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请概述一个有关黄河的民间古事或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50字左右)

请概述一个有关黄河的民间古事或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50字左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4/2/3 6:08:03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给我点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简短点`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杭州丝绸府的丝绸这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不知道,苏杭的丝绸知道个羿唐丝绸,买过他家的,原创老牌子,图案设计别具一格。在苏州有好多家店铺的,苏州和杭州的丝绸不分伯仲应该,所以你也可以去看看羿唐丝绸他家的杭嘉湖平原雨水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种桑养蚕。近代商品经济发展,沿海又是延长江,交通水运发达,有利于商品的流通。还有江南自古富庶,有购

  • 黄河历史人物以及故事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最著名的莫过于“黄帝”,原始社会末期,黄帝部落就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后来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了想称霸中原的蚩尤部落,再后来又打败了炎帝部落,确立了他中原天子的地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逐渐的融合了在一起,史称“炎黄部落”,今天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也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

  • 欧阳询有哪些草书作品?如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欧阳询书法多以楷书传世,为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史书记载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他传世的《草书千字文》“晋味”十足,超出世俗,书写矫健而灵活多变,飘若浮云,矫如惊龙,可见其在草书方面亦是实力不俗。欧阳询,楷书大家,被誉为楷书第一人,法度之严谨,笔画之险绝,让人惊叹。我们平时见到他的最多的作品就是楷书

  • 文学家司马光小楷书法,水平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的小楷书法,结字严谨,用笔精到,拙朴方正,有晋人风韵,古雅而不失灵动,书卷气浓厚,非常有欣赏价值和艺术的学术研究价值。是文人气极具代表的一种书风。可供学书者临摹,也是学习的好典范。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流传,还有

  • 书法家刻苦练字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我说一下,你自己总结,,王羲之的爸爸给王羲之准备了10个大缸,里面都是墨汁,让王羲之吧十缸墨汁都用完就可以变成书法家,等王羲之用完了,他真的成为了大书法家的故事在家里的赏鱼池里洗墨砚,时间一长,鱼池变成了墨池,传为一段佳话。和尚怀素,为练书法,亲手种植10万株芭蕉树,砍叶子为纸练习书法。以上两位,都

  • 米芾书法的笔法是纯正的魏晋笔法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书法的笔法不是纯正的魏晋笔法,他也吸收和发扬了其他笔法的长处,他也不可能有纯正的魏晋笔法。米芾心无旁骛用毕生精力精研书法,力追“二王”,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为米芾对“二王”的书法作品进行过大量的收藏、临摹与研究,良好的继承了传统,有因为他聪慧。努力,又在“二王”的基础上有创新,形成“米书”清末藏

  • 米芾写字为何歪歪扭扭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这就是米芾的高明之处!米芾的字变化万千,鬼神莫测!在一篇作品里,你很难找出两个平行的竖,每一个点与横他都会想着变化!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几十个之字,可是你看不到有任何两个相同的之字,这就是书法的妙处,变化!变化是书法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笔划,还是结体,以至于章法,墨法都需要变化。单一,简单就是

  •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黄河夺淮入海一共有几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黄土高原裹携大量泥沙,到下游后水势放缓而沉积下来,天长日久淤塞河道而造成黄河频繁决口改道。据文献记载自公元前602年(东周定王五年)始,黄河决口近1600次,较大的改道26次。有史可查的黄河改道入淮河现列举如下: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132年),黄河在今

  • 历史 名人轶事 文化类别 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梅妻鹤子林逋晚年隐居在杭州西湖小孤山。在山上种了三百六十五棵梅树。平日除草,施肥,辛勤劳作。待到梅子熟时,就有成群小贩前来买他的梅子。他卖梅子不是按斤论两而是根据每树梅子多少毛判判,估价公道。所以商贩们都喜欢买他的梅子,他还准备三百六十五个竹筒,把每棵树卖下的钱分另装入竹筒里编上号。不管有客人、无客

  • 民国书坛中的于右任,他的书法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于右任先生行书有很浓的魏碑味,自由奇拙,雍容大气。结构中宫紧密,变化多端。于右任先生草书笔酣墨饱,内含骨力。姿态优美。他还创立了标准草书″,于1932年在上海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集字编了《标准草书千字文》,然后自己手写一遍,再刊印出版发行。今草是在章草基础上演变过渡而形成的,省略了章草中的雁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