇帝目前说过好话,可是,杜甫这样伟大的书法欣赏家,也没有提到过颜真卿,而且明知颜真卿的书法是雄健肥大,他偏偏提出一个书法瘦劲方有神的主张,也不知道是不是对颜真卿的书法美不欣赏。

例如我们看看《淳化秘阁法帖》中收录的唐代法帖的人名排列依次是: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柳公权李邕、褚廷海、薛稷、徐峤之、陆柬之、薄绍之。

颜真卿的楷书《颜氏家庙碑》局部这里面的人物排列有些混乱,例如把柳公权这个晚唐书法家,都排到武后时代书法家徐峤之、李邕、陆柬之等人之前了。

颜真卿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徐浩也没有收录,但是徐浩的父亲徐峤之却收录了。

我们可以猜想,也许这是刻版前后不一样的原因吧?因为,这些字帖都是内府所藏,需要收集整理,有些先得到,有些后得到。所以,可能排列就会出现一些混乱。

颜真卿的行书《祭侄稿》《淳化秘阁法帖》在北宋就非常难得一见,就连宋徽宗也没有见到完整的版本。赵孟对《淳化秘阁法帖》非常珍惜,他对帖中的书法反复揣摩,深得二王魏晋精髓。他在《阁帖跋》中说:“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传说,此帖为枣木板刻,用“澄心堂”之纸、“李廷圭”之墨摹拓而成,所以,极为名贵。

澄心堂纸是南唐李后主时期名贵的宣纸,李廷圭是唐代著名的制墨大师,这两种东西都不易得来,所以,足见《淳化秘阁法帖》的名贵程度。

所以,《淳化阁帖》一出,便成为天下法帖的范本。但是,这个字帖却由于编排的错乱和法帖的真伪,引起学者的质疑批评。

元年间,书法博士米芾对《淳化阁帖》做题跋鉴定,对其真伪进行辨别鉴定。根据米芾的鉴定,徽宗大观年间,黄伯思又作《法帖刊误》订正其讹误,并依据《淳化秘阁法帖》的基础,重新刻制了一个《大观帖》,就比《淳化帖》更加完整一些了。

但是,《大观帖》中也没有收录颜真卿的书法。

于是一部分人猜想,这是因为赵宋家族与颜真卿家族有一段难以启齿的历史。

据《宋史》载,赵匡胤的高祖赵眺,在唐朝天宝年时,曾任永清、文安、幽州三县令。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赵眺是安禄山史思明手下一员大将。

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历任幽州军阀管辖的营州、蓟州、涿州等州刺史,这些史实,说明宋太宗祖先是范阳的军阀家族名望赫赫。

安禄山范阳起兵之时,颜真卿镇守太原,统率诸郡二十余万义军平叛,大败叛军,斩首万余级,捕虏千余人,河北平叛大捷。

而安禄山闻其颜氏威名,杀害颜氏族一门三十余口,其中颜果卿被安禄山叛军残酷杀害。有人推测,涿州赵氏也是杀害颜氏的凶手之一。

不过,这些历史无法证明宋太宗对颜真卿就有偏见。颜真卿毕竟是一个忠于正统的忠臣,如果对忠臣不尊重,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一个王朝对忠臣不尊敬,怎么证明帝王是爱忠臣没有偏见的呢?

再说,颜真卿也是从宋朝开始显赫起来的。

《淳化秘阁法帖》中徐峤之的书法作品。徐峤之是徐浩的父亲例如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这篇跋文中,就对颜真卿的书法赞不绝口,把颜真卿的书法,提高到与韩愈文章和杜甫诗歌一样崇高的地位。他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如果,颜真卿为赵宋王朝所嫉恨,苏轼怎么会这样高度评价颜真卿?

再说,宋徽宗的宠臣蔡京就是学颜真卿书法的。

而且,在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夏秋间编纂的《宣和书谱》共20卷,其中就有颜真卿的传记和颜真卿的书法作品28件。而当时内府据说有800多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经过书画博士米芾的鉴定甄别,才确定了颜真卿的真迹只有28件。但是,就以赝品多达800件的数量来说,也证明了宋朝对颜真卿的书法和人品是非常肯定的。

至于宋初淳化三年那次编辑《淳化秘阁法帖》中没有颜真卿,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准备不够,收集不全面,例如,《淳化阁帖》中,也没有徐浩,我们是不是也要找一个什么理由呢?

但是,宋徽宗在编辑《大观帖》的时候,确实没有把“元佑党”人苏轼、黄庭坚甚至司马光的书法也收录进去,这倒是因为当时党派斗争的原因。

但是,宋朝与颜真卿真的没有什么纠结的。即使是赵匡胤的祖先赵眺真的是,安禄山手下的一员叛将,毕竟过去200多年了。

张即之的书法作品《杜甫诗韦偃画松》局部北宋不但崇尚颜真卿,就是南宋时代,也是崇尚颜真卿的。例如,南宋晚期大书法家张即之就是学习颜真卿的一位大书法家。

《淳化阁帖》传至南宋时,已经有二王府帖、绍兴国子监本、淳熙修内司本、黔江帖、临江戏鱼堂帖利州本、庐陵萧氏本、刘丞相(刘沆)私第本等数十种,后历代也有不同刻本流传,但现存刻石仅有肃府本、关中本、溧阳本三种。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第14子朱瑛就藩肃王时,获御赐宋初拓印本淳化阁帖。肃王府一直视此帖为传代之宝,秘不示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方由著名金石摹刻专家温如玉、张应召主持,采用陕西富平所产质量特优铜磐石摹刻,历时七载,完成两面刻文的帖石共144块。

这套刻石是如今尚存的时代最早、质量最好、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淳化阁帖刻石。同时,甘肃省博物馆还保留了一部明代翻刻的《淳化阁帖》拓本,被称为阁帖中的“善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集帖,对书法的发展传播,特别是对二王书法体系的传播贡献巨大,仅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字帖的历史价值。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河水被污染的故事20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调查环境污染情况的作业。我想起了家乡那条受污染的小河,每日上学放学我都要从那里经过,怎么就没有想到要好好地调查研究一下它受污染的原因呢?我在妈妈的引导下沿着河岸边观察边在笔记本上做记录。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

  • 问问,黄河知识啊~~~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

  • 备受争议的颜真卿《双鹤铭》拓片和册页,真的是庸手之作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一、《双鹤铭》与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存在差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应该说他以行书见长,但并不影响其楷书的历史地位,著名的颜体书法主要指的是他的楷书,历代学颜体楷书者众多。长期以来,学楷书者多以颜、柳、欧等著名书家为楷模,是因为唐代为楷书承前启后的形成、成熟期,在继承前人创立新楷书的过程中

  • 介绍有关黄河的解说词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大叫好,很荣幸与大家见面!接下来就有我来向大家介绍黄河瀑布!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站在河边观瀑,

  • 颜真卿为什么会成为唐代书法巅峰成就的代表书法家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的几位大书法家,各有其颠峰之说,都显现着各自个性之风格,是中华书法之贵宝。就颜真卿书风而言,是唐盛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其书法继欧楷之后,有欧体的笔法,有欧体的汉字结体规律,有篆隶的味道,再加之个人个性以及个人文博品性修养的展现,其个性思维思想展现在,个人书法作品之中,其颠峰书法之说,也只能说个性化

  • 颜真卿因为书法出名,居然还曾统帅20万大军平乱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楷书在唐代发展至鼎盛,以法度严谨著称,故唐代书法被称为“尚法书风”,以别于宋代的“尚意书风”。所谓“尚法”是指崇尚法度,所谓“尚意”是指崇尚性情。但为何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呢?这其实与唐宋书法家所处的社会阶段和社会地位有位。在唐代,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基本上都是封建官僚,其祖辈都是名门望族。比

  • 中唐时期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名臣、书法家,官至史部尚书、太子太师,爵封鲁郡开国公,后人尊称颜鲁公。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民酷爱书法,这种对书法的狂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唐朝是书法的全盛时期,楷书尤盛,它直接隋代,继

  • 最短的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小小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王羲之与

  • 关于颜真卿的著名作品《颜勤礼碑》的简介,创作背景和关于颜真卿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1、①简介:《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

  • 古代有哪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1、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