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产经新闻》2013年12月5日报道,致力于日本料理(和食)申请登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NPO法人、日本料理学院理事长村田吉弘表示,很期待通过此次成功申遗,来让大众重新审视“支撑日本未来的”孩子们的饮食状况。村田吉弘作为日本料理学界的大师,常在日本京都市内的小学开饮食教育讲座,向孩子们介绍用汤汁制作的美味的日本料理。村田吉弘分享道,在一次饮食教育讲座中,尽管有孩子看到羊栖菜表示“黑漆漆的没胃口”,但尝试过后立刻展露笑颜称“好吃”。村田吉弘表示,21世纪的日本孩子们喜欢的料理多以汉堡、咖喱、意大利面等西餐为主,用米饭和味噌汤组合的“三菜一汤”的传统饮食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其原因与其说是孩子不吃所以不煮,倒不如说是因为孩子的母亲嫌煮饭麻烦。对于学校提供的伙食,村田吉弘则认为,米饭和牛奶的搭配过于重视营养平衡,称“尽是有营养也有没文化,所以很不自然”。村田吉弘还表示:“担当50年后日本建设任务的孩子们的饮食,是国家的根本问题。通过此次申请登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让正在消逝的‘三菜一汤’的健康饮食方式被重新认识的话,那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正式列入世界非遗名录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日宣布“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日本第22项被列入非遗的项目。日本政府提出和食申遗的理念是,“和食”体现了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是与饮食相关的“社会习俗”。具体内容是:日本料理保持食材的新鲜和原味,注重多样性;追求营养均衡,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体现了自然之美以及节气的变化;并且与传统节日活动紧密相关;作为饮食文化体现了日本特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传统等。日本政府2013年3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推荐,今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辅助机构通过了前期审查。
“爱鹤失众”由什么典故而来?
“爱鹤失众”出自《左传闵公二年》,讲的是春秋时期卫懿公因为宠爱鹤而失去民心的故事。后用来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也多用于形容不务正业的人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
“爱鹤失众”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也多用于形容不务正业的人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典故】
春秋时期,卫国的卫懿公养了非常多鹤,朝廷的官员们每天都要去伺侯鹤苑里的这些鹤,鹤越养越多,鹤苑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北方的燕国听说卫懿公爱鹤的消息,便特地给他送来几十只非常罕见的鹤。卫懿公听说后非常高兴,他在全国巡游这些鹤,并告诉国人这些鹤显示了卫国是多么的强大而富有。就在卫懿公到处吹嘘显富的时候,邻国的狄人出兵侵犯卫国,卫懿公命令国内的男人必须上前线应敌。但这时人们却都在后面报怨说:不是说鹤是最有能耐的吗?那么让鹤去上前线把狄人击退好了,我们饭都没吃饱可没力气打仗呢。卫懿公带着部队迎敌,但将士们都无心打仗,卫懿公最后在战死沙场,卫国从此灭亡了。